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人才流失的现状、影响及原因第四十一中学初三22班吴昱村【内容提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革命的进一步拓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这场争夺的背后,人才的竞争又是重中之重。
面对海外各国的高福利、高待遇,我国高新人才不顾祖国伟大复兴任务,毅然迁居海外。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了2007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
报告得出的结论之一是:“国际迁徙最大的负效应是人才流失,中国亦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中国耗费大量教育资源培养出的高材生移民美国、新加坡、加拿大及欧洲发达国家,为其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贡献力量;但对于祖国来说,无论是经济还是资源来说,确实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面对这一恶性循环,反思我国的国情、对科研人员的待遇、人们的认知等方面,分析人才外流的原因。
【关键词】人才流失,海外移民,基本国情,福利,科研经费,待遇【Summary】With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the further expansion of an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market. Behind in this competition, competition for talent is top priority. Expansion of large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in the process of localization strategies implemented are qualified, they landed in China's first step is to dig people. Overseas countries face high welfare, hightreatment, high-tech talent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task is not Guzu Guo, decided to move to overseas. Develop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China spend a lot of immigrants out of the top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gapore, Canada and European countries, their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ontribute to economic progress; but for the motherland, whether economic or resource, it is indeed a a great loss.【Key words】Brain drain, diaspora【正文】1.人才的定义21世纪,关于人才的定义又有了新的发展,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内在素质,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不断的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人。
2003年12月19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专门的人才工作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人才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一是有知识有能力;二是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三是在政治,精神,物质三个文明建设中作出贡献。
在人才大范围内,还有一种叫专门人才,过去中专以上学历就是专门人才,这次会议则做了重新界定,即工程师以上,大专学历以上的人才是专门人才。
因此,即使是北大,清华的高材生,但是从事的工作却是一个小学生就可以从事的,甚至无所事事、虚度青春,就不能说是专门人才。
因此,从人才学的范围来讲:人才是具有一定的素质水平,能够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在某一工作岗位或者社会领域上做出某种贡献的人。
而本文所称的人才采用上述定义并且有所扩大,凡是有一定技能,在民营企业中担任一定的职务,能够创造社会价值,就是企业的人才。
【1】2.人才流失的界定高新技术人员,科研人员,高层管理人员等等,受国家教育培训,却因个人原因移居海外,办理异国国籍,为其注入活力与生机,促进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不同程度上3.人才流失的事例细看各大媒体网络的滚动新闻,中国人才向海外流失现状不禁引发人深思。
瑞典皇家科学院九八年十月十三日宣布,把一九九八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霍斯特·斯托尔默、美籍华人科学家崔琦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以表彰他们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
崔琦出生在中国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肖旗乡范庄村一个农民家庭,在村里小学毕业后,他于1951年在北京读书,次年到香港培正中学就读。
1957年香港培正中学毕业,1958年赴美国深造。
我们一方面肯定崔琦在物理学和人类科技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也对他19岁便横渡太平洋的胆识感到敬佩;另一方面,作为炎黄子孙,在祖国最需要人才去复兴的时候,他却选择了移民美国。
《中国教育报》报道:“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到2000年底,全球留学生总数达到160多万,其中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国家和地区有108个,中国的38万留学生分布在世界103个国家。
在日本和美国,中国留学生已经成为这两个国家最大的生源国;在英国,中国留学生在3年内增长了近4倍,总数突破了1万人。
目前,位居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排名前几位的国家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法国和日本。
这就彰显着,我国的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科技进步和中国企业健康发展,那么,具体的影响又是什么呢?4.人才流失的影响从新航线开辟,到蒸汽机的发明,再到电力技术的问世,及至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一部人类发展的长卷实际上就是人才活动的生动历史。
特别是当科学技术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未来、自主创新成为全球企业共识的宏大背景下,科技人才所凝聚的时代意义就更加突出。
对于海外人才流失,影响不言而喻。
a中国教育出人才,需要提供大量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人才的海外流失无异于带来巨大的经济消耗。
中国花高代价培养的人才流失到国外,给外国企业搞科技创新,然后这些跨国公司再来到中国,利用其创造的知识产权大发其财。
b给海外各国提供了人才鲜血,为其注入活力与生机,促进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一系列科技创新又为移民国带来版权和专利的巨大利润。
从而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c.由于高新人才的流失,我国科技进步步伐严重被拖慢,大量技术需要进口,企业利润自然不会提高,对员工的待遇也一般,新补入的人才又会可能流失,带来恶性循环。
d.人才流失会造成技术的流失或商业机密的泄露。
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等对企业发展比较重要而社会需求量也比较大的人员,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人员离开企业后,其所掌握的技术、客户资源等很可能随之流失,可能一些商业机密也会被泄露,这对我国企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e.人才流失会增加中国各企业的经营成本。
人才流失造成的损失最终都会反映到企业的经营成本上,造成经营成本的上升,如老员工离职后的生产损失成本及新员工的失误和浪费带来的成本等。
同时,企业要重新招聘、培训新的员工,企业人力资源的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也必然上升。
f.人才流失会影响其他职员士气。
人才流失对企业产生的消极影响或间接成本损失还在于,因一部分人才的流失对其他在岗人员的情绪及工作态度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这是因为人才流失很可能刺激更大范围的人员流失。
特别是当看到流失的人才在海外生活得更加愉悦并获得更多利润时,岗位上的人员就会产生从众心理,也许以前从未想过移居的人也会开始或者准备开始寻找新的前途。
g.人才流失会使竞争对手的竞争力提高。
人才流失大多会在本行业内发生,他们或是自己创业、自立门户,或是流向竞争海外公司。
无论何种情况都有可能增强本企业竞争对手的实力,削弱中国企业的总体竞争力,形成巨大反差。
5.人才流失的原因a.首当其冲的是国情。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它是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公正、更公平、更先进、更科学的社会制度。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界定有三个基本要素:公有制;计划经济;民主。
公有制对于国家进步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有着巨大的作用,但对于那些贪图功名利禄的人士来说,公有制却不能给他们带来等多的利益。
而其他发达国家主要为资本主义经济,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运行过程中,价值规律始终充当着调节经济的角色,资本家从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出发,都在争取较好的生产和销售条件。
这样一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不仅使资本主义经济各部门的主要比例关系在大体保持平衡的状态下运动和向前发展,而且推动了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同时,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提高。
所以带给资本家的利益也随着他们的努力而增多,满足了他们的拜金心理,从而滋生了移民欧美国家的资源流失浪潮。
b.其次,我国对人才的重视度不够,也引起了人才外流。
中国并不缺乏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口号,但中国极度缺乏崇尚人才、珍惜创造的社会环境。
山东省锅炉工刘宝敬,取得了30项技术创新成果,其中25项获国家专利,可是应得的待遇却迟迟没有落实,家住危房债台高筑。
王金拴,一位曾参加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试验的工程师,在退休后为了使其专利成果“密码锁罩”等转化出去,到处寻找机会,结果成为“受骗专业户”,负债累累心力交瘁。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崇尚科技的氛围。
在我国,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商标、版权、专利等智力成果权的保护机制,对科研人员的待遇、福利较低,对科研经费也没有较大的支出,在社会上也没有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
相比之下,1993年,美国科研经费总额达1608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的总和。
美国科研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目前约为2.8%。
近10年来,美国科研经费(按不变美元计算)增长速度约为5%,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并且从科研人员人数来看,1990年,美国共有95万专门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科技人员,居世界首位。
该年美国每万人口中有科研人员39人,每万劳动力人口中有科研人员76人。
同1980年相比,全国科研人员总数增加了46%。
于是在美国,有良好的科技研究氛围,资金设备较为充足,大部分中国籍科技人员为了个人事业的发展并获得良好的就业环境,选择了移民。
c.然后,社会保障与福利也起着决定性因素。
由于中国建国不久,社会保障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然而,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作为社会稳定机制,它还无法充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以及政治体制改革展开这一形势。
相比较欧美国家,福利较为优越,养老制度也十分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