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平抛运动§5-1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曲线运动1.定义: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3.特点:①方向:某点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
②运动类型:变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
③F合≠0,一定有加速度a。
④F合方向一定指向曲线凹侧。
⑤F合可以分解成水平和竖直的两个力。
4.运动描述——蜡块运动涉及的公式:vy vv22v x vyvv xy二、运动的合成与tan分P解vx蜡块的位置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θ关系: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矢量性。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分运动,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合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a合为分运动的加速度。
③两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和速度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和加速度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否则即为曲线运动。
三、有关“曲线运动”的两大题型(一)小船过河问题模型一:过河时间t最短:模型二:直接位移x最短:模型三:间接位移x最短:v v船dv船v船dAθθθv水vv船v水dvd船时,L当v水>v,水x当v水<v船时,x min=d,mincosv θv船水dt,dv船t,vsincos船vsinv船水ddt min,vx水cosLvsin船vs(v-vcos)min水船船vsin船v船tanv水[触类旁通]1.(2011年上海卷)如图5-4所示,人沿平直的河岸以速度v行走,且通过不可伸长的绳拖船,船沿绳的方向行进.此过程中绳始终与水面平行,当绳与河岸的夹角v为α时,船的速率为(C)。
vA.vsinB.C.vcosD.sincos解析:依题意,船沿着绳子的方向前进,即船的速度总是沿着绳子的,根据绳子两端连接的物体在绳子方向上的投影速度相同,可知人的速度v在绳子方向上的分量等于船速,故v船=vcosα,C正确.2.(2011年江苏卷)如图5-5所示,甲、乙两同学从河中O点出发,分别沿直线游到A点和B点后,立即沿原路线返回到O点,OA、OB分别与水流方向平行和垂直,且OA=OB.若水流速度不变,两人在静水中游速相等,则他们所用时间t甲、t乙的大小关系为(C)A.t 甲<t乙B.t甲=t 乙C.t甲>t乙D.无法确定解析:设游速为v,水速为v0,OA =OB=l,则t联立解得t甲>t乙,C正确.(二)绳杆问题()连带运动问题1、实质:合运动的识别与合运动的分解。
ll甲=+;乙沿OB运动,乙的速度矢量图如图4所示,合速度必须沿OB方向,则tv+v0v-v0乙=2·l,2-v2v2、关键:①物体的实际运动是合速度,分速度的方向要按实际运动效果确定;②沿绳(或杆)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
模型四:如图甲,绳子一头连着物体B,一头拉小船A,这时船的运动方向不沿绳子。
B OO v1θ Av AvAv2乙处理方法:如图乙,把小船的速度vA 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的方向分解为v1和v2,v1就是拉绳的速度,vA 就是小船的实际速度。
[触类旁通]如图,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定滑轮用绳子吊起一个物体,若汽车和被吊物体在同一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 .物体做匀速运动,且v 2=v 1B .物体做加速运动,且v 2>v 1 C .物体做加速运动,且v 2<v 1D .物体做减速运动,且v2<v 1 解析:汽车向左运动,这是汽车的实际运动,故为汽车的合运动.汽车的运动导致两个效果:一是滑轮到汽车之间的绳变长了;二是滑轮到汽车之间的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大了.显然汽车的运动是由沿绳方向的直线运动和垂直于绳改变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的运动合成的,故应分解车的速度,如图,沿绳方向上有速度v 2=v 1sin θ.由于v 1是恒量,而θ逐渐增大,所以v 2逐渐增大,故被吊物体做加速运动,且v 2<v 1,C 正确.§5-2平抛运动&类平抛运动一、抛体运动5.定义: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抛出,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它的运动即为抛体运动。
6.条件:①物体具有初速度;②运动过程中只受G 。
二、平抛运动3.定义:如果物体运动的初速度是沿水平方向的,这个运动就叫做平抛运动。
4.条件:①物体具有水平方向的加速度;②运动过程中只受G 。
5.处理方法:平抛运动可以看作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个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6.规律:α11gt2222(1)位移:xvt,ygt,s(vt)(gt),tan.0v222(2)速度:v x v ,v y gt ,22 vv 0(gt),tang t v 0(3)推论:①从抛出点开始,任意时刻速度偏向角θ的正切值等于位移偏向角φ的正切值的两倍。
证明如下:tangt v 01 2 gt gt 2 ,tan.vt2v 00tan θ=tan α=2tan φ。
②从抛出点开始,任意时刻速度的反向延长线对应的水平位移的交点为此水平位移2y 的中点,即.tanx如果物体落在斜面上,则位移偏向角与斜面倾斜角相等。
[牛刀小试]如图为一物体做平抛运动的x -y 图象,物体从O 点抛出,x 、y 分别表示其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某一点P(a ,b),其速度 的反向延长线交于x 轴的A 点(A 点未画出),则OA 的长度为(B ) A.aB.0.5aC.0.3aD.无法确定v 0解析:作出图示(如图5-9所示),设v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根据几何关系得tan α= v y ①,由平抛运动得水平方向 有a =v0t ②,竖直方向有 1aaab =2v2b ,在Rt △AEP 中,AE =btan α=2,所以OA =2.y t ③,由①②③式得tan α=7.应用结论——影响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的飞行时间、射程及落地速度的因素2h t飞行时间:2h,t 与物体下落高度h 有关,与初速度v0无关。
a 、水平射程:g,0和h 共同决定。
xvtv由v0202g2b、落地速度:vvvvgh0,v由vy20和vy共同决定。
三、平抛运动及类平抛运动常见问题模型一:斜面问题:处理方法:1.沿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2.沿斜面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和垂直斜面方向的竖直上抛运动。
考点一: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根据x vt,y0 12gt2t2vt ang考点二:B点的速度vB及其与v0的夹角α:v22v0(gt)v124tan , arctan(2 tan )考点三:A、B之间的距离s:sxcos22vtan gcos[触类旁通](2010年全国卷Ⅰ)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5-10中虚线所示.小球在竖直 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1为(D ) 1 A.tanB.2tanC.D.v 0tan2tan解析:如图5所示,平抛的末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等于斜面倾角θ,有tan θ=g t模型二:临界问题:,则下落高度与水平射程之比为 1 2 gt y2gt=== xv0t2v 0 1 ,D 正确. 2tan θ 思路分析:排球的运动可看作平抛运动,把它分解为水平的匀速直线运动和 竖直的自由落体运动来分析。
但应注意本题是“环境”限制下的平抛运动, 应弄清限制条件再求解。
关键是要画出临界条件下的图来。
例:如图1所示,排球场总长为18m ,设球网高度为2m ,运动员站在离网3m 的线上(图中虚线所示)正对网前跳起将球水平击出。
(不计空气阻力) (1)设击球点在3m 线正上方高度为2.5m 处,试问击球的速度在什么范围 内才能使球即不触网也不越界?(2)若击球点在3m 线正上方的高度小余某个值,那么无论击球的速度多大, 球不是触网就是越界,试求这个高度?模型三:类平抛运动:[综合应用](2011年海南卷)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坑,其竖直截面为半圆,ab 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若在a 点 以初速度v 0沿ab 方向抛出一小球,小球会击中坑壁上的c 点.已知c 点与水平地面的距离为坑半径的一半,求坑的 半径。
解:设坑的半径为r ,由于小球做平抛运动,则 x =v0t ①1 2y =0.5r =gt②2过c 点作cd ⊥ab 于d 点,则有Rt △acd ∽Rt △cbd2可得cd =ad ·dbr 2即为()=x(2r -x)③247-43 2 又因为x>r ,联立①②③式解得r =v 0. g12b2考点一:沿初速度方向的水平位移:根据sv 0tbat,mgsinmasv.,0g2sinmgsin1gsin2考点二:入射的初速度:a'gsin,b a't,avtv.00m22bmgsin122b考点三:P到Q的运动时间:agsin,b a't,t.m2gsin§5-3圆周运动&向心力&生活中常见圆周运动一、匀速圆周运动7.定义: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圆的运动叫做圆周运动,物体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即为匀速圆周运动。
8.特点:①轨迹是圆;②线速度、加速度均大小不变,方向不断改变,故属于加速度改变的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恒定;③匀速圆周运动发生条件是质点受到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的合外力;④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状态周而复始地出现,匀速圆周运动具有周期性。
9.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1)线速度v是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其方向沿轨迹切线,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符号是m/s,匀速圆周运动中,v的大小不变,方向却一直在变;(2)角速度ω是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国际单位符号是r ad/s;(3)周期T是质点沿圆周运动一周所用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符号是s;(4)频率f是质点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圆周运动的次数,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符号是H z;(5)转速n是质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单位符号为r/s,以及r/min.10.各运动参量之间的转换关系:11.三种常见的转动装置及其特点:模型一:共轴传动模型二:皮带传动模型三:齿轮传动AB ArO r1AO rR B O R r2BvRA A,,TT BABA,,TTvrBrBv A v,,BRATBTARrTrnA11vv,ABnTrB22BA[触类旁通]1、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形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有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沿着筒的内壁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A的运动半径较大,则(AC)A.A球的角速度必小于B球的角速度B.A球的线速度必小于B球的线速度C.A球的运动周期必大于B球的运动周期D.A球对筒壁的压力必大于B球对筒壁的压力解析:小球A、B的运动状态即运动条件均相同,属于三种模型中的皮带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