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三政治 《哲学》主观题答题指导课件 人教版
高三政治 《哲学》主观题答题指导课件 人教版
——此类语言哲理是: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社会意 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3.“面向市场,同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
——此类语言哲理是: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 性
• 4.“……..有利于……会促进…..会带动……”
——此类语言哲理是:联系的观点
5.“全局、各地方、各部门各部分” ——此类语言哲理是:整体和部分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要求同学们运用给定的特定原理, 分析阐明材料中的实际问题,不需要同学们分析其 内含的哲学依据。在解这类题时,应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回顾原理内容,理清这一原理的内涵及方法论 要求; 第二,仔细阅读材料,理清题意,审好题,答出原理 的具体内容; 第三,把原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运用原理(一般 道理)分析实际问题(具体),说明理论的正确性; 第四,综合回答,首尾呼应,得出结论,表明态度。
此题型要求同学们根据设问中的指导语和背景 材料选定答题时所用的基础知识和答题的方向、 范围。这类题发挥的自由大、难度大、灵活性 和综合性强。从答题上看,要善于运用归纳和 演绎的方法。所谓归纳,就是命题体现了我们 所学的哪些原理,也就是把命题内容翻译成原 理。所谓演绎,即命题材料是怎样体现你所归 纳的原理的,通俗的讲,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这种题型有时会缩小考查范围,如体现什么唯 物论原理、什么辩证法原理、什么认识论原理、 什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精等选pp。t
精选ppt
例四:(2004年高考北京卷第41题)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 本”。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回答:(4)今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要求各级政府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 保护制度。北京市政府结合本市的实际,决定将五环和六环之间 原准备占用的基本农田从绿化带规划中退出,维持其农田现状, 相应的绿化面积通过加强山区造林来补足,以此提高北京的林木 覆盖率。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分析上述材料。(10分)
精选ppt
答案要点:(1)社会是普遍联系着的统一整体。经济发 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之间存在着紧密的 联系,并相互影响和制约。GDP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 指标,但不能反映其他方面的发展情况,以此作为衡量 发展的唯一指标,是片面的。(2)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 律性。在确定我国经济发展指标时,应该坚持一切从实 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低,资 源使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教育、卫生等社 会发展方面欠帐太多,这是当前我国发展所面临的客观 现实。我国政府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将2004年的 GDP增长下调为7%,既符合这一哲学原理,也有利于更 好地解决环境和资源方面的问题,加快教育、卫生等方面 的发展。
参考答案:(1)在制定发展战略时,着眼于省情,
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5分)
(2)在分析省情时,既看到优势,也看到劣势,
体现了一分为二的精神。(4分)(注:考生若从其
它角度分析和回答问题,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也可酌情给分。)
精选ppt
题型二:运用xx原理(或所学的xx原理) 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精选ppt
题型四: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 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哲学道理, 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对于启示类题目,一般应从三方面考 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先要分析材料;二是要明白我们应该 怎么办,应吸取什么教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第三,结合设 问和材料,抽象出给我们的启示。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 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是“原理+应该怎 么办”,不必展开去分析。
6.“创新、改革……” ——此类语言哲理是:发展的观点
7.“既…….又….. 虽然…..但是” ——此类语言哲理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要一分为
二的看问题
8.“第一、重点、关键、首要、中心” ——此类语言哲理是:抓主要矛盾,即办事情要抓重
点和关键
题型一: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什么)哲学道理? (或蕴含着什么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①中央的要求,对全国农村而言,具 有矛盾的普遍性。因此,要坚持全面的观点,防 止片面性。②北京市存在着建绿化带与保护耕地 的问题,是矛盾特殊性的表现。宜林则林、宜粮 则粮的做法坚持了具体问题具分析。
精选ppt
题型三: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不直接指明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 所要运用的知识在设问中也无明确的体现,需要我们尽 量从材料中归纳出符合题意的哲学原理。答题格式是 “原理+方法论+材料”。另外,这种题型还有可能以其他 面目出现:如用唯物论原理回答 ,用辩证法原理回答等。
《哲学》主观题答题指导
《高考哲学十种主观题常见题型及分析》
精选ppt
抓关键词解哲学题
1.“根据……针对……
由…..决定”
——此类语言哲理是: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要求一 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 2.“精神、路线、方针、政策、道德、法律、法规、 观念、思想……的影响或作用”,”发 现……, ……研究成功”
精选ppt
(2004年高考广东卷第38题) 1985年至今是中国经济 的高速增长期,GDP年均增长率为8%以上。2003年, 在遭遇“非典”影响的情况下,我国GDP增长仍达到9.1%。 但是,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很低,资源使用浪费很大,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教育、卫生等社会发展方面欠帐太 多。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以GDP作为测定发 展的唯一指 标,而应设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处 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之间的 关系。为了更好地解决环境和资源方面的问题,加快教 育、卫生等方面的发展,我国政府决定将2004年的GDP 预期增长确定为7%。运用哲学原理分析以上材料,并联 系实际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不能仅仅以GDP作为 测定发展的唯一指标?(2)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 我国政府为什么决定将2004年的GDP预期增长下调为7%?
例一:(2000年全国高考政治卷第34题)云南省地处 边长陲,气候温暖湿润,是我国少数民族 最多的少份。 该省经过分析认为,本省具有资源、气候、区位三大优 势,也有基础产业薄弱、经济结构单一、国民文化素质 较低三大劣势。根据这种状况,该省制定了自己的发展 战略,即建立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面向 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云南省制定发展战略的思路主要 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