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研究

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研究

4
2.二者关系变化的历程
♦ 它是随着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不断加深而逐渐突
出出来的。
5
3.二者关系
♦资源的耗竭、环境的特点 ♦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互为影响的。
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以来人与自 然关系冲突的具体反映。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资源开发的强度不断增大, 超过了资源的再生能力,使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 展。 ♦ 正确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主要是要把握好开发的度的问题。因此, 在对资源开发利用前、中、后各个环节必须有对资源的再生能力和对环境问题 影响的科学分析与评价,形成有利于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机制,实现人口、 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就是要积极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 保护中开发的方针,通过利用合理的生态手段,为人类提供洁净的空气、安全 可靠的水、食物、住房和就业机会、便利的交通以及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有 效地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使人类生活更加便利,居住更加宽敞, 出行更加便捷,工作更加舒畅,文化更加丰富,生活更加健康。要通过生态环 境建设和环境保护,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使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环境自治 能力、缓冲能力、抗逆能力不断提升,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优化人文环境,保 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 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就是要在合理利用、节约和保护资 源的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力度,重点解决经济发展与 环境保护、近期与长期、改革与发展、增长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口、资源和 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在处理二者关系时要强调科学决策的作用 6
17
(三)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由于我国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使我国 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同特征,具体表现在: 1.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以生态建设为主导的新时期。自1972年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大会,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 宣言》以来,人类开始正视环境问题,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 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过程中,经 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到20世纪末期,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人民 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广大人民生活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 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些成就是在片面 追求经济效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忽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的条件下取得的,环境恶化、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问 题非常突出,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实践证 明,在以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今天,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还不够的,而必须 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关系,形成 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成为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

4.新时期提出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 境保护关系的历史背景
♦ 是工业化的必然,也是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 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7
5.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
资料一: 长江水质一年不如一年 2010年方可好转 武汉晚报2002年2月26日讯(记者李爱华 通讯员汪秉纹)中 科院武汉水生所沈芳院士昨给武昌铁路二小作科普报告时透露: 由于流域废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长江水质正在恶化,而这种状 况要等到2010年方可得到扭转。 据统计,2000年长江流域工业、生活废污水排放量达233.9亿 吨,比上年增加27亿吨。排放量列前5位的依次是湖北、江苏、江 西、四川、上海。 按《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评价,2000年长江流域一类水标 准河长1705公里,仅占5.6%;劣于三类水标准河长占总评价河长 的26%,比1999年增加5%;劣于五类、丧失使用功能的河长1321公 里,占4.4%。 她介绍,为使长江水更清净,最近国家出台长江流域水资源 保护规划,大力加强水土保持、河道整治、排污口整治及污染源 治理。根据规划目标,到2010年水质恶化得到扭转,2030年初步 改善,2050年显著改善,绝大多数饮用水源区能满足饮用水水质 要求。
资料来源:何传启著《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1999年高等教育 出版社出版。 但按照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和文化等基本特征的差异来看,人类社会基本上 可以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14
(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分析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虽然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但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来看则具有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纵观历史发展进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 个大的历史时期:一是解放以前的农业社会发展阶段;二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以前的工业化初期阶段;三是改革开 放以来的工业化建设阶段。 三个历史时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首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 这三个时期的社会性质是不同的。解放以前的中国具有明显的半殖 民半封建社会的色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以前主 要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建设时期,而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 仍然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但主要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其次,在这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出现 了大的变革,阶段之间的联系被迫中断,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性不 强;三是这三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同特征,社 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四是从三个时期的发展重点 来看也是有重大区别的。
15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从总体来看是可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的, 但是,在不同的时期按照性质和内容上的差异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 段,其基本特征也存在着差异(见表2)。 表2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基本特征
阶 段 时 间 主 要 特 征 半封建半殖民地,农业经济,科学、教育不 发达,宗教 半封建半殖民地,农业经济,科学、教育不 发达、科学开始传播 教育、科学体系开始建立,农业社会向工业 社会过渡 民主化、法制化、教育、科学体系开始形成、 家庭小型化开始形成,农业为基础、工业为 主导 民主化、法制化深入人心,教育、科学体系 形成,家庭小型化,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 导,知识经济成为社会发展的支撑点,生态 环境问题受到重视
13
中国学者在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过程中也对人类上的阶段性问题提出了不同 的看法,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何传启的《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一书。 该书对人类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总结(见表1)。
表1
人类历史进程 大致时间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社会领域 知识领域 文化领域
人类的历史进程及其阶段特征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题之一
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人文与经济学院 汤尚颖教授
1
主要内容
一、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有关问题 三、新时期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关系的必要性 四、如何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 关系
2
农业时代 公元前4000年—— 公元1763年 奴隶制、封建制 农业经济、自给自 足 农业社会、大家庭 科学、教育不发达 宗教神权、重农主 义 工业时代 1763——1970年 民主化、法治化 工业经济、专业化 工业社会、家庭小型化 科学发达、普及初等教 育 观念理性化、经济主义 知识时代 1971——约2100年 知识化、平权化 知识经济、全球化 知识社会、家庭多样化 知识产业化、普及高等教 育 文化多元化、生态意识
16
1861—1910 年 农业时期 1910—1949 年 准备阶 段 工业 化时 期 建设阶 段 1950—1977 年 1978—1999 年
生态建 设阶段
2000年至今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虽然中国的经济社 会发展具有知识经济的部分特征,但中国的工业化 任务却没有完成,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来看, 中国仍然处于工业化的建设阶段,但由于进入新世 纪以来,我国大力推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目前正 处于工业化事情的生态建设阶段,生态环境问题成 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由于工业化是以矿产 资源的大量消耗来支撑的,因此,加强生态建设和 环境治理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
8
资料二:
40亿元难清滇池水
滇池是目前我国污染最为严重的湖泊,也是国家投入治理资 金最多的湖泊。 自1993年以来,为治理滇池当地政府作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然而这些仅仅是减缓了滇池水质恶化的势头。滇池富营养化指数 仍处于逐年上升形势,全湖仍为劣五类水质,污染还在加剧。一 切的努力都被疯狂生产的篮藻所吞噬。滇池湖水污染依旧,而此 时国家和政府已经投入40亿元的治理资金,花了整整7年的时间。 据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介绍,现在排进滇池的污染物 已经大大超出它的容量,目前滇池里面的氮、磷污染物浓度非常 高,比警戒线高出10倍。按照国家治理湖泊的经验,湖泊的生态 系统一旦遭到破坏,要想恢复,治理至少需要20至30年的时间, 而且还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据2001年6月8日《北京青年报》)
11
5 .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资源开发利用 与环境保护关系问题的评价
——以大江大河的治理、大型水利工程工程 建设为例
♦这些都属于系统工程,因此,在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
时期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 环境保护关系的必要性
(一)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判断
自人类产生以来,人类社会虽然经历了几千的历程,但发 展的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为此,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学科和理 论出发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如以罗 斯托、帕森斯和布莱克为代表的过程学派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农 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两个阶段;罗斯托则根据经济指标把所有社 会的发展分成5个阶段,即:(1)传统社会阶段;(2)为起 飞创造前提的阶段;(3)起飞阶段;(4)成熟阶段;(5) 高额的大众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帕森斯在 《社会系统》中,从世界历史角度把现代化分成三个阶段:第 一阶段以欧洲的西北角(英国、法国、荷兰)为主导,其代表 是英国的工业革命和法国的政治革命;第二阶段以欧洲东北角 (德国)的急速工业化为主导,政治民主化落后于经济工业化, 产生了纳粹法西斯主义灾难;第三阶段的主导者是美国。他认 为美国的民主革命和工业革命结合得比较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