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想立志主题班会教案

理想立志主题班会教案

理想立志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背景:学生目前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好玩不成熟,很多学生沉溺于游戏机里,对于学业不关心,对于自我认识不够全面,目标不明确,急需树立起人生观,树立远大志向
二、班会主题:理想立志
三、班会目的:同学们通过交流,畅谈理想,角色模拟,树立起人生理想、志向,从而激发同学们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四、班会时间:2015年6月1日
五、班会地点:六年级二班教师
六、班会对象:六年级2班全体学生
七、班会形式:问答比赛、表演、讨论等
八、班会过程:
1、了解名人立志的故事和警句
主持甲: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您们好!今天我们的班会课主题是:理想、立志。

理想是一个崇高的字,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眼它犹如浩翰海洋中的灯塔,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

生活中常常可以发现,在同样艰苦的条件下,有的人一遇到挫折就萎靡不振,虚度光阴;有的人越挫越勇,一愤骥足,勇往直前。

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理想和意志在起作用。

主持乙:一个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是一个伟大的人,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自己的志向作不懈的努力奋斗,一些有理想、有志向的人在别人叹息、厌世、游荡玩乐的时候却挥汗耕耘。

中国有大量歌颂理想和立志的警句。

下面我们说一些名人名言,请同学们猜猜作者是谁。

甲: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

——贝多芬
乙: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

——歌德
甲: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孔子)
乙: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乙:青年应立志做大事,不可立志做大官。

(孙中山)
甲:没有抱负的人,他的生活缺乏伟大的动力,自然不能盼望他有杰出成就。

(华罗庚)
乙:有志者事竟成。

(范晔)
甲:古今中外,有不少名人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伟大的理想,为他们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们讲几则名人少年立志的故事,请大家猜猜主人是谁,猜中的同学同样得到一份奖品。

乙:有位少年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立志报国,献身革命。

他在中学读书时,同学称他“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1914年他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全部的费用只有几块大洋,而三分之一花在订报上,铺盖和衣服非常单薄。

他与同学提出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在校期间不谈恋爱。

他认为改造世界对学问知识的需要太迫切了,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

请问这位少年是谁?(毛泽东)
甲: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其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

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包拯)
乙:他是是明朝着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

其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他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他去开窗户,他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这位少年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唐伯虎)
甲:20世纪初沈阳一所小学。

校长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课堂上顿时寂静无声。

听了片刻,一个同学毕敬毕恭的站起来回答:“读书为了寻求生路。

”话音刚落,另一位同学说:“为了光宗耀祖!“这时,一位同学从座位上站起来。

他,浓眉大眼,昂首挺胸,大声回答道:“为了中华民族之崛起,腾飞于世界而读书。

”当时这位少年年仅12岁。

请问这位少年是谁?(周恩来)
乙:歌德巴赫猜想一直被看作数学王冠上的明珠。

200多年前,有不少科学家试图征服它,并因此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却都没有成功。

有位中国少年上中学就暗暗立志摘取这颗明珠,他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业和理想。

他拼命积累知识、奋力演算难题,草稿纸装了一麻袋又一麻袋。

最后终于用自己的智慧和理想的合力,移动了数学群山,摘取了数学王冠上这一璀璨的明珠,发明了以他的姓氏的定理。

请问这位少年是谁?(陈景润)
2、全班齐读
理想(流沙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
3、班主任总结:
作为学生的我们要树立起远大的志向,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你们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同学们加油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