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摘要:我国在2008年6月和2010年4月相继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内部控制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近两年里这方面研究才渐渐增多, 且多以规范研究为主。

本文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为国内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文献
内部控制在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中占重要的地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促进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在2000年以后对内部控制开始重视和研究。

我国学者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一方面是由于对公司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等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受到国外研究成果的影响,所以研究方向有很多相似。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研究
陈关亭,张少华(2003)对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披露及其审核问题,经问卷调查和分析论证, 认为我国应当强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报告, 并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该报告发表审核意见。

张立民,钱华,李敏仪(2003)以我国四家上市银行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作为分析框架,以2001年和2002年a股的st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st公司2002年的披露状况比2001年有所改善, 但是不少公司年报当中前
后披露矛盾, 且以报喜为主。

李明辉,何海,马夕奎(2003)对我国2001年上市公司年报中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没有实质性内容,流于形式,。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财务报告质量、公司质量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需要对有关规定进行改进, 以促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二、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陷性方面的研究
杨有红,汪薇(2008)通过对2006年沪市年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认为2006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以下问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强制规定未得到有效执行、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性披露动机不足、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实评价缺少统一的标准。

陈丽蓉和李海莲(2011),以2008 年的1425 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审计师选择的关系。

结果表明:内部控制总体信息披露越全面的上市公司和披露建立内部控制监督检查部门的上市公司,越偏向于选择前十大事务所;而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非十大事务所。

三、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方红星,孙翯,金韵韵(2009)以沪市非金融业上市公司2003-2005年年度报告中自愿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为样本,研究表明在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的因素中, 是否海外交叉上市、独立
董事占董事总人数百分比和资产净利率是比较一致的显著因素, 相对而言,外部审计尚未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魏志华,李常青(2009)以中国2004-2007年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662家上市公司四年共2127个研究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家族控制、法律环境及其相互作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研究表明, 中国家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较低, 法律环境较好地区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较高, 而且法律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推动家族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四、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效益的研究
黄寿昌,李芸达,陈圣飞(2010)以2007 年度上交所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内部控制报告自愿披露的市场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报告的自愿披露降低了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内部控制报告的自愿披露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机会主义倾向。

邱冬阳,陈林,孟卫东(2010)以2006-2008年深圳中小板市场ipo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状况为样本,通过与其对应的超额收益率,研究了市场对ipo期间的内控信息披露的反应。

结果表明ipo公司上市首日开盘价对于明确的内控信息披露有正相关关系, 因此建议上市公司和监管层从ipo开始规范内控信息披露、推动内控制度建设。

李淼(2011)以2008年沪市制造业的389家公司为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是否披露内部控制报告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分组检验的结果表明,st公司披露内部控制报告对审计质
量有影响,审计师可以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中获取更多相关信息,以提高审计质量。

张继勋,周冉,孙鹏(2011)实验检验了内部控制披露的详细程度对投资者感知的重大错报风险和投资可能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详细披露内部控制,可以明显降低投资者感知的重大错报风险,并且提高投资者的投资可能性。

五、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国外借鉴研究
周勤业,王啸(2005)以美国萨班斯法案出台后, 研究关于披露性质、披露内容、审计验证、评价依据及责任主体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几个重要问题, 并结合我国公司治理环境和制度背景, 给出
了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建议。

缪艳娟(2007)分析英美两国关于内控信息披露有缺陷的不同做法的背景和原因, 借鉴其合理的
理念,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现行规定存在的不足,建议对内控信息披露”监管和引导并举”。

孟焰,张军(2010)阐述了萨班斯法案404 条款执行和效果,认为借鉴其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在分析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后,认为我国应该加快推动内部控制方面立法;将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分类,先强制要求大型上市公司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核信息;降低上市公司遵循成本。

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文献评述
我国这方面成果比较少,从已有的研究和披露的实际情况来看, 内控信息披露本身侧重于政策梳理与建议,初期主要研究方向是描述性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状况,近几年内控信息披露的实证文献才
刚刚开始。

而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很不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还比较薄弱,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仍比较多,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的实证研究比较多,研究的范围较窄。

我国今后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理论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法律法规的研究;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成本与效益的研究中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的研究;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的研究等。

参考文献:
[1]杨有红,汪薇.2006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j].会计研究,2008(3):35-42
[2]方红星,孙翯,金韵韵.公司特征、外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信息的自愿披露--基于沪市上市公司2003-2005年年报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09(10):44-52
[3]周勤业,王啸.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及其借鉴[j].会计研究,2005(2):24-31
[4]黄寿昌,李芸达,陈圣飞.内部控制报告自愿披露的市场效应--基于股票交易量及股票收益波动率的实证研究[j].审计研
究,2010(4):44-51
[5]张继勋,周冉,孙鹏.内部控制披露、审计意见、投资者的风险感知和投资决策: 一项实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1(9):66-73 [6]孟焰,张军.萨班斯法案404 条款执行效果及借鉴[j].审计研
究,2010(3):96-100
[7]李明辉,何海,马夕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分析[j].审计研究,2003(1):38-43
[8]缪艳娟.英美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会计研究,2007(9):67-73
[9]陈丽蓉,李海莲.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审计师选择--基于2008 年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1(6)(下):103-107 作者简介:李慧芬(1988-),女,内蒙古乌兰察布卓资县人,内蒙古财经大学会计专业研究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