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最新的)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最新的)

如果滥伐森林、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对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破坏碳循 环的平衡 大气中CO2 含量增加 温室效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热带风暴
土地干旱
温室效应
1、温室效应概念
2、CO2增多的原因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
气候异常 极地冰川加速融化 沿海城市被淹没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3、温室效应的危害
B 分解者
碳循环
(1)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CO2和碳酸盐 (2)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含碳有机物 (3)碳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形式: CO2
总结:
(4)碳进入生物群落途径: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食物链、食物网 (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③化学燃料的燃烧 (7)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实质: 呼吸作用
生物群落与 (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______________ 之间 无机环境 不断循环的过程
c (在a~c中选择 (2)大气中的CO2可以在绿色植物的_____ a (在a~c )中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在_______ b 和_______ 中选择)可以分解为CO2
课后调查: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C
A.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 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 B.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 总能量
C.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
机物的形式进行 D.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 机碳来自于⑥过程
3、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 系统中的三种成分。
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所以又叫生物地球 化学循环。
3.循环:
生物 群落
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元素 反复循环
无机 环境
4.特点:具有全球性,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及时反馈: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 c) 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 S等化学元素 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 C.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减少的 D.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反复出现、循环利用
4.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
开发新能源 增大绿化面积
温室效应
增加植被
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
措施
林 节约纸张、不践踏草坪、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
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
等 节约用电 提倡公交出行(无车日)
3、目前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增 高,导致温室效应,主要原因是 ( B ) A.人口剧增,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 B.化石燃料的燃烧和自然资源的不 合理利用 C. 大量生物遭灭绝 D.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稳定
C 生产者
③ ② ① ⑦
右图为生态系统各组成 成分的关系图解示意图, 请分别回答如下问题:
D 无机环境
④ ⑤
1、图中A、B、C、 D各指什么? 2、 图中①~⑦又分 别指什么生理作用?
A 消费者
⑥ • ①是光合作用,②是捕食关系。③、④、⑤呼吸作用。 ⑥、⑦则表示分解者对各营养级的分解作用。 与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
讨论:在农田中大量使用DDT有机农
药为什么会殃及南极的企鹅?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 统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碳的循环过程
问题讨论:(参照课本P103图思考讨论)
(1)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什么形式 存在? 碳元素在生物体内主要以什么 形式存在? CO2 、 碳酸盐 ;含碳有机物 (2)碳元素主要以什么途径从无机环境 进入生物群落的?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碳元素在生物体之间以什么渠道传递? 食物链和食物网
知识链接:(8)与碳循环密切相关的生理作用: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9)与碳循环密切相关的细胞器: 叶绿体、线粒体
及时反馈:
生产者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C]_____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传递 CO2 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各 是以 ________ A 成分中A为 消费者 ,B为 分解者。 (3)图中D C过程是通过 光合 过程是通过 呼吸 作用实现的,B 作用实现的。
2、右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A、B、C、D是生态 系统的成分,D为大气,请据图回答: C D B
作用实现的,C D 分解 D过程是通过______
(4)生物群落中有一部分碳以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_________________ 形式储 藏在地层中。碳在无机环境中以CO2和碳酸盐 形式存在。
关注社会
根据我们今天所学的碳循环的相关 知识,调查你身边会造成温室效应的 具体事例;并寻找可行的缓解温室效 应的方法。写一份调查报告。
谢谢大家!
能量流动
形式 过程 主要以有机物形式
物质循环
主要以无机物形式 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 间反复循环 全球(生物圈)
全球性、反复循环
沿食物链(网)单
向流动
范围
特点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是生态系统主要功能,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联系
合成与分解 1、能量流动的过程离不开物质的_______ ; 载体; 2、物质是能量的_____ 3、能量是物质循环的____ 动力。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的概念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这里的物质是指什么? 2、这里的生态系统是指什么? 3、在哪两者之间循环?
4、物质循环具有什么特点?
1.物质:组成生物体C、H、O、N、P、Ca等基本
元素。而不是单质,也不是化合物。
注意:
2.范围: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问题讨论:(参照图思考讨论)
(4)碳元素以什么途径从生物群落进入 大气?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5)碳元素又以什么形式在无机环境与 生物群落中循环的?
(6)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是以什么形式流动的?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CO2
有机物
碳循环的文字图解
化石燃料
形成石油、 天然气等 燃 烧 摄食作用 形成石油、 天然气等
太阳能
复习回顾:
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
植食性动物 分解者
肉食性动物
能量源头: 太阳能 能量流动渠道: 食物链(网) 能量散失形式: 热能 能量传递效率: 10%~20% 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无机物 但不提供____ 能量 分解者能给绿色植物提供______,
温故知新:
生态鱼缸为什 么要放在有光 的地方?密闭 的环境中,各 种生物所需物 质如何得到?
1.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 碳的流动方向,请结合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包含的一条 食物链: B→C→D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分析A→B和B→C过程 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 点 A→B是以二氧化碳 。 的形式;B→C是以含 碳有机物的形式
2.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生产者
呼 吸 作 用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分解作用 分 解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无机环境
消费者
分解者
碳的双向传递在?
C
C
辨图要点:
D A B
A
D
B
• 1、碳循环中,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 传递是相互的,其他各成分之间的传递都是 单向的。 • 2、生产者指向消费者和分解者(传递),而 消费者和分解者则指向无机环境(传递)。 • 3、消费者指向分解者(传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