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6 人教课标版PPT课件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6 人教课标版PPT课件


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
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 方色彩的新诗体——楚辞。 楚辞体的特点:
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 漫主义色彩;
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奠基人、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屈原。 代表作:《离骚》
屈原的骚体诗,是浪漫主义的典范作品。对理想 的热烈而执着的追求、爱憎情感火山爆发式的自 我倾诉、献身祖国的赤胆忠心,都在奔放的辞句、 宏大的结构中被容纳。诗人大胆地驰骋想象,糅 合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现象与自身遭遇, 创造了一个个前无古人的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 屈原的作品具有卓越的独特个性。这种浪漫主义 特色的形成,同楚国文化传统密不可分。楚国巫 风盛行,朝廷和民间祭祀都使巫觋“作歌乐鼓舞 以娱诸神”。这种带有原始宗教气氛的乐歌,自 然是产生浪漫主义杰作的温床。
----《西北有高楼》
四、魏晋南北朝
◆建安风骨以“三曹”“七子”为代表,
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创造了“建 安文学”的辉煌,并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 诗的最后转变。他们的作品缘事而发,关注 民生,反映了汉末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 会现实,感情充沛,风格明朗刚健、慷慨悲 凉,被后人誉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 骨”。
教学目的: 1、通过此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中国诗歌的发展
脉落。 2学会分析归纳的方法,从感性认识发展为理性
认识。 教学方法 归纳总结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一、上古——口头歌谣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
先将竹竿截断,然后用弦将截断的竹竿 连接两头制成弹弓。一颗颗弹丸从弹弓 中射出,击中了一只只猎物,人们欢乐 地追逐着,满载而归。。
《诗经》《楚辞》名句欣赏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国风·硕人》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国风·桃夭》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 悠苍天,此何人哉? 《国风·黍离》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 以濯吾足。《渔父》
《九歌》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
作或加工而成。传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 作,当时屈原“怀忧若苦,愁思沸郁”, 故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这种 思想感情。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 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共十一篇: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 《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 《东君》、《河伯》、《山鬼》、 《国殇》、《礼魂》。
汉乐府诗
乐府: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的机构。 内容: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 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 句式:五言为主
乐府民歌欣赏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真挚坚贞,大胆直率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天问》
《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 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 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 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 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从《诗经》的现实主义到屈原的浪漫主义,是 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屈原的骚体诗, 依诗取兴,引类譬喻,继承发展了《诗经》的 比兴传统。《诗经》的比兴较为单纯,而《楚 辞》的比兴具有象征的特质,往往成为一个形 象的系统。《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比兴就是范 例。楚地本是泽乡山国,其间颇有叠波旷宇、 崇山秀岭,这些江山的光怪之气足以摇荡心灵、
◆乐府长于叙事,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 成,实现了四言诗向杂言、五言的过渡。乐 府民歌继承了《诗经》现实主义传统,从不 同层面,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表达了人民真挚朴素的思想情感。汉乐府中 著名的篇章有《十五从军征》《陌上桑》 《羽林郎》《有所思》等,当然最为著名的 还是《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 部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 部叙事诗。
二、先秦时期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 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分为 “风”、“雅”、“颂”三部分。多用赋比兴, 四言为主,讲究重叠反复的章法。 ◆楚辞战国后期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种新诗体。屈原是其杰出代表。楚辞句式以 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
语气词“兮”字。
催发丽辞伟句。 骚体诗冲破《诗经》四言 诗的固定格式,句式加长而灵活,篇章放 大而严密,词采绚丽而贴切,是《诗经》之
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先秦时代,《诗经》与《楚辞》双峰并峙, 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座 巍然屹立的坐标。有人说,中国历代诗 “莫不同祖风骚”,足见其对后代诗歌的 影响。
三、两汉
《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
骚》,并称“风骚”,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两个典范,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 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
◆《古诗十九首》
汉末文人仿照民歌中五言形式而创制 的诗歌。因萧统所编《文选》收录了 十九首,而作者名又不可考,故以 “古诗十九首”名之。
《古诗》的出现,是文人五言诗成熟 的标志。其特点是长于抒情,善用比 兴,名作有《迢迢牵牛星》《行行重 行行》《西北有高楼》等。
《古诗十九首》欣赏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相思离情,蕴籍深挚, 言短情长,难以超越。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