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化学试题及解析新课标1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到:“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答案】B【解析】古代五金八石,五金指金、银、铜、铁、锡:八石,一般指朱砂、雄黄、云母、空青、硫黄、戎盐、硝石雌黄等八种矿物。
卤水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很多菜都与卤水有关,根据能腐蚀五金,显然只有硝酸符合答案。
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2L0.5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 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答案】C【解析】D、H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18gD2O中含有质子数18÷20×10N A=9N A,18gH2O 中含有质子数18÷18×10N A=10N A,A错;亚硫酸是弱酸,H+不可能完全电离,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小于2N A,所以B错;2molNO与1molO2恰好反应生成2molNO2,但NO2能转化为N2O4,存在化学平衡2 NO2N2O4,所以D错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过氧化钠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2mol过氧化钠参加反应,生成1mol氧气,转移2mol电子,所以C对。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2:3C.3:2D. 2:1【答案】C【解析】根据乌洛托品的结构简式,可知它的分子式为C6H12N3,甲醛分子式为CH2O,氨的分子式为NH3,题干已说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根据C元素与N元素守恒,可知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4=3:2。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将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成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B. 将铜粉加入1.0 mol﹒L-1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 将0.1 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至不在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 mol﹒L-1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答案】D【解析】将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生成硝酸亚铁,而KSCN溶液遇Fe3+,溶液成血红色,所以A错;铜与硫酸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u + Fe2(SO4)3 = 2FeSO4 + CuSO4,没有黑色固体出现,所以B错;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会在表面生成一层熔点很高的氧化铝薄膜,薄膜里面已熔化的单质铝不会滴落下来,所以C错;MgSO4溶液滴入NaOH 溶液,生成Mg(OH)2沉淀,再滴加CuSO4溶液,生成Cu(OH)2沉淀,符合溶解度较小的沉淀易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所以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 +6O 2=6CO 2+6H 2O 【答案】 A【解析】氧气通正极,介质环境为酸性(质子交换膜),所以正极反应为O 2+4e -+4H +=2H 2O,所以A 错;微生物存在,装置原理为原电池原理,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B 正确;原电池中,带正电荷的离子移向正极,C 正确;电池总反应相当于C 6H 12O 6燃烧,所以D 正确。
12.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质的沸点:W>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W>Z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D. X 与Y 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答案】 B【解析】 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所以W 为H ,X 为N, 四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所以Y 、Z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根据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8,所以Y 、Z 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和7,所Y 为S ,Z 为Cl 。
H 2和N 2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所以A 错;单质的氧化性H 2和Cl 2,或H 的非金属性比Cl 的非金属性弱,所以阴离子还原性H ->Cl -,所以B 正确;S 和Cl 都不止一种含氧酸,题目没有说最高价态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ClO 是弱酸,H 2SO 4是强酸,所以C 错;铵盐为离子化合物,H 与N 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所以D 错误。
13.浓度为0.10 mol ﹒L -1、体积均为V 0的MOH 和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pH 随lgV V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MOH 的碱性强于ROH 的碱性B.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a 点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 (OH -)相等D.当lg0V V=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R (c )M (c ++增大 【答案】D【解析】 0.10 mol ﹒L -1的MOH 和ROH 溶液,看其图像上起点,MOH的pH 值为13,MOH 完全电离,为强碱,ROH 的pH 值小于13,ROH没有完全电离,为弱碱,所以A 正确;弱电解质越稀释越电离,bpH13 1211 10 984MOHROH﹒ ﹒ab点稀释100倍大于a 点稀释10倍 ,所以B 正确;碱性溶液无限稀释,溶液 pH 值无限接近于7,所以C 正确;升高温度,促进弱电解质电离,当 lgV V=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M (c +没有变化,)R (c +增 大,)R (c )M (c ++减小,所以D 错。
26.(14分)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 1=5.4×10-2,K 2=5.4×10-5。
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
草酸晶体(H 2C 2O 4·H 2O )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
装置C 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 。
装置B 的主要作用是 。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中还有CO ,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 、B 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 、B 、 。
装置H 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 。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 的现象是 。
(3)设计实验证明: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 。
②草酸为二元酸 。
【答案】(1)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 2;冷凝分解产生的水蒸气和升华的乙二酸蒸气(甲酸蒸气)。
(2)①F 、D 、G 、H 、D 、I ;氧化铜或氧化铁,写化学式也可以。
② 前D 澄清石灰水不浑浊,H 中黑色粉末渐渐变成红色,后D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或红棕色粉末渐渐变成黑色。
(3)①在一定浓度的草酸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
或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
②用0.10mol﹒L-1NaOH溶液来滴定10mL0.10 mol﹒L-1草酸溶液,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0mL。
或在滴有酚酞的10mL0.10 mol﹒L-1草酸溶液中,滴加10mLNaOH溶液后,再滴加10mLNaOH溶液,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
方案合理即可。
【解析】(1)根据澄清石灰水,可知考察CO2相关知识,根据题干,草酸晶体受热脱水、升华,装置B作用是冷凝水蒸气和草酸蒸气。
(2)①考察CO2、CO混合气体相关性质,检验CO时,用CO的还原性将CuO还原,先要将CO2除去,并确保除去,再干燥。
还要注意尾气处理。
②前D澄清石灰水不浑浊,H中黑色粉末渐渐变成红色,后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①根据草酸能制取碳酸设计方案②二元酸与一元碱进行滴定实验,消耗的碱的物质的量是二元酸的2倍。
【2015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14分)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
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和Fe3O4,还有少量Fe2O3、FeO、CaO、Al2O3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硼酸(H3B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Mg2B2O5·H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为提高浸出速率,除适当增加硫酸浓度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写出两条)。
(2)利用的磁性,可将其从“浸渣”中分离。
“浸渣”中还剩余的物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3)“净化除杂”需先加H2O2溶液,作用是_______。
然后再调节溶液的pH约为5,目的是________。
(4)“粗硼酸”中的主要杂质是(填名称)。
(5)以硼酸为原料可制得硼氢化钠(NaBH4),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其电子式为_______。
(6)单质硼可用于生成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硼钢。
以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质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___________。
【答案】(1)Mg2B2O5·H2O+2H2SO42MgSO4+2H3BO3;减小铁硼矿粉粒径、提高反应温度。
(2)Fe3O4;SiO2和CaSO4;(3)将Fe 2+氧化为Fe 3+;使Al 3+与Fe 3+形成氢氧化物而除去。
(4)(七水)硫酸镁(5)(6) 2H 3BO 3B 2O 3+3HO B 2O 3+3Mg3MgO+2B27.(15分)碘及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
回答下列问题:(1)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 2和H 2SO 4,即可得到I 2,。
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 。
(2)上述浓缩液中主要含有I -、Cl -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AgNO 3溶液,当AgCl 开始沉淀时溶液中)Cl (c )I (c --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