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脉留置针护理论文

静脉留置针护理论文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206-01
【摘要】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为临床抢救病人、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带来方便,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及恐惧心理,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掌握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和护理是非常关键。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护理
1 静脉留置针输液操作方法
1.1 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型号,查看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在有效期内。

1.2 临床资料:2004年工作以来对许多各类型患者采用过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最长7天,最短2天。

1.2 静脉选择:选择粗、直、富有弹性、避开关节和静脉瓣、皮肤不完整处的静脉。

头皮静脉可选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上肢前臂桡、尺静脉,下肢内踝大隐静脉、足背静脉等。

1.3 穿刺方法:在穿刺部位上方约6cm处扎紧止血带,消毒范围6cm×6cm,用棉签蘸2%碘酊消毒注射部位皮肤,以注射点作为中心,用螺旋式动作从中心向外旋转涂擦,直径应5cm以上,待碘酊干后(20s),用75%乙醇以同法脱碘,范围要大于碘酊消毒的面积,待干,在血管正上方以15°—30°直接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再进针少许,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退出针芯,在将3m敷贴贴在
穿刺处,用胶布交叉在针梗处,然后将延长管固定在针头的一边呈u型,再用填写好日期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

2 封管方法
正确的封管是留置成功的关键,肝素是一种酸性粘多糖,它优于生理盐水,因肝素溶液具有抗凝作用,是临床常用的抗凝剂,在体内应用时均具有强抗凝作用,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封管液选用15u/ml肝素盐水2-3ml正压封管[1],将封管液3-5ml从肝素帽处的输液针头内先缓慢推注2-3ml,再边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头,使封管液充满整个管腔。

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为3-5天。

3 留置期间的护理[2]
3.1 首先告知患者及家属,静脉套管针比较柔软,不宜损伤血管,病人无异常感觉,保证输液的安全,减少患者及家属的担忧。

3.2 操作技术要熟练,严格无菌操作,每日仔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同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

如穿刺点局部有出现红、肿、热、痛及体温升高,静脉如绳索般硬而无弹性,提示有静脉炎的表现时,应立即拔管,并给予50%硫酸镁湿敷,并抬高患肢。

有资料报道豆薄片敷贴也可有效治疗静脉炎。

[3]
3.3 加强巡视,床头交接班,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外渗、脱落等,如发现局部红肿、外渗等情况及时拔出,并更换注射部位
进行穿刺。

对有些药物刺激性强,给患者带来痛苦较大,如果出现此种现象给予局部封闭,减轻疼痛,促进吸收,取0.9%生理盐水10ml+2%利多卡因5ml+氢化可地松0.5混合液局部浸润封闭或局部物理疗法。

3.4 重新静脉输液或静脉给药时,均需先检查确认留置套管内无血凝块阻塞时,再接液体。

如有血凝块时,不能用注射器用力把套管内阻塞的血凝块推入血管内,以免发生栓塞。

3.5 输液结束封管后,要告诉患者留置针的肢体不要剧烈运动或长时间下垂,以免造成血液回流。

保证留置针在有效期内正常使用。

对长期输液患者,指导其自行保护血管,手背足部可用纱布或3m弹力绷带、棉布垫等保护血管。

4 留置针的拔针护理
留置针的拔针方法不当,极易引起血管周围淤血,导致局部疼痛,所以拔针时按压应取无菌棉签放于穿刺点前方,迅速拔出套管针,按压穿刺点到没有出血,时间最好长于5分钟。

若按压不当,不但会造成穿刺部位淤血、疼痛,而且可造成血管壁损伤,妨碍血管修复,影响再次穿刺。

按压进一定要只按皮肤进针点,不要按压血管壁进针点,同时叮嘱病人在按压的同时举高输液肢体,以减轻针眼出血和血管周围淤血。

[4]
5 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改良
目的:使病人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且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并减少了普通头皮针反复多次穿刺给病
人带来的痛苦及对浅表静脉的损伤,延长留置时间。

方法:选用普通市面上卖的透明直统丝袜用剪刀剪成两半,在正常敷贴的上面加一层普通透明丝袜,附盖在留置针表面,将丝袜套在穿刺部位的肢体上。

结果:透明丝袜透气,透明能直接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它能包裹穿刺针末端,穿脱衣服不受限,丝袜弹性好,对肢体不会影响血液循环,丝质感好,柔软,不刺激皮肤,病人乐于接受。

[5]
6 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其改良
6.1 采光度的选择不当。

光线太暗影响观察血管的走向;光线太强容易反光,刺激眼睛,影响视力,都会造成穿刺失败。

必要时加用台灯,因台灯的光线柔和,光线的距离恰当。

6.2 选择的血管与留置针的型号不适合。

当血管太细,留置针易穿破血管,造成穿刺失败。

可多观察患者的血管,选择最恰当的血管。

6.3 选择的血管位置不恰当。

避开关节部位,易滑动、弹性欠佳的血管,尽可能不选用下肢静脉,因下肢静脉有静脉瓣,尤其是老年人血流更缓慢,易形成静脉炎。

6.4 操作者进行穿刺时间过长,容易疲劳,也是影响穿刺失败的因素之一。

一般穿刺一、二小时就换另一个人穿刺,同时操作者应保持睡眠充足。

6.5 肥胖、水肿患者的血管不易显露也是造成穿刺失败的原因之一。

因肥胖患者脂肪厚,血管埋藏在脂肪层下面。

操作者进行穿
刺前可先观察血管的走向,感觉血管的弹性,必要时可用手指甲刺下皮肤,让指甲印印在皮肤上,便于操作者知道血管的方向、长度;对于水肿患者,水份较多,可先扎上止血带后,把水份揉到血管的另一处,让血管显露出来,再感觉血管的方向和弹性进行穿刺。

6.6 患者的配合程度不够,也容易造成穿刺失败。

患者精神紧张、恐惧心理,不配合穿刺,因此穿刺前要跟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多多安慰,让患者分散注意力,让患者放心进行穿刺。

6.7 操作者的心理素质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操作者产生工作疲惫感,造成穿刺失败。

穿刺失败后患者的不理解、辱骂等行为,让操作者精神紧张、焦虑,因此操作者要有健康的心理、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熟练的操作技术。

7 健康教育
静脉置管前,护士应告诉患者及家属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目的、意义,让其了解有关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方法,避免肢体过度活动,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并注意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沐浴等,使其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塞,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8 小结
静脉留置针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不但为患者减轻痛苦,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而且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作为护理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和护理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宋士霞,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3(2):366
[2]秦晋红,王改红.静脉留置针应用体会[j].家庭护
士,2008,(6a):1469-1470
[3]谢来香,肖玉华,聂风风,土豆片外敷预防甘露醇套管针静脉炎的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2):1316
[4]岳立萍,周立,席淑华,外周浅静脉输液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4s):73~74
[5]叶秀芬,浅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4:294
作者单位:516001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