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通过大剂量放化疗预处理,清除受者体内的肿瘤或异常细胞,再将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受者,使受者重建正常造血及免疫系统。

目前广泛应用于恶性血液病、非恶性难治性血液病、遗传性疾病和某些实体瘤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包括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血干细胞移植。

由于骨髓为造血器官,早期进行的均为骨髓移植。

分类: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多种分类方法。

造血干细胞来自于自身或他人,分别成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异体(又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又按照供者与患者有无血缘关系分为: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无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即无关移植);按移植物种类分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和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造血干细胞来源于自身,所以不会发生移植物排斥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并发症少,且无供者来源限制,移植相关死亡率低,移植后生活质量好,但因为缺乏移植物抗肿瘤作用以及移植物中可能混有残留的肿瘤细胞,故复发率高。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造血干细胞来源于正常供者,无肿瘤细胞污染,且移植物有免疫抗肿瘤效应,故复发率低,长期无病生存率(也可以理解为治愈率)高,适应证广泛,甚至是某些疾患惟一的治愈方法,但供者来源受限,易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并发症多,导致移植相关的死亡率高,患者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长期生存者生活质量可能较差。

适应症: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许多血液病,包括: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某些血液系统非恶性肿瘤,如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以及某些危险程度较低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适合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危险程度中等或较高的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患者适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应当强调的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都是造血干细胞异常引起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虽然目前有很多先进的药物从遗传学水平治疗这些患者,但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治愈这些疾病的惟一治疗手段。

同种胰岛移植技术同种胰岛移植技术是指将人体来源(包括同种异体和自体)的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胰岛移植到接受人(受体),以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胰岛移植的适应证,1992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1)1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脏疾病,接受或准备接受肾移植;(2)对于没有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应为经常发生严重急性代谢并发症的情况或精神障碍不能正常使用胰岛素治疗的人。

胰岛移植的禁忌证,埃德蒙顿胰岛细胞小组建议:(1)严重心脏病;(2)严重的精神障碍,依从性差或酗酒;(3)感染活动期或患有恶性肿瘤;(4)体重大于理想体重25%以上;(5)有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的证据,如2型糖尿病;(6)吸烟;(7)妊娠期或准备妊娠。

同种异体运动系统结构性组织移植技术同种异体运动系统结构性组织移植技术包括同种异体骨、软骨、半月板、肌腱、韧带、周围神经移植技术,是指将捐献者(供体)的骨、软骨、半月板、肌腱、韧带、周围神经等移植到接受者(受体)的缺损、损伤或需要融合的相应部位,恢复受体运动系统结构性组织功能的治疗技术。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技术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技术是指将角膜捐献人(供体)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全部或部分角膜,植入接受人(受体)的相应部位,以恢复受体角膜形态及功能的治疗技术。

角膜移植手术分两种:①全层(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以全层透明角膜代替全层混浊角膜。

适应症包括中央性角膜白斑、角膜变性、圆锥角膜、顽固性角膜炎或溃疡及角膜瘘等,这种手术要求移植片内皮细胞有良好活性,故最好取自死后数小时内摘时的眼球,手术原则是根据病变范围选择适当口径的角膜环钻,分别作术眼及供眼角膜切除,作成移植床(术眼)及移植片(供眼),将移植片置于移置床上,缝线固定。

术终可注气或林格液以恢复前房。

手术成功的关键是不伤害术眼眼内组织及移植片内皮。

并使移植片与移植床对位吻合良好。

②板层角膜移植术。

将浅层角膜病变组织切除,留下一定厚度的角膜作移植床,用一块同样大小和厚度的板层移植片放在受眼角膜床上。

以间断缝线固定,植片和植床必须平整及互相吻合,才能得到良好的光学效果。

适应症包括中浅层的角膜斑翳或营养不良性混浊、进行性角膜炎或溃疡、角膜瘘、角膜肿瘤等。

因手术不穿通眼球,故较安全,并发症少,但光学效果不如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适应证]1.角膜变性或营养不良。

2.各种原因所致的角膜白斑。

3.感染(病毒、细菌、真菌、阿米巴)所致药物不能控制的角膜炎或溃疡。

4.角膜基质炎后混浊,先天性角膜混浊。

5.圆锥角膜(变性期)。

6.角膜血染。

7.严重的角膜外伤、撕裂伤、化学伤。

8.后弹力层膨出,角膜瘘。

9.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角膜大泡性病变。

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是指将捐献人(供体)的皮肤组织移植到接收人(受体)因烧伤、创伤导致的皮肤缺失或受损部位,以保护创面、促进修复的治疗技术。

主要包括皮片移植术和皮瓣移植术。

性别重置技术性别重置技术,是指通过外科手段(组织移植和器官再造)使手术对象的生理性别与其心理性别相符,即切除原有的性器官并重建新性别的体表性器官和与之相匹配的第二性征的医疗技术。

性别重置手术的内涵,在跨性女(transwomen)(男变女,male to female, MtF)与跨性男(transmen)(女变男,female tomale, FtM)有所不同。

对跨性女来说,此手术通常包含了阴道成形术(vaginoplasty),而在跨性男的情形,此手术则包括了各式各样的程序,比如有乳房切除术、男性胸廓整形以及阴茎成形术(phalloplasty)等等。

此外,跨性男尚会进行子宫切除术与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

质子和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技术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技术是指通过加速器产生质子、重离子等实施放射治疗的技术。

不包括应用普通加速器产生的X线、电子线和钴60产生的 线实施放射治疗的技术。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是指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所涵盖的应用范围包括:实体肿瘤经皮影像(超声、CT、MRI等)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经内镜(包括腹腔镜、胸腔镜、自然管道内镜等)放射性粒子植入、空腔脏器粒子支架置入、手术直视下放射性粒子植入。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主要依靠立体定向系统将放射性粒子准确植入瘤体内,通过微型放射源发出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限度杀伤,而正常组织不损伤或只有微小损伤。

专家认为,相比其他肿瘤治疗技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本身技术含量并不高、难度并不大。

但由于直接植入人体内,而且是放射源,所以要严格把握适应症。

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是指采用物理方法使肿瘤、肿瘤所在区域或全身的温度升高,通过一系列生物学效应,使肿瘤细胞损伤,单独或联合放疗、化疗等其它手段进行治疗的技术。

该技术包括深部热疗(区域性热疗)和全身热疗,其加热的物理因子包括射频、微波、红外线、超声、电容、电磁等,治疗途径包括无创、微创侵入和经生理性腔道等。

1.肿瘤热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肿瘤深部热疗的适应证包括:头颈部(颅内肿瘤除外)的复发难治性肿瘤或各种软组织肉瘤等;胸部恶性肿瘤以及癌性胸腔积液、癌性心包积液等;腹部恶性肿瘤及癌性腹腔积液等;盆腔恶性肿瘤及癌性盆腔积液等;四肢软组织肉瘤和恶性黑色素瘤等;以及实体肿瘤无法手术切除或患者拒绝手术,且医师认为行热疗有助于改善疾病发展过程的。

(2)肿瘤全身热疗的适应证包括:除外颅内肿瘤的全身恶性肿瘤。

(3)肿瘤深部热疗的禁忌证包括:绝对禁忌证:孕妇和儿童、有器质性神经疾病和脑转移、恶病质、水电解质严重紊乱、严重肝硬化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出血倾向、重度贫血、严重冠心病、大动脉瘤、动脉夹层瘤、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感染不能耐受加温治疗者等;体内管腔有产生热积聚(过热)金属置入物和起搏器者。

相对禁忌证:腹部加温部位皮下脂肪过厚者,加温局部皮肤有严重感染者。

(4)肿瘤全身热疗的禁忌证包括:孕妇和儿童、有器质性神经疾病和颅内肿瘤、恶病质、水电解质严重紊乱、严重肝硬化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出血倾向、重度贫血、严重冠心病、大动脉瘤、动脉夹层瘤、活动性血管栓塞性疾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感染者等;体内管腔有产生热积聚(过热)金属置入物和起搏器者。

2.肿瘤热疗并发症。

(1)肿瘤深部热疗并发症包括:皮肤烫伤、皮下脂肪硬结和坏死、反应性肺水肿、出血、吻合口裂开、肠穿孔、肠麻痹等。

(2)肿瘤全身热疗并发症包括:皮肤烫伤、皮下脂肪硬结和坏死、肺水肿、脑水肿、发热、出血等。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是指采用物理方法直接毁损肿瘤的局部治疗技术,包括射频、微波、冷冻、超声、激光、不可逆电穿孔等治疗技术,治疗途径包括经皮、腔镜和开放手术下。

心室辅助技术心室辅助技术是指利用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段,应用心室辅助装置对危重患者进行心脏辅助治疗的技术。

心室辅助装置包括体外型心室辅助装置和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

不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和体外膜式人工肺氧合(ECMO)技术管理要求。

1.心室辅助技术应用适应证为心脏功能衰竭D期(难治性终末期心衰),应当符合下列9项标准中任意5项。

(1)心排指数<2.0L/m2 。

(2)最大氧耗量<12ml/kg·min。

(3)6分钟步行试验<150m。

(4)NT-proBNP >5000ng/ml。

(5)预计生存期限小于2年。

(6)经2个月正规药物治疗无效。

(7)肺毛细血管楔压>20mmHg。

(8)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下循环功能难以维持。

(9)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65%。

2.主要并发症包括血源性感染、出血、溶血、血栓栓塞、右心功能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肾功能衰竭、机械故障。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是指基于人工智能理论开发、经临床试验验证有效、对于临床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如影响患者治疗方案选择、决定是否进一步采取有创性医疗行为、是否明显增加患者医疗费用等)的计算机辅助诊断软件及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不包括具有人工智能的嵌入式临床诊断与治疗仪器设备。

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专指应用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实施手术的技术。

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是指对先天性颅颌面畸形、发育性颅颌面畸形或颅颌面严重复合创伤后继发畸形等,进行颅-眶-颌骨切开、复位或整复、植骨及坚固内固定及相关的软组织(包括神经)整复与重建等外科矫正技术,包括颅眶外科手术(颅骨扩大塑形术、眼眶截骨成形术)、正颌外科手术(Le Fort I-Ⅲ、上/下颌骨前/后部截骨术、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下颌骨体部截骨术、下颌支垂直截骨术)、面部骨轮廓手术(颧骨缩小术、下颌骨肥大矫治术、颏成形术)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