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人日常护理TPR课件

老年人日常护理TPR课件

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
T、P、R
静安区红十字老年护理院 朱雅萍
体温、脉搏、呼吸的测量方法
– 定义 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 。人体 正常温度在36~37度,直肠温度高于口 腔温度0.5度,腋下温度低于口腔温度 0.5度
– 生理性变化 正常体温24小时内随新陈 代谢的情况而变动,如在运动、进食后 体温会稍升高,休息睡眠时体温稍降; 清晨3~5时最低,午后5~7时最高。但 升降幅度不大,一般不超过1度生理性变 化
体温表的清洁消毒
• 先浸泡于消毒液中,5分钟后取出,自 来水冲净擦干,同时将汞柱甩至35度以 下再放入另一消毒液容器液中,30分钟 后取出,用冷开水冲洗,再用消毒纱布 擦干,存放于清洁盒内备用。
• 个人专用表消毒法。用乙醇棉球擦拭后 浸泡在70%乙醇内备用
体温异常的护理
• 高热病人的降温法
– 体温超过39度称高热。常采用如下护理措施
防油,在氧气筒旁禁止吸烟和有明火
手的清洁和消毒
• 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根据病情选 择测体温的方法。
• 口腔测温法将口表汞端斜放于舌下,嘱 病人闭嘴用鼻呼吸,勿用牙咬体温表, 3分钟后取出
• 腋下测温,手臂放置胸前10分钟后取出
口腔测温法
腋下测温法
注意事项
• 在甩体温表时用腕部力量,不能触及他物, 以防撞碎;切忌把体温表放在热水中清洗 或在沸水中煮,以防爆裂;刚进食或面颊 部热敷后,应待30分钟后方可测量;坐 浴或灌肠者须待30分钟后方可测直肠温 度;为重病人测温时,应守护在旁;如病 人不慎咬碎体温表时,应立即清除口腔内 的玻璃碎屑,以免损伤口腔,再口服蛋清 液或牛奶,以延缓汞的吸收,病情允许者 也可服用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以促进汞 的排出
• 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
– 正常成人呼吸为16~20次/分,频率和深 浅度随年龄、性别、活动、情绪等因素而 改变。一般幼儿比成人快,老人稍慢;同 龄女性比男性稍快;活动和情绪激动时稍 快,休息和睡眠是较慢
测量呼吸的方法
• 准备好有秒针的表和记录本,在测量脉 搏后,仍保持诊脉手势,以分散病人的 注意力,观察病人胸部和腹部的起伏, 一吸一呼为一次;观察呼吸的深度和节 律,成人和儿童计时30秒钟,所测数值 乘以2,即为呼吸频率,如病人呼吸不 规律或婴儿应测一分钟;当病人呼吸微 弱不易观察时,可用少许棉花置于病人 鼻孔前,观察棉花纤维被吹动的次数, 计数一分钟。
脉搏测量
• 脉搏定义
– 随着心脏节律的收缩和舒张,在浅表动脉上可摸到 动脉搏动,简称脉搏
• 正常脉搏及生理性变化
– 脉率。即每分钟脉搏搏动的次数。成人为60~80次, 他可随年龄。性别、活动和情绪等因素而变动。一 般幼儿比成人快,老人稍慢,同年龄的女性较男性 快,进食、运动和情绪激动是可暂时增快、休息和 睡眠时较慢。
呼吸的观察
• 频率——16-20次/每分钟 • 深浅度——深而长、浅而不规则 • 节律异常 • 音响异常 • 呼吸困难
异常呼吸的护理
• 呼吸困难的病人常自觉呼吸费力、短促, 严重时张口端坐呼吸。
– 休息 减轻氧和能量的消耗,有利于减轻 缺氧。
– 卧位 半坐卧位或端坐位可使横膈下降, 肺容量增加,有利于改善通气功能
注意事项
• 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动较 强,易于病人的脉搏相混淆
• 为偏瘫病人测脉,应选择健侧肢体;测 脉搏时发现异常须及时与医生或护士联 系
• 诊脉前需保持安静,如剧烈活动后休息 20分钟再测。
呼吸测量
• 呼吸定义
– 呼吸是指肌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 从外界吸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即肌体和环境之பைடு நூலகம்的气体交换。
测量体温的方法
• 体温表的种类
– 体温表是一种标有刻度的真空毛细玻璃管, 分口表、肛表和腋表三种
– 摄氏体温表的刻度为35.0~42.0度,每一 度之间分10格,在0.5度和1.0度的刻度处 用较粗长的线标记,在37.0度刻度处以红 线标记。
操作方法。
• 检查体温表有无破损,汞柱是否在35度 以下
– 脉律。即脉搏的节律。正常的脉律,脉搏搏动均匀 规则,间歇时间相等
测量部位和测量方法
• 测量部位
– 凡浅表靠近骨骼的大动脉均可用于诊脉, 依次为桡动脉、肱动脉、 颈动脉、 颞动脉、 足背动脉等。
• 测量方法
– 以测桡动脉为例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 指端轻放在桡动脉上,压力大小以能清楚 地触及脉搏为宜。一般情况下测30秒钟, 将所有测动脉数乘以2,即为脉律。异常脉 搏、危重病人应测1分钟。
• 4.观察病人情况,病情好转后停用氧气 步骤:先给病 人取下氧气管,关紧小开关,再关大开关,重新开启 小开关放掉余气,再关紧小开关。
家庭用氧须知
• 注意事项: • 湿化瓶内放冷开水,每天更换 • 湿化瓶每天消毒,可浸泡于含氯消毒液中半
小时,洗净凉干备用 • 氧气管每天更换,保持清洁 • 氧气筒内要留有一定的余量,在5时即可更换 • 氧气筒做好“四防”:防震、防火、防热、
• 物理降温法
– 可用冰袋冷敷头部。体温超过39、5度,可用乙醇 擦浴、温水擦浴或做大动脉冷敷
• 药物降温法
– 按医嘱应用解热剂使体温下降。在未明确发热原因 时,不要轻易使用退热药,以免改变其原有热型或 其他临床特征,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高热病人其他护理
• 休息 • 口腔清洁 • 皮肤护理 • 饮食护理 • 加强观察
按刻度要求放,如果没有刻度,放水至瓶子的二分子 一左右
家庭用氧须知
• 吸氧步骤:
• 1.检查并关紧小开关,开大开关 • 2.开小开关让银球浮在1~3之间,吸氧时间不限,每日
可数次
• (如果气急严重,口唇指端明显青紫,可开至4~5,但 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左右,气急好转,即调至1~3)
• 3.调节好流量后,先在自己的脸或手臂内侧检测一下, 确定有氧气流出后给病人接上氧气,吸氧管不宜太紧, 防止压伤脸部
– 保持呼吸道畅通 定时为病人翻身、拍背, 鼓励病人有效咳嗽,有利于咳出痰液,保 持呼吸道畅通,缓解呼吸困难。
– 氧疗护理 口腔护理 适量饮水
家庭用氧须知
• 心、肺疾病病人气急时可予半卧位、吸氧, 但如果症状无明显改善,气急严重伴有冷汗、 紫苷、手脚湿冷,应立即送医院诊治
• 准备工作: 湿化瓶内放冷开水,湿化瓶如果有刻度,放水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