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快递和物流业发展400年前,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在描写他笔下浪漫而不切实际的骑士堂吉诃德的时候用了这样一句后人经常引用的名言:"界限在天空(Theskyisthelimit)",意指无限的自由,除了天空,没有什么能限制我们。
前人的诗意和气概使我们折服,尽管自从100年前人类学会飞行以来,天空早已不再是限制,而成为了我们的一个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航空货运业正扮演着对全球经济健康发展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全球范围内,虽然航空货运只占货物运输总吨位的2%,其承载的价值却超过了40%,而且该比例在不断增加。
为了顺应国际航空市场的迅速发展,中美两国于2004年7月24日修订了《中美民用航空运输协定》,在相互对等的条件下大幅开放各自的航空市场,为更多的企业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
"开放天空"似乎已经不再遥远,而这是美国与欧盟谈判了多年,但仍没有能够在欧洲实现的目标。
2005年中国物流业有了一个台阶式的发展。
年底,中国物流业开始全面对外资开放,标志着中国物流业开始调整竞争姿态,中国物流市场开始成为真正的竞争性市场。
中国物流业的总体发展是迅速的,入世四年来,中国物流业已呈现了诸多变化:物流产业雏形已形成,物流企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一个崭新的行业;外资物流快速进入中国市场,物流标准化、信息化稳步推进,物流市场逐渐走向有序。
这些变化不仅对中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
义,而且在世界物流业,乃至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目前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较突出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和探讨:
第一,物流成本占GDP比例仍然较高。
目前中国的GDP中约19%是物流成本,而同比之下的美国和欧洲的物流总成本只占GDP的不到10%,这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假如有一个有效的物流系统,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对企业来说就能变成丰厚的利润。
第二,库存周转率低。
中国企业平均库存周期为35-45天,库存商品占总销售额为7%-10%,而在美国,电子产品的库存周期平均5-7天,库存占总销售额比例大约在%-%之间。
第三,资金周转慢。
由于库存高,造成资金周转速度慢。
具体体现在中国工业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年平均为2次,商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率不到3次,跟一般发达国家一般在10次以上来比,资金周转慢所造成的浪费是惊人的。
第四,外包不普遍。
许多中国企业还是停留在追求大而全的阶段,喜欢建立自己的车队,自己做配送,造自己的仓库。
物流设备使用率低,不专业的操作造成货物破损,递送延误。
当前这些问题有所改善,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
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只有迅速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降低交易成本,才能长期保持优良的投资环境,这是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能否完成的基础条件问题。
据预测,2010年中国物流行业的产值将达到12000亿元人民币。
到2010年,中国物流市场将达到11972亿元,并将每年保持20%的增长速度。
随着中国政府进一步明确大力发展物流服务业,并着手实施全国现代物流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我们有理由预期,2006年起,中国物流业将走上一条快车道,健康发展。
现代化的航空快递业对中国物流业乃至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原因很简单:现代国际航空快递业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同时也是提高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2005年1至11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其中出口亿美元,增长%;进口亿美元,增长%。
中国亮丽的经济数据背后,是日益强大的全球竞争力,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已然稳固。
与此同时,中国对外资的门槛也日益提高,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从劳动密集型到科技资本密集型的转变。
今天,中国经济比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国际市场。
正因如此,中国航空快递业正呈现前所未有的机遇。
据国际民航组织的统计,2004年,中国航空公司定期航班完成运输总周转量为亿吨公里,较2003年增长36%,世界排名由第5位跃升至第3位;航空货运方面,2004年,中国航空货运完成量为81亿吨公里,较2003年增长28%,在世界排名从第6位上升至第3位。
其中,国际货运完成53亿吨公里,占总量的63%,比2003年增长30%,世界排名由第10位跃升至第8位。
据中国民航管理局预估,只要5年的时间,航空货运量就能增长一倍,中国国内航空货运市场预料在未来20年间,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而全球平均增长只有%。
2004年,中美民用航空运输协定修正案的正式签署标志着中国航空快递业跨入全速发展时期。
中国已经成为包括联邦快递在内的跨国快递公司业务量发展最快的地区。
毋庸置疑,中国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
但是,要提高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持续繁荣中国经济,推动航空快递业和物流业的有效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物流发展的重中之重不光是硬件的改善,建大码头、大仓库、大物流园区,而更应关注软环境的完善,订立简单、清楚、符合市场要求的条例,实现公平竞争,从而发挥最大的活力。
首先,本土公司要充分利用本土优势、加强本土化,以发展本土网络为重心。
其次,本土公司应通过收购、合并、结盟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应。
第三,本土公司要"精而专",不要一味追求"大而全"。
有人问,联邦快递从一个创意发展成为世界航空快递的领先者,原因是什么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30多年来专心把航空快递做好。
第四,一个开放、透明的营商环境,对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物流相关法规时,应多征求物流企业的意见,以务实、可行、简单为出发点。
在执行有关法规的过程中,应减少地方保护主义所造成的不必要干预,创造更宽松的环境让守法企业发展。
最后,服务为先。
不管公司规模多大,人员有多
少,设备多先进,归根究底,赢得市场的关键在于服务是否能让消费者满意。
只有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才能赢得利润。
我相信,在政府主管部门、物流服务供应商及客户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物流业一定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