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直线度: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的允许变动量,限制了加工面或线在某个方向上的偏差,如果直线度超差有可能导致该工件安装时无法准确装入工艺文件规定的位置。
标注含义:被测表面投影后为一接近直线的“波浪线”(如右图),该“波浪线”的变化范围应该在距离为公差值t(t=0.1)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2. 平面度:平面度表示面的平整程度,指测量平面具有的宏观凹凸高度相对理想平面的偏差,一般来讲,有平面度要求的就不必有直线度要求了,因为平面度包括了面上各个方向的直线度。
标注含义:被测加工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0.01)的两平行平面内,如右图区域。
3. 圆度:圆度,是指工件横截面接近理论圆的程度,工件加工后的投影圆应在圆度要求的公差范围之内。
标注含义:被测圆柱面的任意截面的圆周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t(t=0.025)的两同心圆之内,如右图区域。
4.圆柱度:圆柱度,指工件圆柱表面所有垂直截面中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之差,限制了被测圆柱面的形状误差,是圆柱的实际形状相对理想形状的最大允许变动量。
标注含义: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t(t=0.1)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如右图。
圆柱度和圆度的区别:圆柱度是相对于整个圆柱面而言的,圆度是相对于圆柱面截面的单个圆而言的,圆柱度包括圆度,控制好了圆柱度也就能保证圆度,但反过来不行。
圆柱度和圆度的作用:柴油机的结构中有多处规定了圆柱度和圆度,如发动机的活塞环,控制好活塞环的圆度可保证其密封性,而活塞的圆柱度则对于其在缸套中上下运动的顺畅性至关重要。
1.平行度平行度,指两平面或者两直线平行的程度,即其中一平面(边)相对于另一平面(边)平行的误差最大允许值。
标注释义: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0.1),且在给定方向上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注:2.垂直度垂直度:用于评价直线之间、平面之间或平面与直线之间的垂直状态,公差带为垂直于基准线(面)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为t(t=0.06),被测线(面)必须位于这两个平面之间。
标注释义:被测孔的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0.06),且垂直于基准线A(基准孔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3.倾斜度倾斜度,与垂直度相似。
标注释义:被测孔的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0.08),且与A-B公共基准线成一理论正确角度α(α=60°)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即如右图所示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4.位置度位置度,用于形容测量点或线与其理论所在位置的偏差,公差带即为该偏差的大小。
标注释义:左图中表示位置度的箭头所指点必须位于以公差值0.3为直径的圆内(φt=φ0.3),该圆的圆心位于相对基准A和B(基准直线)所确定的点的理想位置上,即距A面68,距B面100,公差带范围如右图。
5.同轴度(同心度)同轴度,指工件要求的轴线偏离基准线所在直线的程度,即理论上应在同一直线上的两根轴线,他们发生了偏离,规定该偏离的最大值为t/2。
标注释义:图中有同轴度要求的大圆的轴线必须位于以公共基准轴线A-B为轴线,以公差值t(t=0.08)为直径的圆柱内,其公差带范围如右图。
6.对称度对称度,指加工两表面的中心平面偏离基准的程度,即要求的对称中心与实际对称中心保持在同一平面内的状况。
标注释义:图中对称度图标所要表示的面为两加工面的中心平面,该中心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8,且相对于基准中心平面A对称分布的两平行平面之间7.圆跳动圆跳动,指工件绕基准旋转一周,测量器具在固定位置的显示值的变动范围。
⑴.径向圆跳动标注释义:当被测圆柱表面绕基准线A-B(公共基准轴线)旋转一周时,圆柱表面任一截面圆的径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t(t=0.1)。
⑵.端面圆跳动标注释义:被测端面绕基准D(图中零件的轴线)旋转一周时,端面的任一点的轴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0.1,如右图所示,端面的移动范围必须在相距为t(t=0.1)的两面之间。
区别:径向圆跳动测量的是圆柱外表面随圆柱绕基准的转动产生的径向跳动,而端面圆跳动测量的是圆柱的端面产生的轴向跳动。
形状、位置公差带的定义和图例说明GB/T 1182-19961 直线度. N) z" Q5 ~: O% b5 u a. 在给定平面内的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4 I# y; X* x2 g0 j3 C b. 在给定方向上的公差带定义——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当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时,公差带是正截面尺寸为公差值t1×t2的四棱柱内的区域。
; i0 x5 c( g- pc. 在任意方向上的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 [* G$ d; u4 U* d' n3 B e图例:* g: S, W5 U5 \- O& c1) 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距离为公差值0.02的两平等直线之间。
8 M1 u* R0 f- w1 e1 _2) 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在任意100长度内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距离为公差值0.04的两平等直线之间。
/ `& P: v R7 z4 V( G. x 图例:, ^4 t# z( ~: Z' B1) 棱线必须位于箭头所示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的平行平面内。
: W( _) ^" A, H8 N$ O7 l2)棱线必须位于水平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2,垂直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1的四棱柱内。
& i& J2 v* G' O* t图例:2 L" g9 ?0 C" v3 C6 v1) φd圆柱体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4的圆柱面内。
* U; Z% d0 U/ E7 D9 b/ K2) 整个零件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5的圆柱面内。
- z)G5 A& \5 r+ i2. 平面度: c( }* N* c0 L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 k8 ]$ q" O6 ]- X1 w! `图例:上表面必须修正于距离为公差值0.1- m" W$ R; X6 Y2 J5 @7 j1 \ K的两平行平面内。
" |- n: m# v0 @5 w" l 图例:表面上任意100×100的范围,必须位于距离为公( u3 C) T9 S, W( S1 L差值0.1的两平行平面内。
! S- z% z1 V! ?+ n& h3. 圆度# W: T5 Z* t) l! G' r, r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2 D, H( w' A- `3 `图例: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该圆- U4t( L# x6 N. B! [: R/ i8 F! \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的两同;W$ S& z+ }. ^ n/ Z/ V心圆之间。
6 D4 D+ p9 |8 E9 E: k, k/ [/ S; F4.圆柱度4 q d' [) \5 \2 q; i/ l8 |4 u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半径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7 V! `3 r9 Q7 k0 m5 @& K图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值0.05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
( [& T4 w: r: s' x/ o) z( X5. 线轮廓度8 @- z8 N3 W+ b( ^6 E. ~9 N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相对基准有位置要求时,其理想轮廓线系指相对基准为理想位置的理想轮廓线。
( e& }. r9 h9 g) \9 F图例:在平行于正投影面的任一截面4 o- R/ X8 x6 l0 k; n' a- x& a上,实际轮廓线必须位于包络- \+ ?, ]& A( j G& e- ~3 Y4 T9 ` K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0.04,且, d3 w6 w. d' d( V% _- Q1 o圆心在理想轮廓线上的圆的两# q% j- o5 j6 m) ?6 O0 r包线之间。
; m) `7 J* o5 D! Z+ E6.面轮廓度% c" S6 c" K0 q) k1 j+ D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球的两包络面间的区域,诸球球心应位于理想轮廓面上。
6 b2 S" r# v g! H' `3 F" u6 I, W注:当被测轮廓面相对基准有位置要求时,其理想轮廓面系指相对于基准为理想位置的理论轮廓面。
图例:实际轮廓面必须位于包络一系列球的2 f9 D' T3 J9 f& V- e两包络面之间,诸球的直径为公差值8 I9 B8 w% L. t& X' l0.02,且球心在理想轮廓面上。
, Q$ h |& n0 _9 |7. 平行度8 H& ]: {. V: [8 j% w( q- p5 ?a. 在给定的方向上的公差带定义——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或直线、轴线)的两平行面之间的区域;当给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时,是正截面尺寸为公差值t1×t2,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四棱柱内的区域。
9 e: A# m" {5 v3 O, {b. 在任意方向的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 |; m6 l( D% s+ F$ P( l7 A9 S面对面(一个方向)/ h1 t( K; P a, j9 Q- J! C( R 线对面(一个方向) 3 N$ |( n! \; s, o, }; c图例:上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 }- P. w7 t5 Q0.05,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2 q1 e1 p+ \8 E8 \* b平行平面之间。
- {) A8 i/ W- j- c. \ 图例:孔的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3,且平行于基准0 S# ^- r8 r w8 r" T( U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 R* O! G' z8 j面对线(一个方向)+ C1 }8 Z) g6 {3 N 线对线(一个方向)& N& O) u2 T" D7 I( @' _7 ? `; `1 `$ }图例:上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且平行1 d4 W" x p4 J J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