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TQC/K177民生建设工作报告完整版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民生建设工作报告完整版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
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民生建设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生活状况的基础性建设,它涉及到人们的就业、教育、收入、医疗、居住等多个方面。
努力抓好民生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而且有助于维持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绩,全市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改革成果得到更有力的保证。
一、民生建设取得骄人成就(一)民生之本——就业1、就业和再就业形成长效机制五年来,先后建立了公共就业免费服务制度;健全了再就业的援助机制及就业困难对象扶持制度、再就业职业培训制度、创业培训制度等,形成了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长效工作机制。
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2.41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05%-4.19%的较低水平。
2、职业培训创业体系建立健全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职业培训体系,技能人才队伍稳步壮大,劳动者素质普遍提升,形成以培训促就业的良性机制。
坚持以订单式培训、岗位培训和委培等形式开展再就业培训,培训后再就业率在78%以上。
启动全民创业意识教育活动,愈万人员获得相关培训,联合各大媒体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理念,努力打造创业文化,营造全民创业氛围。
年,我市组建了市创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服务中心,为中小型资金困难企业和有创业愿望的创业者提供服务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
全市共发放小额贷款6002.2 万元,其中发放个人小额担保贷款264笔1762.2万元,发放企业小额贷款30户4240万元。
(二)民生之基——教育1、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五年来,对教育的支出力度不断加大,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和“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落实。
年,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支出中用于教育的支出达到24.48亿元,五年累计支出80.73亿元,年均增长30.94%,保证了教育优先发展。
2、扎实推进基础教育工作稳步发展不断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重点加强农村初中和中心小学寄宿制建设,改善学校卫生设施和学生食宿条件,切实抓好适龄儿童入学,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年,初中入学率达到94%,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3、学前教育、普通高中发展迅速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309所,比年增加93所;在园(班)人数达6万人,比年增长26.3%。
市普通高中137所,在校学生12.06万人,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到86%。
4、职业教育不断壮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共有21所,在校生达4.24万人,初步改变了全市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比例不均衡的局面。
(三)民生之源——分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突破万元大关,年达15842元,五年来年均增长11.2%。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突破5000元大关,到年达到6634元,年均增长17.6%。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五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
积极抓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城乡协调发展渐显成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连年缩小,从年的3.16:1缩小到年的2.39:1。
2、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年城市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为17894元,其中作为主体的工资性收入为9963元,占总收入比重由年的59%下降到55.68%;经营性收入为1113元,比重提高0.26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为6727元,比重提高3.26个百分点,经营和转移性收入已经成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新亮点。
农民收入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年农村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为7811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比41.39%,比年降低14.19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占比46.64%,提高11.69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占比7.19%,提高4.91个百分点,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比重得到提高,收入来源多样化趋势明显。
3、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差距由年的3.23:1缩小为年的1.65:1。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年城市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从年的3辆提高到5辆,交通和通讯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82%,仅低于食品和衣着支出。
(四)民生之依——医疗1、医疗卫生基本投入不断加大随着市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市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医疗卫生支出为11.35亿元,是年的5倍,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由年的6.6%提高到7.6%。
2、医疗卫生综合功能不断增强五年来,我市各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城乡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形成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补充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农村以“县为龙头、乡为枢纽、村为基础”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卫生服务质量明显提高,防病治病的服务能力大幅提高。
城市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和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得到快速发展,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11个,比年增加258个。
3、医疗卫生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医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居民参保意识发生实质性的转变,由“要我参保”转变为“我要参保”,目前参保居民已达36万人,18万个家庭。
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逐年提高,医疗费报销比例逐年增加,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平均报销比例达到70%以上,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最高封顶线提高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或居民可支配收入)6倍左右。
(五)民生之居——住房1、城乡居民居住面积大幅增长住房问题事关百姓切身利益,事关发展和稳定大局。
市积极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消费,改善广大市民居住条件。
年,全市住房保障方面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达到23.20亿元,较上年增长3.5倍。
城市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由年的24.72平方米增加到25.7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7.50平方米增加到37.05平方米。
2、农村居民住房质量明显提高近年来,农村居民在住房宽敞的基础上,住房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
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中,钢筋混凝土和砖木结构住房面积达到24.63平方米,占人均住房面积的66.5%。
同时,许多农户不断加大对住房的装修设计,装潢所用的材料档次也不断提高,年市农村居民人均购买装修生活用房材料达到315.24元,增长53.1%。
二、民生建设尚需改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改善民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将更加突出。
(一)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消耗量将不断加大,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成为全社会的难题。
市目前资源配置正逐步趋向合理,但仍有部分领域需进一步加大对资源配置的监督力度。
医疗方面,全市资源布局仍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医院。
小医院设备差,技术薄弱,大医院人满为患,另外城市大医院药价高、检查和重复检查费用贵,造成“看病难、看病贵”。
教育方面,全市整体教育资源保持充足,但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师资素质、教育质量等方面存在不均衡问题,形成强校愈强、弱校愈弱的马太效应,助长了家长择校风气。
(二)部分领域人才缺乏较严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改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条件上采取了大量措施,但整体而言,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条件仍然较为艰苦,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吸引、引进和稳定人才成为难题。
年共有农村卫生室931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共计1311人,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为209人、中专学历及中专水平691人、在职培训合格者129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仅为15.9%,高学历专业医师人才严重匮乏,已成为城乡医疗卫生保障一体化发展的重大瓶颈。
(三)部分领域距人们期望值尚有差距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改造工程,努力使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人民生活状况得到大幅度改善,但部分领域距人们的期望值尚有差距。
比如说学有所教,期望加大教育投入,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够享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劳有所得,期望能保证充分就业,而且是有尊严的就业,这个标准就是老百姓应该获得和他付出相匹配的收入;病有所医,期望更加完善我们的医疗制度,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老有所养,期望完善各项养老保险,免除后顾之忧;住有所居,期望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能与家人共享温暖。
三、民生问题至关重要经验启示务必牢记五年来,民生建设成绩斐然,也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启示,科学总结并合理运用这些经验启示,对于今后更好的推动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市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努力把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和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青藏高原现代化中心城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采取积极措施来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加强改善党的领导是根本。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要全面分析和正确判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努力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下工夫、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