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
马蕴
[学情分析]
初三年级的钱权熙,他的语文分数在70到90之间,成绩不稳定,分析过他的试卷和学习情况后,发现他的基础题部分基本不扣分,失分主要在于诗歌鉴赏、文言文翻译和现代文阅读,钱权熙的诗歌鉴赏只能得1分,基础比较差,但提分空间较大,因此,我选择先从诗歌鉴赏开始辅导。

[教学目标]
1.明确中考诗歌鉴赏常考题型。

2.引导和训练学生掌握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方法及提高鉴赏的综合能力。

2、帮助学生克服对古诗词鉴赏的畏惧心理,增强他们应试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引导和训练学生准确、规地解答诗歌鉴赏题的方法和鉴赏诗歌的综合能力,提高得分率。

[教学过程]
一、透视诗词鉴赏的考点(六点)
1、对名句的理解和鉴赏
2、理解容主旨、思想情感
3、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4、品析语言特点/ 体味炼字
5、品味表达技巧
6、感知艺术形象
二、鉴赏知识的复习
(一)容主旨、思想情感
1、边塞诗常用词汇: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伤感、思乡念亲、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等(如《渔家傲秋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田园诗常用词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闲适愉悦、悠闲快乐等(如《钱塘湖春行》《归园田居》)
3、送别诗常用词汇:忆友怀旧、依依不舍、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惆怅伤感、劝勉祝愿、激励友人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怀古诗常用词汇:怀古伤今、怀才不遇等(如《赤壁》、《潼关怀古》)
5、咏物诗常用词汇:坚守节操、遭贬激愤等(《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
6、羁旅诗常用词汇:思乡念亲、游子悲秋、羁旅愁思、惜春悲秋等(如《天净沙秋思》、《次北固山下》)
7、爱国诗常用词汇:忧国忧民、为国捐躯、以死明志、保家卫国、借古讽今、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报国无门的悲伤、壮志未酬的愁苦、关心国家命运、反映社会黑暗、批判态度、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山河沦丧等(如《过零丁洋》)8、哲理诗常用词汇:登高揽胜、蕴含哲理、振作乐观、积极向上、豁达乐观、不怕困难、远大抱负等(如《望岳》、《水调诗头》《登飞来峰》)
9、抒怀诗常用词汇:年华消逝、闺中怀人、物是人非、世事沧桑、失望惆怅、焦灼痛苦等(《醉花阴》、《浣溪沙》)
(二)观点态度
1、赞美、肯定、支持、同情、渴望等。

2、批判、否定、揭露、不满、愤恨、惋惜等。

(三)体味语言
1、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

2、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其精妙之处。

抓住关键词语
和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

3、语言风格: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含蓄/清新/风趣等。

(四)表达技巧
1、常用的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想像、联想、虚实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化用典故、动静结合、渲染、烘托、含蓄委婉等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衬托、用典、互文、反问、赋比兴等)
3、常用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的方式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描写:可分为白描和细描,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五)人物形象示例
1、豪放洒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东坡
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春望》中的杜甫)
3、归隐田园、寄情山水(《归园田居》中的渊明)
4、爱国报国(《己亥杂诗》中的龚自珍)
5、儿女情长(《醉花阴》中的清照)
6、雄心壮志、满怀抱负(《观沧海》中的操)
7、以死明志、视死如归(《过零丁洋》中的文天祥)等
三、答题技巧点拨及常见题型的示例和练习(六种题型)
常见的几种答题格式示例和练习
(1)题型一、点评思想容,理解主旨型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边。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容进行分析。

答题格式:描写了(或叙述)什么的景色(场面等),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2)题型二、赏析语言型
迎燕(宋)天民
咫尺①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注释】①咫尺:距离很近。

比喻春天的短暂。

咫,古代称八寸为咫。

1.颔联“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中的“旧帘”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格式:点特色(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出特色)+例子(特色语句)+析感情
淮村兵后
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1)诗中“无主”、“茫茫”两个词有什么作用?(2分)
(2)全诗以写景为主。

诗人如何借助景物的描写突出诗的主旨?(5分)
答题格式:释含义+描景象+点情景
(3)题型三、赏析名句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请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格式:抓词语+点作用
(4)题型四、描述画面型
山房春事(其二)【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西汉梁孝王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

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答题格式:采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扣住重点语句扩展诗句
(5)题型五:分析技巧型
新晴(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其艺术效果。

答题格式:点明手法+阐述运用+分析效果
(6)题型六:比较阅读型
可以比较两首诗的容、思想感情、语言、表达技巧等。

例如: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清照《武陵春》)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煜《虞美人》)
答题格式:点明手法+阐述运用+分析效果
四、个性拓展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 “征蓬出汉塞,归雁如胡天。

”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描述。

江上
【明】蕡①
江上青枫初着花,客帆和月宿蒹葭。

云过疏雨数千点,临水小村三四家。

风起渔船依钓石,潮回归雁认平沙。

秋怀已向南云尽,又是沧洲②
阅岁华。

【注释】①蕡(fén):字仲衍,号西庵先生,南海人。

②:滨水的地方。

1.枫树是不会开花的,诗人却说“青枫初着花”,你如何理解?
2.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鲁山山行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中“迷”字用的巧妙,请加以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