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结构安装方案

钢结构安装方案

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16万吨/年MDI工程工艺装置安装钢结构安装方案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公司二○○四年二月目录1 编制说明2 编制依据3工程概况及特点4施工准备5 钢结构组装6 钢结构安装7 钢结构施工要求8 质量检验9 安全技术措施10 劳动力管理11 主要施工机具及手段用料12 检验、测量器具配备表1 编制说明1.1 本公司这次投标的烟台万华聚氨脂股份有限公司16万吨/年MDI装置、钢结构安装工程共有缩合、光化、分离框架、界区主管廊等四部分组成。

由于现有技术资料有限,具体参数不详,本方案施工方法主要类比本公司以往类似工程经验。

1.2本方案仅适用于本工程的钢结构工程,但应对照设备安装及大件设备吊装方案使用,对于影响大件设备就位暂不安装的梁,待详细安装图纸后,再予确定。

2 编制依据2.1 烟台万华聚氨脂股份有限公司16万吨/年MDI工程招标文件及钢结构清单。

2.2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2.3 《建筑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JGJ81-91。

2.4 《钢结构高强螺栓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JGJ82-91。

3 工程概况及特点3.1 MDI装置钢结构主要包括光化单元(730)、缩合单元(731)、分离单元(735)三个框架和界区主管廊(790),总吨位3142吨,结构由生产厂家制造,施工单位只进行现场的安装,结构连接形式为高强螺栓,结构主要由H型钢及工字钢、槽钢、角钢等组成。

钢结构基本参数一览表表3-13.2 工程特点A、本工程框架具有跨度大,结构高,框架内设备多,框架与设备安装交叉施工,组装及吊装难度大,工程要求紧的特点。

因此框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下一步的质量和进度,因此要求参与作业的人员严格地按要求施工,严把质量关。

B、由于场地狭窄,结构榀数多,堆放面积大,因此在结构堆放、安装时,应根据设备到货情况,框架施工先后进行堆放,并按安装的先后编号放置和预留设备安装空间。

C、结构吊装时应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防止变形。

4 施工准备4.1 施工技术准备4.1.1 进行图纸会审后,编写施工方案和准备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表格。

4.1.2 现场施工人员应认真熟悉图纸,规范、标准和施工方案,以便施工顺利进行。

4.2 现场准备4.2.1 施工现场要求三通一平,并满足施工需要,根据现场,按平面图的要求进行现场有关的设施布置。

4.2.2 应按厂方安全防火的有关规定,设置好防火用具并与生产区进行隔离。

4.3 主要工装机具准备4.3.1 大型工机具按平面布置图的要求进行布置,各种设备应运行良好。

4.3.2 计量器具精度应满足施工要求,并经校验合格,在有效期内。

4.3.3 现场设置10×14m2两个铆焊平台,用于放样制作,型钢焊接。

在平台上进行焊接区搭设防风防雨棚,具体要求见《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

4.4 材料检验4.4.1 凡应用于本工程的各种材料必须有材质证明书,并有检验合格证件,符合设计要求,材料变更必须要经过设计单位同意的工程联络单或设计变更。

4.4.2 钢材表面或断面上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气泡、夹渣和分层,表面缺陷深度不应大于钢板厚度负公差值的一半。

4.4.3 钢材应按钢种、钢号和规格分别验收堆放。

4.4.4 受潮变质,药皮破损,焊芯生锈的焊条和表面锈蚀油污未经清除的焊接材料严禁使用。

4.4.5 高强度螺栓,螺母及垫圈应具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设计与国家标准的规定。

螺栓、螺母和垫圈应按不同材质、规格和型号,分别验收堆放,并要防止锈蚀和损坏。

4.4.6 组装前应对半成品进行检查,并按GB50205要求进行矫正,合格后再行组装工作。

5 钢结构组装5.1 组装前,连接表面及沿焊缝每边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和油污等必须清除干净。

5.2 零部件在组装前必须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组装,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和有关规范的规定。

5.3 根据具体结构和吊装能力,尽量采用扩大地面拼装和综合安装的方法施工,减少高空作业。

5.4 构件制作完后,检查部门应按照施工图的要求和规范的规定对成品检查验收,外型与几何尺寸的允许偏差,符合设计规定或规范的规定。

5.5 组对要求5.5.1 组对原则5.5.1.1 应根据现场场地条件和满足吊装要求进行摆放。

5.5.1.2 组对应在坚实的基础上进行。

5.5.1.3 组对应不影响其它工序的施工。

5.5.2 组对安装摆放5.5.2.1 到货的结构予制件按组对顺序进行摆放,避免地面的重复性工作。

5.5.2.2 组对顺序待结构详细资料后予以确定。

5.6 焊接5.6.1 焊接有关规定5.6.1.1 焊工必须持有焊工合格证,其合格项目应满足工程需要。

5.6.1.2 焊条使用前,必须按照质量证明书的规定进行烘培。

低氢型焊条烘焙后应放在100℃-150℃的恒温箱中。

5.6.1.3 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又无有效防护设施时,不得施焊。

A、风速大于或等于10m/s。

B、下雨或下雪。

C、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90%。

5.6.2 定位焊应与正式焊接具有相同的工艺,焊工资格应满足5.6.1.1条要求。

5.6.3 应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说明书的要求施焊,根据构件情况制定合理的焊接顺序,防止焊接变形。

5.6.4 焊后进行检验,应根据设计文件和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焊缝执行修补和返修。

6 钢结构安装6.1 钢结构安装程序6.2.1 安装前,应根据基础验收资料复核各项数据,并标注在基础表面上支承面、支座和地脚螺栓的位置,标高等的偏差应根据具体结构形式,满足规范GBJ50205有关规定。

6.2.2 复核定位应使用轴组控制点和测量标高的基准点。

6.2.3 钢柱脚下面的支承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需量填垫钢板时,每组不得多于三块。

6.2.4 钢柱脚底板与基础间的空隙,应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密实。

6.3 钢结构安装6.3.1 钢结构的安装程序,必须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不导致永久性的变形。

6.3.2 框架应在地面分榀拼装成型,复验尺寸合格后,方可吊装就位,先吊一榀钢架,用钢索缆风绳封固后,再吊相邻一榀,用同样方法封固,找正后再上联系梁及次梁,依次类推,最后上钢格栅板。

6.3.3 对于钢楼梯间,可以采用旋转板起法施工,但必须进行旋转板起吊试验,并将底部刚性封固。

6.3.4 框架钢结构,在地面分片组对拼接,检验合格后,用双吊车吊装就位。

吊装就位后,须经检验合格,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拼装下一片,并且已安装的结构要进行加固,使其具有足够的空间钢度和可靠的稳定性。

6.3.5 对其它结构可以采用综合方法施工或分层或整体吊装,根据吊车能力来确定。

6.3.6 定位焊缝承受荷载时,焊点数量,焊脚高度和焊缝长度应由计算决定。

6.3.7 地面扩大拼装的钢结构安装焊缝需无损探伤时,无损探伤及返修工序应在地面进行,合格后方可吊装。

6.3.8 安装焊接时,应严格按焊接工艺评定书规定的顺序施焊,防止焊接收缩变形影响安装质量。

6.3.9 在正在安装钢结构上施加临时堆载或集中荷载时,除经校核验算外,还应征求设计单位的同意。

6.3.10 钢结构安装完后,进行总检查。

6.3.10.1 钢柱的安装轴线对行、列定位轴线偏移量不得大于5.0mm。

6.3.10.2 安装柱体的标高允许偏差+3.0mm,-5.0mm。

6.3.10.3 钢柱的轴线不垂直为H/1000但不得大于底层为10.8mm,顶层为35.0mm。

6.3.11 所有直角焊缝高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6.3.12 需要补防腐构件表面应清理干净,磨出光泽后才能进行防腐。

6.4 钢结构的吊装6.4.1 吊装顺序6.4.1.1 组对原则A、应根据现场场地条件和满足吊装要求进行摆放。

B、组对应在坚实的基础上进行。

C、组对应不影响其它工序的施工。

6.4.1.2 组对安装摆放顺序,位置以后确定。

6.4.3 安全评价经计算钢丝绳吊索安全系数n≥8>[5]的要求,即满足吊装要求。

6.4.4 吊装方法用双吊车抬起被吊物,柱脚要求用道木垫上溜滑或吊车尾送至垂点位,然后就位。

6.4.5 试吊及吊装6.4.5.1 应在吊车(2台)使框架抬头200mm时,全面检查起吊系统机索具情况,不得有异常情况发生。

6.4.5.2 接着启动尾部吊车配合吊车向前递送。

6.4.5.3 当框架垂点竖立时尾部吊车缓缓抬钩。

6.4.5.4 榀位就位后,吊车不构钩,找正后用四根缆风绳迅速接紧,用经纬仪找垂直,再将柱子焊于底座支架上,然后吊装下一榀,直至吊完。

7 钢结构施工要求7.1 焊接要求7.1.1 焊接时,不得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

7.1.2 焊接表面应干燥,表面氧化层必须用钢丝刷清除,在焊接过程中焊接部位不允许振动,必须采取一定的反变形措施。

7.1.3 刮风下雨天气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方可进行焊接。

7.1.4 焊接必须采用小规范电流。

7.1.5 焊工施焊前,应复查结构的组装质量及焊缝区的处理情况,如不符合要求应修整合格方可施焊。

7.1.6 梁及柱上的构件焊接要对称同时进行,以防构件侧弯。

7.1.7 对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接头、十字街头等对接焊缝及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应在焊缝的两端设置引弧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形式应与焊件相同,引弧和引出的焊缝长度: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应大于20mm。

焊接完毕应采用气割切割引弧和引出板,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锤击落。

7.1.8 焊接时,焊工应遵守焊接工艺,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

7.1.9 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查清原因,订出修补工艺后方可处理。

7.1.10 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不宜超过两次。

当超过两次时,应按返修工艺进行。

7.1.11 焊接完毕,焊工应清理焊缝表面的熔渣及两则的飞测物,检查焊缝外观质量。

检查合格后应在工艺规定的焊缝及部位打上焊工钢印。

7.2 摩擦面的处理,如钢结构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时其构件间接触面必须做摩擦面。

7.2.1 摩擦面处理后抗滑系统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7.2.2 采用砂轮打磨处理磨擦面时,打磨范围不小于螺栓孔径的4倍,打磨方向易于构件受力方向垂直。

7.2.3 处理好的磨擦面,不得有飞溅、毛刺、焊疤或污损等。

7.3 框架结构安装框架式钢结构为多层结构架立体布置,施工主体交叉作业频繁,施工时必须精心,合理安排,统一调度,确保工程顺利进展。

7.3.1 安装方法:框架式钢结构采用分片组装法,即在平台先组装成片,然后利用吊车吊装找正就位。

再安装联系梁。

7.3.2 基础验收及复测结构安装之前必须对定位轴线、基础轴线和标高、地脚螺栓等进行检查,并应进行基础检测和办理交接验收,且达到以下要求:7.3.2.1 钢柱脚支承面标高允差:±3.0mm。

7.3.2.2 予留孔中心线允差:10.0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