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问题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问题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问题
发表时间:2020-04-13T05:50:20.538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21期作者:宋兰玉[导读] 建筑行业是与人们生活和工作过程息息相关的部分,建筑物的安全性与质量也直接影响到人们居住和使用的安全性,许多建筑工程企业过分的追求施工方面的经济效益就会导致在施工质量方面的控制能力降低,从而影响到整体工程的发展。

宋兰玉
山东滨州城建集团公司山东滨州 256600摘要:建筑行业是与人们生活和工作过程息息相关的部分,建筑物的安全性与质量也直接影响到人们居住和使用的安全性,许多建筑工程企业过分的追求施工方面的经济效益就会导致在施工质量方面的控制能力降低,从而影响到整体工程的发展。

高性能混凝土可以在此
过程中起到保证施工质量的基本性作用,从而提升混凝土施工中的强度和工程的质量,增强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

在最佳的配合比的情况之下,可以在根源上提升整体工程质量。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问题
引言
强度大于60MPa的水泥混凝土即高强混凝土,同时坍落度大于180mm以上并且可以维持较好工作性能的水泥混凝土即高性能混凝土,结合以上两种混凝土的概念,强度在C60以上并具有良好流动性的混凝土叫做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外加剂性能逐渐提升,C60以上具有大流动性的混凝土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在设计过程中要更加严格。

这段内容感觉与下面不很相符似的再看看好吗? 1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研究
1.1高耐久性
(1)抗渗性。

高性能混凝土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加入符合要求的骨料级配,同时要确定合理的水胶比参数,能够充分的进行振捣与养护施工,使其具备非常高的抗渗性能。

经过大量的试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如果W/C大于0.55,表示抗渗性较差,而W/C的值小于0.50抗渗性非常好。

(2)抗冻性。

抗冻性主要指的是混凝土在水饱和的条件之下经过多次U型农户那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强度,结构整体性也比较高。

1.2免振自密实
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并不需要进行振捣处理,减少了施工环节,还能够防止在放进材料分布过密而出现无法振捣的情况,对于一些结构比较复杂、厚度比较薄的材料来说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此外,对于一些高、深施工与水下施工项目来说,也有着非高的优势。

同时在施工中能够避免出现噪音的影响,施工速度也比较高。

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特点就是其流动性比较强,能够直接流动进入到模具中,并不会出现离析的问题,在成型结束之后的质量比较高,表层比较光滑,也不会存在蜂窝麻面的情况。

2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常见问题 2.1双掺或多掺问题
在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双掺或多掺问题较为突出,这类问题会导致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时间和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延长,工程进度很容易受到影响。

同时,过量的掺合料或较低的掺合料质量,也很容易导致高性能混凝土出现长时间塑性。

因此,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综合结合工程施工气候环境、施工方式、结构特征、强度等级、具体要求,以此合理控制活性矿物掺合料总掺入量。

如采用高标号硅酸盐水泥,一般可将活性矿物掺合料总掺量适当提升,如在冬季进行施工,则需要选择非缓凝型的减水剂,活性矿物掺合料的总掺量也需要适当降低。

2.2粗细骨料搭配问题
粗细骨料搭配属于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重要内容,工程质量直接受到这一搭配的影响。

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一般较低,且水泥石强度相对较高,因此粗细骨料的有关强度也需要适当提高。

3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策略 3.1高性能混凝土设计要求和标准
高性能混凝土是指除了具备高强度以及耐久性,还能实现环境友好的新型混凝土,其主要有五方面的要求和标准: 1)在进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时,可以利用粒径符合要求破碎的石屑代替传统的天然砂石;
2)限制混凝土中的水泥含量,降低其中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的含量,从而有效降低温室效应的加剧,避免酸雨的形成,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
3)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中需要加入适量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渣,如粉煤灰、稻壳灰等,将这些工业废渣作为活性料加入水泥中,不仅可以节约水泥用量,还能起到提高绿色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减少工业废物排放的作用;
4)进行其他类型外加剂的研究,从而实现对工厂废弃物的合理利用,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5)要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作用,可以通过增强其强度的方式减小结构体积,从而减少混凝土的用量,实现节约原材料的目的。

3.2合理选择原材料,控制原材料质量
3.2.1粗细骨料选用
骨料是混凝土原材料的主体,可分为粗骨料、细骨料两种。

其中粗集料是直径超出4.75mm的砂石、碎石,而细骨料则是直径小于4.75mm的砂材料。

从整体混凝土配置过程来看,骨料在其中占据最大比例,因此其形状、硬度、强度、数量、级别、活性等因素都能够影响最终材料应用效果,需要重视其选用和质量控制。

首先对于粗骨料的选择需要判断其活动度和强度。

选用非活性、硬度高、无针状颗粒、形状为球形、表面粗糙的集料。

因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特点,选择骨料的直径不易过大,如果超出规定标准,就能容易造成石子
和砂浆之间发生离析问题,降低硬度,导致后期成型均质效果不佳。

粗集料直径也不宜过小,不然会造成砂浆用量增大,关系到体积稳定和应用耐久性。

同一个施工场地的石材料应该分级配比,降低石材料含砂率,确保后期混凝土材料密度符合工程建设需求。

筛选石材料个体直径,选择线胀系数低、硬度高的石材料,如果工程建设需求没有抗疲劳、抗拉数值需要时,粗骨料也可以加入卵石。

碎石生产厂家要经过资格证检查,确保每年定期测试。

细骨料为砂材料,选用吸水量低、孔隙率低、粗细适中的黄砂或河砂。

细骨料的细度模数保持在2.4-3.0之间,一旦模度系数低于2.4时,就会造成混凝土拌合物过于黏稠,不利于后期振捣加工,提高水泥的用量。

这样不仅仅增加了成本投入,同时还降低了后期耐用度、拉伸性等。

3.2.2添加剂选用
市场上现有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效果更好,源于通过融合添加剂,优化传统混凝土性能。

使用添加剂后,混凝土材料的强度、硬度都会增强。

从添加剂与水泥量的比例来说,应该保持在1:20左右。

当前建筑市场中,添加剂种类比较复杂,如果单一添加剂无法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就可以同时配比多种添加剂,或者使用复合外加剂。

施工人员要控制好添加剂的比例,如果使用过量,会影响到最终混凝土材料的坚实度,例如:强度为C20等级以上的混凝土为事故混凝土,需要用C35混凝土来对其进行收缩处理,并重新拌制与浇筑。

当前,减水剂是建筑工程普遍会使用到的外用添加剂,能够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抗压强度、酸碱比、泌水性。

在检测其质量时,要从硬化时间、氯离子含量等方面入手。

加入少量减水剂能够有效控制塌落风险,增强材料流动性。

另外,减水剂还可以减少混凝土内气泡,强化均质性、沁水性、防冻性等等。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中常用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和荼系减水剂,在配置过程中要及时对减水剂进行取样与检测,保证添加效果最佳。

3.3合理选择配比参数
3.3.1水胶比
更低的水胶比可以延长使用的周期,混凝土的强度与水胶比呈现反比的关系,内部的缝隙率会进一步降低,也就可以更好地发挥水泥粒的作用。

3.3.2浆集比
浆集比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有着较为明显的反应,水泥浆的作用仅仅局限于连接骨料方面,当骨料与水泥浆的使用比为65:35时混凝土的性能更加稳定。

3.3.3减水剂掺加比
减水剂掺和比的高低对于混凝土强度和使用周期有着严重的影响,可以增加混凝土流动性,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便利性。

结语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领域在不断扩大,性能也在不断提高,是混凝土行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当代建筑市场的科技需要。

高性能混凝土已经在客运专线市场大规模采用,在不远的将来将会应用到房建、公路、市政等等各大建筑领域,拥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混凝土的性能将会不断提高,来满足不断提高的建筑设计要求,并能够创造更大的人文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祁由川.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存在的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2):141-142.
[2]梁衍涛.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存在的问题[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2):189-190.
[3]沈志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绿色环保建材,2017(01):4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