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分析
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师队伍普遍还处在准专业化的状态,要想使得我国的工程教育达到《华盛顿协议》提出的“等效性”要求,必须先加强工程教育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就是要确认工科專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
随着高等工科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数急剧增多,据教育部有关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我国在校读工程类专业的学生人数已达930万以上,约占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的1/3,包括专本科生、工程硕士生、研究生等。
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工程技术总人数排名世界第一。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是高等工程教育大国,高等工程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工程教育的发展将带动整个高等教育的进步。
但目前来讲,我国并不是高等教育强国,据世界经济论坛和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IMD)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在“人才市场上是否有充分多的合格工程师”这一指标上的世界排名仅为第20-40位。
前后两个名次形成的强烈反差说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水平着实有待提高,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缺乏工程实践背景和能力的教师无法培养出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学生,因此,对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成为解决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问题的关键。
二、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必要性
1.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要求。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必须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前提是提高高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高校教师是国家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历史使命。
2.青年教师教学理论知识不足,缺乏实践教学技能。
传统上,我国的高等教育以重理论轻实践的学术教育为主,培养模式一直是以学科为中心的。
为顺应人才培养多元化的时代需要,我们提出了加快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并一直致力于强化实践育人的工作。
但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受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并没有取得明显成效。
在人才培养上,还一直没有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二者的关系。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忽视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培训,这直接导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缺乏和不足。
3.教师知识能力结构不合理。
一是实践教学师资数量严重不足。
特别是举办高等工科教育的院校和一些应用型较强的学科,本该有相当数量的从事实践教学的专任教师,但事实上,实践教学队伍不合理、人员老化现象普遍存在。
二是教师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不合理。
传统上的教师只会培训,几乎都是到更高层和水平的大学学习进修,而很少到有关企业、工程部门或研究机构从事产品研发、参与工程项目等实际工作以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这势必造成了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不合理。
三、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1.完善考评与激励制度,鼓励教师投入实践教学。
要鼓励青年教师增加教学投入、提升教学水平,必须不断完善教师考核、职称晋升等评价机制。
1)以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为基础,设立职称晋升指标。
2)设立优质教学质量奖。
2.搭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交流与提升平台。
首先,充分利用校外资源,鼓励青年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建立青年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制度。
为培养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促进其学术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西电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研究所、中科院长春光机所、西安中为光电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研究所签订协议,选派青年教师赴相关单位脱产挂职,挂职期限为一年,挂职期间,学校为期保留公职及相关待遇。
挂职完成后,经人事处考核合格,将在职称晋升时等同于出国一年。
其次,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让校内老教师和青年教师一对一交流,传授经验,帮助青年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又要充分发挥我校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作用,利用好聘请到的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导师,指导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训。
再次,依托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定期组织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沙龙及研讨会,最终构建起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平台。
3.增强青年教师实践教学意识,积极指导学生竞赛项目。
不论从学校的角度出发,还是从青年教师个人角度出发,都应该增强青年教师实践教学意识。
首先,学校要以正确的政策为导向,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教学能力,从思想上引导青年教师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以有效制度规范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次,在专业认证背景下,对每位学生和教师的实践工程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青年教师在身体最佳、思想最活跃的时候,应该抓住一切机会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学校可根据专业,为青年教师安排指导学生参与各种学科竞赛。
吉林大学就出台相关规定,在指导大学生学科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的教练,在职称评审时给予优惠政策。
综上所述,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对工科院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出了要求,只有教师具有了极高的工程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对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成为解决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问题的关键,各高校应立足本校实际,制定出适合本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策略。
2016年校级教改项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与方法研究”支持,编号:B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