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师范大学15年遥感考研导师介绍及学院实力情况

南京师范大学15年遥感考研导师介绍及学院实力情况

南京师范大学15年遥感考研相关导师及学院实力介绍一、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实力介绍(地学考研中心提供)1)科研方面学院拥有教育部虚拟地理环境重点实验室;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其中人文地理学已经成为未来国家重点培养学科。

2011年地理学一级学科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获得9000万的学科建设经费。

学院设有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它们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2)GIS遥感方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闾国年、汤国安等GIS行业领军人物,其中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与武汉大学一起,并排为全国高校综合实力最高的A+。

地理环境遥感为南师自主设置专业,由地理科学学院地图学与遥感所所长黄家柱带头,主要侧重于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应用,以项目为主,拥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还拥有全数字化摄影测量实验室、测绘工程实验室等。

可以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在“3S”技术的研究中…………3)项目方面地理科学学院是南京师范大学最有钱的学院,目前全院在研的科研项目总经费约6000万,且项目多,条件好。

对于GIS和遥感而言,项目多,大家可以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特别是编程能力会在实际项目的历练中得到很高的进步,而这些都和最后的就业有很大的关系。

学院的硬件设施也不差…………二、南师遥感方面导师介绍(地学考研中心提供)考虑到南师GIS在录取时无方向区分,录取后再统一分配的模式,我们增加了对GIS01方向导师的介绍,说不定复试时,对大家有所帮助。

1、遥感算法方向汪闽,男,博士,教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南京师范大学“青蓝工程”中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

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3年-2005年挂靠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5年至今在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目前主要从事遥感图象处理与信息提取、空间数据挖掘等方向的研究。

在遥感特征提取、遥感图像挖掘、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信息提取与目标识别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方法与新算法,并已在城市空间信息提取与管理、军事目标识别、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加以应用。

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中国博士后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在内的多项研究课题,参与国家、中科院系统、江苏、浙江地方纵横向课题多项。

已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名义在包括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测绘学报、遥感学报、中国图像图形学报等国内外要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并有9篇被SCI、EI 期刊收录;申报国家专利3项,获批2项软件著作权登记。

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中国博士后基金、国家重点实重验室开放基金在内的多项研究课题。

曾经主持过的基金或项目:如欲了解更多请Q我们:二五九三六六五六八七1.2009,1-2010,12,参与目标导向类863课题“海岸带时空演变遥感信息精确提取与分析关键技术”,主持子课题,负责其中多源遥感图像变化检测专题(2009AA12Z148)2.2009,1-2011,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空间语义与面向对象机制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检索方法研究”(40871189)………………5.2006,12-2008,12联合主持国家863课题“多源多时相遥感信息智能化提取研究”(副组长,排名第二)(2006AA12Z146)2、水环境遥感方向1)李云梅李云梅,女,博士,教授。

地理环境遥感专业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青蓝工程”中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为水环境遥感、植被定量遥感。

研究方向为环境遥感。

在植被定量遥感和水环境遥感监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植被遥感定量研究方面,主要从事植被冠层二向反射特性及冠层参数如叶面积指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反演的研究。

研究中,既采用经验半经验型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又采用建立辐射传输模型的方法,通过对模型中各参数变化的序列调整和模拟,探讨冠层结构及各生化成分与光谱的关系,探讨冠层几何参数及生化参数的遥感反演方法,在该研究方向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20余篇;在水质参数定量遥感方面,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水体组分固有光学特性的变化对水体反射的影响;(2)水体表观光学量与环境因素的关系;(3)水体反射模拟的机理模型以及模型反演。

该方面的研究通过开展室内——野外实验场——湖泊三个层面的遥感实验,针对水体组分以及环境因素从简单到复杂的不同水体,深入研究水体组分固有光学特性和相关环境因素对水体反射的影响机制…………近五年主持的科研项目如下: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湖泊水质高光谱遥感监测的机理模型研究”。

2.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太湖水体蓝藻爆发遥感反演模型研究”。

3.南京师范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太湖流域水体污染遥感监测研究”。

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基于高光谱分辨率数据的水稻叶片生物化学成分与叶片及冠层反射率的关系的机理研究”。

如欲了解更多请Q我二五九三六六五六八七地学考研中心是致力于提供地学方面考研咨询和资料的团队,成员均由地学相关重点高校研究生学长学姐们组成,具有最丰富人脉、最深厚专业知识和经验。

站在学长学姐们的肩膀上,可以让大家飞的更远。

所以如有需要,请Q我(二五九三六六五六八七)!如欲了解资料详情请在淘宝上搜索店铺“地学考研中心”,然后点击对应学校类目。

评价:项目多,人也不错,所以报考学生较多,竞争大。

2)吕恒吕恒,男,1977年5月生,博士,副教授。

1998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获农学硕士学位,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4年7月—2006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从事有关环境遥感的科研工作。

2006年12月调入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任教,从事于环境遥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生物光学模型的太湖蓝藻遥感监测机理研究”,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基金“基于生物光学模型的太湖水质参数定量反演”,并先后参加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遥感测量与估产业务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生态经济位的湿地生态-经济功能评价和区化研究――以江苏盐城滨海湿地为例”、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太湖藻类水华遥感监测与成因分析”………………评价:青年老师,湖泊所博士毕业,师从江南老师,08年开始带研究生,项目主要是和别人共同承担…………3、大气遥感方向查勇,男,汉族,1963年3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部级项目2项,另参加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1篇、SSCI收录1篇、EI收录11篇。

长期以来一直从事遥感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主要侧重遥感信息的应用机理、定量化与建模方法等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研究领域涉及干旱环境遥感、草地生态环境遥感、蝗虫灾害环境遥感、城市环境遥感、水环境遥感、大气环境遥感等,主要还是侧重于大气遥感。

取得的主要学术成绩、创新点:(1)首次提出了一个线性校正模型,成功解决了遥感中面临的不同空间采样尺度下导致的辐射差异问题。

………………(4)根据20年的卫星遥感和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系统探讨了我国青藏高原地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

通过建立草地生产力与气候指标间的量化模型,发现草地生产力与蒸发和降水之间的关系最大。

(5)发现了富营养化水体在719nm存在有一个稳定的反射峰,可用于对叶绿素a的估算,但其形成机理有待进一步探究。

(6)提出了一个影响强度指标,用于定量刻画沙尘暴对MODIS卫星数据的影响大小。

评价:人很不错,待学生很好,学术能力强,博导……4、生态遥感方向蒋建军,博士,副教授。

1987年南京大学自然资源专业本科毕业,1990年南京大学自然地理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得硕士学位,2000年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

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江苏省遥感学会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江苏省遥感学会教学委员会委员。

近五年承担的科研项目:1)基于热红外辐射特征的土壤水分含量反演研究,国家教育部,2007~2009年;2)基于遥感的城郊结合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耕地预警研究,江苏省教育厅,2001~2003;3)西安地区生态遥感反演与模拟研究,欧盟资助项目,2003~2006;评价:学术水平还行,与人沟通能力较强……5、遥感建模方向1)韦玉春,韦玉春,男,1965年6生,博士,副教授,1985年兰州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学专业本科毕业。

1988年兰州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1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图学与GIS”专业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

现任南京师范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从事环境遥感与空间建模研究与教学工作。

教授本科课程为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地理建模原理与方法、遥感地学分析。

近几年承担项目为:a、863子项目:“3S技术与农业模型集成研究”子课题“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型构建与模型系统分析”,国土资源部。

b、“遥感与GIS支持下的草地蝗虫预测模型与技术系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c、参加:“湖泊水质高光谱遥感监测的机理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评价:学术能力强,比较聪明,教学能力强。

2)李硕,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遥感水文模型方面研究。

三、导师代表论文(另附)1、李云梅老师代表论文基于分析模型的太湖悬浮物浓度遥感监测2、查勇老师代表论文一种利用TM图像自动提取城镇用地信息的有效方法3、蒋建军老师代表论文GIS辅助下的环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生境分类研究4、韦玉春老师代表论文夏季太湖叶绿素a浓度的高光谱数据监测模型,是英文版的,故暂不提供。

5、李硕老师代表论文遥感、GIS辅助下流域空间离散化方法研究6、汪闽老师代表论文多特征证据融合的遥感图像变化检测四、联系方式(地学考研中心提供)南师地科院官方网站上有很多老师的联系方式,如果还没有对应信息,但可以尝试以下方式,一般都可以找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