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热学课件-清华大学 (8)

传热学课件-清华大学 (8)

第八章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8-1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一、热辐射的本质和特点
热辐射:由于热的原因而产生的电磁波辐射
发射辐射能是各类物质的固有特性
(Thermal radiation )
辐射采暖、辐射干燥、太阳能利用、炉内辐射等
电磁波谱:
的电磁波属可见光
m µλ76.0~38.0=的电磁波称红外线
m µλ1000~76.0=:无线电波
m µλ1000>:热射线
m µλ100~1.0=太阳辐射主要能量集中在0.2~2 微米波长范围
m
µλ38.0<:紫外线、x 射线、射线等γ
二、辐射能的吸收、反射和透射
投射辐射G (Irradiation

一部分被吸收;Absorption
一部分被反射;Reflection
还有一部分可能穿透物体
Transmission
—吸收率;Absorptivity αG G G G =++τρα1
=++τραG
G G G =++τραρ—反射率;Reflectivity
τ—透射率; Transmissivity
镜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滑的金属表面、玻璃、塑料等
两种极端情况:
镜反射、漫反射
漫反射:被反射的辐射能均匀分布在各方向
粗糙非金属表面接近于漫反射
Specular reflection
Diffuse reflection
若投射能量是某波长下的(单色)辐射:Spectral 1 =++=++λλλλλλλλλλτρατρα或G G G G 辐射能的吸收、反射和透射
1
=++τραG G G G =++τρα—光谱吸收率、光谱反射率、光谱透射率
(单色吸收率、单色反射率、单色透射率)
λλλτρα、、是物体表面的辐射特性,与物体的性质、温度及表面状况有关
λλλτρα、、及、、 τρα全波长的特性还与投射能量的波长分布有关
τρα、、气体:对辐射能几乎没有反射能力固体和液体:分子排列非常紧密,投射辐射能在进入物体很小距离内就被全部吸收
1 0=+=ταρ;
气体:对辐射能几乎没有反射能力固体和液体:分子排列非常紧密,投射辐射能在进入物体很小距离内就被全部吸收
1 0=+=ταρ;
如:金属导体:该距离约为1 µm ;非导体:1000 µm
1 0=+=ρατ;
故:对一般固体和液体:黑体:能全部吸收外来射线的物体白体:能全部反射外来射线的物体
1=α1=ρ透明体:能被外来射线全部透过的物体1
=τ自然界中并不存在黑体、白体和透明体;它们只是实际物体热辐射性能的理想模型
煤烟α=0.96;高度磨光的纯金α=0.98
黑体是一个理想的吸收体,它能吸收来自各个方向、各种波长的全部投射能量。

是比较的标准
黑体是一个理想的吸收体,它能吸收来自各个方向、各种波长的全部投射能量。

是比较的标准黑体表面的辐射属于漫辐射;各方向分布均匀
对于黑体:黑体不反射、也不透射,全部被吸收
00 1
===ρτα,;人工黑体:空腔上的小孔接近于黑体
白天从远处看房屋的窗户有黑洞洞的感觉
注意:黑体、白体与黑色物体、白色物体不同颜色是对可见光而言的
黑体、白体及透明体都是对全波长而言的
而可见光只占全波长中的一小部分
故:物体对外来全波长射线的吸收能力的高低,不能凭物体的颜色来判断,白颜色物体(反射的射线在可见光部分呈白色)不一定是白体;黑颜色物体不一定是黑体
例如:雪对可见光是良好的反射体,对肉眼是白色的,但对红外线几乎能全部吸收0.8 985.0==εα;白布和黑布对可见光吸收率不同,但对红外线的吸收率基本相同
玻璃只透过可见光,对的红外线不透明
m µλ3>
2
d d r A Ωn
=
I(
随着温度T 增高,
向短波方向移动
max λ利用光学仪器测得某黑体表面
最大光谱辐射力的波长后,可
以算出该黑体表面的温度
维恩(Wien)位移定律:1891
K
m 6.2897max ⋅=⋅µλT 如:太阳K
2.5795 m 5.0max =∴=T µλT=5800K 时,峰值在可见光范围;太阳所发射的辐射能约44.6%(43%)在可见光范围m 76.0~38.0µλ=T >800K 时,辐射能中明显具有可见光射线随着温度T 的升高,可见光射线增加
T=5800K 时,峰值在可见光
范围;太阳所发射的辐射能
约44.6%(43%)在可见光范围
m
76.0~38.0µλ=T >800K 时,辐射能中明显
具有可见光射线
工业中常见高温一般低于
2000K 属于红外线范围
m
45.1max µλ=红外线:m
µλ1000~76.0=加热炉中铁块升温过程颜色变化:
T<800K 时,主要是红外线,眼睛感觉不到、暗黑;随着温度的升高,铁快颜色变为暗红色、鲜红色、橘黄色、亮白色原因:T 升高可见光增加
这一波段的辐射能占黑体辐射力的百分数
与的函数关系参见下表)0(T b F λ−T λ4
)0()0()()()(122121T
F F E F E b T b T b b b b σλλλλλλ⋅−==−−−

§8-3 实际物体的辐射特性、灰体
一、实际物体的辐射特性
实际物体的光谱辐射力Eλ随波长和温度的变化是不规则的,与黑体的E
有区别

相同条件下:Eλ< E bλ
实际物体不是漫辐射表面:各方向上辐射强度不相等
磨光的金属表面:
定值
,≈=θεθD 40~0,
随增大,先迅速增大、
又很快下降并在附近趋于零
D 40>θθεθD 90对于非导电体:,
随增大迅速减小并逐渐在附近趋于零D
60>θθεθD 90内
D 60~0=θ可看作漫辐射体
物体的半球平均发射率与法向发射率的关系:εn ε表面粗糙:n
ε
ε98.0=故:对于大多数工程材料,往往不考虑的变化细节,而近似地认为服从兰贝特定律。

(漫辐射表面)θε对于高度磨光的金属表面:
n εε2.1=对于非导电体:表面光滑:
n εε95.0=
二、实际物体的吸收特性
实际物体的吸收率α不仅取决于物体本身材料的种类、温度及表面性质,还与投入辐射的波长分布有关物体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实际物体的光谱吸收率αλ随波长λ变化;实际物体的αλ是波长λ
的函数即:物体表面的吸收率α与吸收表面和投射表面的性质、温度都有关;它比发射率更复杂
λλ的投入辐射波长为—G λ
λααα==,则若const 在这种条件下,吸收率α只与吸收表面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与投射表面无关
三、灰体(Gray surface )
灰体—实际物体的理想化
灰体:假设其光谱发射率ελ(或光谱黑度)和光谱
吸收率αλ与波长无关
自然界中不存在灰体,它是一种假想的物体
实际物体在红外波长范围内可近似看作灰体(在工业高温条件下,多数材料热辐射处于红外线)
对于灰体:
const
const
====λλααε
ε
四、基尔霍夫定律
1859年基尔霍夫(G.R.Kirchhoff )揭示了物体发射辐射的能力与吸收辐射的能力之间的关系
假设:某物体表面d A 1放置在黑体空腔中;二者处于
热平衡状态(T )
单位时间内、从某给定方向θ、在d λ波长范围内,由黑腔上微表面d A 2 投射到d A 1表面上的能量为:
λ
λd d d d 2,⋅⋅⋅=ΩA I q T b i
α
αd
q
=q
d=

I
五、温室效应例如:白色的纸对于太阳辐射的吸收率仅为0.27;而其黑度则高达0.95.
在工业高温下作为灰体处理的工程材料,其热辐射主要在变化不大的红外线范围内,可见光份额很小;在计算时,对于工业高温下的一般工程材料,可以取
ε
α=λα但是,太阳辐射的射线有43%左右在可见光范围内,由于各种颜色的表面对可见光的吸收具有强烈的选择性。

即在可见光范围内,随波长的变化很大;所以,对于太阳辐射ε
α≠λ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