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品国际贸易特征
1我国水产品贸易存有贸易顺差
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的贸易总额大于进口的贸易总额,贸易顺差的大小也可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的活动状况,
贸易顺差又称“出超”。
从1990年到2005年,除了1993
年我国的水产品贸易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基本持平外,我国的水产品
贸易出口总额远大于进口总额,每年都形成了一定水准上的贸易顺差。
尤其是在2000到2005年,贸易顺差更为严重,2005年贸
易顺差为1019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导致我国水产品贸易顺
差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国外市场需求旺盛。
自
1998年始,国内市场由短缺转为相对宽裕,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向
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跨越。
据国家经贸委调查,目前国内市场上已没有
供不应求的商品品种,供过于求的占到86%以上[2]。
另外,水
产品上市因为季节或是区域性差异,必然会产生过多、过剩现象,最
后这些过剩的水产品不得不从国内市场转向国外市场。
据了解,随着
世界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和发展,蕴含丰富蛋白质的水产品越
来越被人们所需要,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第二,生产要素占优势,劳
动力廉价。
我国海岸线长达3.2万多公里,拥有可供捕捞的渔场7
0多个,面积达81.8万平方海里,资源丰富,并且技术劳动力成
本较低,可以这么说,贸易顺差的增加其实也表明我国输出了更多的
劳动力和成本,也可以说,国际市场对我国价格过低的商品产生了大
量的需求。
不过,自2005年至今,我国的水产品贸易顺差总体呈
现下降的趋势,但还是有同比性的增长。
为了更好地完善我国水产品
贸易,减小贸易顺差,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调整和优化我国水
产品贸易进出口产业结构;二是积极扩大我国内需,开拓中国国内市场;三是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四是控制外资进入和增加对外投资。
2水产品养殖主导我国水产品出口
我国不但是水产品第一出口大国,也是水产品第一养殖大国。
200
8年,我国的水产品养殖产量占到了全部水产品总产量的70%,同
时也占到了世界水产品养殖产量的70%,实现了两个70%,这是
一次巨大的成就,同时为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做出了伟大贡献。
20
06年,水产养殖品已成为出口的主导品种,仅对虾、鳗鱼、罗非鱼、大黄鱼、贝类、河蟹等六大品种就占一般贸易的60%左右,我国水
产养殖品出口总量及出口额居世界前列[3]。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
殖贸易形势相当乐观,尤其是名优养殖水产品贸易量逐年增加,养殖
面积也正在持续扩大。
随着我国水产品养殖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我
国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加工区域布局已相对应形成,促进了我国水产
品养殖出口的规模化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其相关产业的一体化发展。
我国的水产品养殖也存有一定问题,如养殖水域受污染,养殖品种发
生病疫,养殖过程中滥用药物等问题,这必将会导致水产品养殖质量
下降。
21世纪以来,开始提倡绿色养殖、健康养殖,持续地更新我
国传统的养殖技术,提升水产品养殖的质量,减少以往出现的一些问题。
3我国水产品贸易存有质量安全问题
随着我国水产品贸易对外出口量越来越大,销往各国的水产品越来越多,人们对所提供的水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就越来越高,因此,水产
品的安全质量问题就成了众多人关注,也是水产品贸易最根本的问题
核心,并且也成了发达国家限制我国水产品出口的借口(也称为绿色
壁垒)。
事实上,我国水产品贸易的确存有着一些质量安全的问题。
1997年7月欧盟禁止进口我国养殖扇贝(当时我国产量占世界产
量80%),我国鳗鱼因恶喹酸事件遭日本进口拒绝;1999年7
月韩国仁川进口水产品中,查出我国427t水产品不合格,主要原
因是鲜度不良,色泽不佳,人工加水,过度包冰,使用色素等;20
01年9月,欧盟因氯霉素残留问题将我国的冻虾产品纳入快速预警
机制;2002年1月,欧盟正式通过决议,全面暂停从我国进口水
产品(包括动物源性产品)[4]。
另外,还有2003年的恩诺沙
星事件;2004年的孔雀石绿事件;2005年的硝基呋喃代谢物
事件;2006年,大闸蟹、福寿螺、桂花鱼和多宝鱼事件;200
7年出口美国的鳗鱼被扣事件等,这无一不表示着我国的水产品质量
安全存有着严重问题,不容忽视,同时,这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水产
品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因此,我国现在迫切需要改善水产品
的质量,提升水产品的安全水平,这要靠国家政府和水产品生产经营
者共同努力。
对于国家政府来说,一方面要增强水产品生产、加工的
监督力度,争取全过程质量监督;另一方面,还需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对于水产品生产经营者来说,一
方面要按照国家规定,生产符合相关标准的水产品,保证水产品的质
量安全;另一方面,要提升自身对水产品安全的意识,及时更新技术,更改管理模式,努力做到安全第一。
4我国水产品贸易出口市场相对集中
尽管我国水产品出口正在逐步走向市场多元化,但是我国水产品贸易
出口的主要市场一直都是日本、美国、欧盟、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金额占到总额的80%左右,这在一定水准上造成了我国水
产品贸易市场的相对集中。
例如,这些年来,我国鳗鱼销售的主要市
场一直都是以日本为主的,几乎80%以上的鳗鱼产品都出口销往日
本市场,对欧美国家,甚至是国内市场几乎都是顺其自然,因此日本
市场的需求几乎成了我国鳗鱼业发展的最大支柱,单一的市场模式,
导致了我国营销策略的单一化,我国鳗鱼业的营销工作从产品、渠道、策略等方面差不多都是围绕着日本市场的需求来展开和策划的,没有
形成自己独特的营销方式与策略,市场竞争力和生存能力都相当地脆弱,从而使我国鳗鱼产品营销的视野越来越窄。
日本市场如果哪天不
再需要鳗鱼了,那我国的鳗鱼业发展也将会滞怠。
并且,近年来,日
本对我国采用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鳗鱼业尤其是烤鳗的出口贸易产
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中国对日本烤鳗出口量从2001年的7万多
t下降到2005年的3.59万t,5年时间中国烤鳗出口数量下
降了一半[5]。
因此,必须改善我国水产品贸易出口市场的集中化,努力优化目标市场结构,建立多元化国际销售市场,摆脱对某一市场
的依赖性,避免贸易出口的风险,一方面要拓展和巩固其他国家如韩
国、欧盟及美国等大国市场,另一方面要积极开拓俄罗斯、东盟、中东和南美洲等具有潜力的地区市场。
再根据这些国家的贸易标准,重新制定新的相对应的出口销售策略,掌握更多国家的市场动态,适时地调整出口品种,提升出口水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打破一些国家对我国实施的各项贸易壁垒,努力构建中国水产品的多元化的市场格局。
中国水产品国际贸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