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制度学派:出现于19世纪末,盛行于20世纪20——30年代,它以正统经济学的异端面目出现,对资本主义制度和正统经济学严加批评,反对主流学派的均衡分析方法,主张采取制度分析或者结构分析的方法来说明社会经济信息及其发展趋势,宣扬社会改良,主张国家通过法律和经济措施来干预私人经济。
重商主义: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
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
除了开采金银矿以外,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的真正的来源。
因此,要使国家变得富强,就应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因为贸易出超才会导致贵金属的净流入。
一国拥有的贵金属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大。
斯密教条:斯密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只能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个部分。
马克思称之为“斯密教条”。
该教条的错误在于丢掉了社会总产品和总价值重的生产资料(不变资本)部分。
纯产品:是生产活动所生产的财富减去生产过程中所消费的财富之后的余额,它是一种生产
剩余.不过,纯产品只生产农业生产中,而在其他生产活动中是不存在的.因此,纯产品就是在农业中生产出来的产品,减去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即种子、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业资本家的生活资料以外的产品
经济学说史:经济学说史是以经济思想或经济学说本身为对象的,是阐述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观点、经济思想、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及其相互联系的历史
柯尔贝尔主义:法国重商主义,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
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并且鼓励和发展本国的工厂手工业,积极发展航运视野,同时坚决实施保护关税政策、
萨伊定律: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
“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 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于总供给。
重金主义:早期重商主义的货币学说,认为财富就是金银,金银是财富的惟一形态,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惟一尺度。
因此,重商主义追求贸易顺差。
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
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凯恩斯革命:把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从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注重的微观分析,转移到宏观分析。
推翻了从亚当斯密到马歇尔经济自由主义理念的一个主要支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供求自动调节论。
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而且导致西方国家经济从自由经济向国家干预主义的转折。
边际革命: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学派的出现被认为是经济学中爆发了一场全面革命的标志。
这场革命被称为边际革命。
这场革命使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强调的生产、供给和成本,转向现代经济学关注的消费、需求和效用。
数理学派:是边际主义的另一个分支,它以在方法论上运用数学方法研究,论证和表述经济现象的规律为特征,是边际效用论和数学相结合的产物。
新古典经济学:秉承自由放任的核心观念,主张采取收入再分配和货币管理等适当的政策措施,来调和阶级矛盾和维持经济稳定。
新古典学派的新发展主要在于福利经济学、垄断竞争、和货币理论等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