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洞庭湖湿地与洞里萨湖湿地保护对比分析
洞庭湖湿地与洞里萨湖湿地保护对比分析
为了提高全民保护湿地意 识, 利用 世界湿地 日 、爱鸟周 、和 野生动物保护月 等时机, 积极组 织开展宣传活动, 通过编辑出版宣传保护湿地的书 籍、画册、电影以及录象片, 宣传湿地的功能效益和 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另外提高人民关于生态、经 济和政治之间相互关系的意识,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 方面。在中小学教材中, 可以增添湿地保护的有关 内容, 培养青少年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高等院 校设置与湿地相关的专业, 高校可开展讨论湿地的 价值和资源问题的教育性质的讲座。在湖区, 最有 效的方法是让湖区人民参与湿地效益与价值的调查 活动, 让他们在意识到湿地的重要价值和保护的紧 迫性, 公众场所, 可以有计划的进行海报宣传, 在管 理机构中, 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举办培训班和讲习班, 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湿地知识的水平和 管理技能。 3. 3 发展湿地替代产业
而洞里萨湖与洞庭湖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洞里 萨湖是中南半岛上最大的湖泊。但由于多年来湖内
图 1 洞庭湖面积变化
2. 1. 2 湖区水质污染 两处湿地都面临严重污染, 但方式有所不同, 洞
庭湖湿地主要是工业污染, 洞里萨湖湿地主要是生 活污染。洞庭湖湿地主要污染源是沿湖造纸厂、制 药厂、石化工业以及农药厂等排污; 据 2004 年调查, 湖南省境内 4 大水系沿岸有 2 000 多个工厂, 主要 工业排污口 82 个, 其中污水直接排入洞庭湖湖体的 排污口有 27 个, 大量的工业废水排入洞庭湖, 严重 威胁着湖水质量及湖区生物的生存环境。对于洞里 萨湖来说,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 经济发展的相对落 后, 使得洞里萨湖的农村 50% 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 以下, 许多人没有陆地居所, 全部生活在湖中的木房 子里, 完全依赖于渔业来生存, 居民的生活用水, 特 别是排泄物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湖中, 引起了湖 水的严重污染。 2. 1. 3 过度捕鱼
的主要通道之一, 从气候条件、栖息条件、食物丰富程 度等方面 对胶州 湾湿地 鸟类的 生活环境 做了详 细
阐述。
关键词: 胶州湾湿地; 鸟类; 栖息环境
中图分类号: S718. 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9944( 2010) 10 0154 02
1 引言
胶州湾湿地是河口海湾湿地, 主要位于青岛地 区大沽河入海口处, 此处湿地海水与淡水相汇交融, 是河口海湾型原始生态系统的代表, 也是国家湿地 中少有的类型。该区域自然景观独特多样, 生物多 样性丰富, 分布着许多珍稀物种, 是亚太地区候鸟迁 徙的主要通道之一, 也是水鸟繁殖地、越冬地。此处 鸟类有有 156 种, 隶属 12 目 26 科。包括冬候鸟 34 种, 夏候鸟 25 种, 留鸟 7 种, 旅鸟 90 种。
3. 1 胶州湾鸟类生活自然条件分析 3. 1. 1 鸟类生活的气候条件
胶州湾属暖温带东亚季风性气候, 因受海洋季 风的影 响, 空气湿润, 雨量充沛, 温度 适中, 四季分 明。年 平 均 气 温 12. 1 , 一 月 最 低, 平 均 为 3 2 ; 八 月 最 高, 平 均 为 25 4 ; 极 端 低 温 19 2 , 极端高温 39 7 ; 年均降水量 672 5cm , 最 大局部降水量 1 100cm。年平均相对湿度 71% , 无 霜期 178~ 220d, 有效积温 3 700~ 4 500 。历史上 胶州湾曾出现冰冻, 湿地最低 气温曾到 - 16 9 。 胶州湾沿岸春季回暖晚, 雨水少, 风次多; 夏季凉爽 多雨; 秋季气温偏高; 冬季多行西北风, 气温寒冷。 湾内潮汐属正规半日潮, 昼夜涨落各两次, 年平均水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9944( 2010) 10 0152 03
1 湿地的概念及生态价值
1971 年 湿地公约 定义湿地为: 湿地系指不论 是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 或水域地带, 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 咸水水体 者, 包括 低潮时水深不 超过 6m 的水域。 根据这个概念可以看出湿地是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 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湿地的许多价值源自它的 功能。主要作用有: a) 调蓄水量和调节气候, b) 独特 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类型, c) 良好的珍稀动物栖 息地, d) 净化污水等。
153
2010 年 10 月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 10期
胶州湾湿地鸟类生活环境分析报告
杨艳伍 ( 胶州市林业局, 山东 胶州 266300)
摘要: 胶州湾湿地属河口海湾型湿地, 该区域自然景观独特多样, 生物多样性丰富, 是亚太 地区候鸟 迁徙
2 洞庭湖与柬埔寨洞里萨湖湿地概况
洞庭湖分为西、南、东洞庭湖, 南洞庭湖和西洞 庭湖经济发展 以渔、农业为主。1972 年, 南 洞庭湖 和西洞庭湖被 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列入国际重要湿
地。本次考察的区域是南洞庭湖湿地。洞里萨湖又 称金边湖, 是东南亚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之一, 也是柬 埔寨国内除湄公河流域外第 2 大水域, 被称为 柬埔 寨的心脏 再加之洞里萨湖湖区居民都生活在水上, 一切生活都离不开它, 所以该湿地对当地的经济发 展及居民生活发挥重要的作用。
2010 年 10 月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 10期
洞庭湖湿地与洞里萨湖湿地保护对比分析
李运生 ( 河南工程学院 艺术设计系, 河南 郑州 451191)
摘要: 考察了中国洞庭湖湿地和柬埔寨洞里萨湖湿地 ,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对两处湿地面临 的问题、社
4 结语
洞里萨湖和洞庭湖湿地作为 2 个大型的水生生 态系统, 其问题绝不是某一方面的, 由于湿地生态效 益在短时间发挥的作用不明显, 而经济效益又十分 突出, 所以势必会造成了保护和开发之间的不平衡, 长期以来保护远远大于破坏, 导致恶性循环。要解 决保护与发展湿地生态系统的根本出路在于走可持 续发展道路。
2. 1 洞庭湖与柬埔寨洞里萨湖目前存在的问题 2. 1. 1 湖区面积速减
据史料记载, 明朝嘉靖年间, 洞庭湖方圆八九百 里, 号称 八百里洞庭 。但始于唐宋的围湖造田洞 庭湖开始了萎缩, 到清初, 洞庭湖已减至 6 270km 2。 至 1932 年, 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 的洞庭湖只剩了 4 700km2, 但大面积围湖造田等人为破坏等仍在继 续。1995 年, 洞庭湖面积仅剩 2 632km2, 2004 年洞 庭湖 水 体 面 积 为 1 398km2, 水 体 面 积 减 少 达 868km2 ( 图 1) 。
洞庭湖湿地保护的问题追其根源, 仍然是湖区 的经济现状限制, 只有在快速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 又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 在洞庭湖区域, 发展耐渍农 业模式体系, 发展避洪农业, 适度退田还湖, 增加蓄 洪能力, 加强分蓄洪区的建设, 发展湿地替代产业, 如生态旅游、农家乐 、渔家乐 等效益高又有利于 湿地的产业。在这方面, WWF 在洞庭湖地区西畔 山洲垸开展的特色养殖, 使当地人均收入普遍提高, 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经本区域的水鸟有数百万只, 迁来越冬的水鸟数量 可达数十万只, 其中雁鸭类越冬数量可达 5 万只, 特 别是10~ 15 万只。国际鸟类保护联盟在其 发表的 全球生态区 2000 年规划 中已经将胶州湾 湿地列为国际重要鸟区。
3 胶州湾湿地鸟类生活环境分析
2 胶州湾鸟类资源现状
据候鸟迁徙环志监测和 隆冬国际湿地水鸟调 查 , 已记录到的湿地鸟类有 156 种, 隶属 12 目 26 科。包括冬候鸟 34 种, 夏候鸟 25 种, 留鸟 7 种, 旅 鸟 90 种。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水鸟有 21 种, 其 中一级保护鸟类有丹顶鹤、白鹤、白鹳、中华秋沙鸭 等 8 种, 二级 保护水鸟有大天鹅、灰 鹤、蓑羽鹤、鸳 鸯、小勺鹬等 13 种; 湿地猛禽 6 种; 湿地游禽 49 种; 湿地涉禽 92 种; 湿地鸣禽 9 种。据近年来专项调查 发现, 还有 10 余种全球濒危、稀有繁殖水鸟种群如 黑嘴鸥、黑翅长脚鹬、大杓鹬等。每年春、秋季节迁
护洞里萨湖核心区的的力度, 竭力减少国外公司和 机构对森林的采伐, 并且规定采伐 1 棵必须种植 3 棵, 以保护洞里萨湖湿地。目前, 中国和柬埔寨两国 政府都意识到了保护湖泊的紧迫性, 制定了一系列 的保护制度, 但由于湖区人口素质低, 资金投入不到
位, 政府安排的工作人员少等诸多原因, 目前两湖的 破坏仍在继续增加。
作为两个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 对于当地居民 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柬埔寨国土面积小, 洞里萨湖湿地在柬埔寨占的比重相当大, 所以洞里 萨湖的水上交通作用尤为明显。洞里萨湖周围居住
着 120 万人, 其中农村人 口占 84. 3% , 而农 村人口 中大部分在湖区生活, 城 市人口仅为 15. 7% , 湖区 的居民完全依靠洞里萨湖的渔业生存。虽然洞庭湖
3 洞庭湖湿地保护的建议与对策
3. 1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特别是核心区的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资源
的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洞庭湖区域也不例外。洞庭 湖虽然建立了保护区, 但在人力、资金不足的情况下, 这种保护的效果不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借鉴洞里 萨湖的核心保护区的建设, 把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 功用, 在核心保护区取得效果后, 可以把核心保护区的 成功经验在洞庭湖区域继续推广和扩大。 3. 2 强化流域生态意识, 提高民众保护意识
所占全国面积的比例相对要小, 但是对于当地居民 及当地经济、整个长江流域的防洪及湖南经济的发
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2. 2 经济效益 在两个湿地生态系统中, 渔业和农业是当地居
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柬埔寨洞里萨湖地区经济水平
落后, 生产力低下。湖区的矿物主要有金、磷酸盐、 宝石, 此外还有铁、锰、铅、银、煤、钨等, 但很少开采, 然而其森林资源却被破坏的相当严重。随着人口的 增加, 2 个湿地中仅有的鱼类资源也正面临着前所 未有的危机, 因而两类湿地生态系统中渔业所创造 的价值越来越少。但在柬埔寨, 洞里萨湖湿地已经 成为除吴哥窟之外的第 2 大旅游区, 旅游业的发展 给柬埔寨创造了很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