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四单元第4讲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
201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四单元第4讲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
社会主义力量。
毛泽东思想 ③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___________的 胜利。
问题1:有人说敌后抗日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 的延续,这种说法准确吗? 提示:不准确。(1)“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年至1937年,中 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农村地区,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 埃政权,又被称作“苏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南方农村山区。
提示:材料表明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年,在粉碎国民党全面进
攻和重点进攻的前提下,展开了战略反攻,其任务是从内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引向外线(国民党统治区),说明中 国共产党及时抓住有利战机,改变策略。
【互动探究】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
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 抽了一签,得“上上签”。此事蒋介石知道后说:“天意。” 毛泽东却说:“民意。”谈一谈你对此有何理解。
问题2:如何看待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抗战?
提示: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妄图 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迫使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抗战初期国民党抗战态度是积极和值得肯定的。
三、解放战争 1.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 双十协定 (1)重庆谈判:1945年10月,国共双方签署《_________》。
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 国共两党分别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领导中国军民经历 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 大胜利,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中国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重庆谈判、政治协 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 国民党集团,不顾人民的和平要求,发动了对人民的内战。 ●人民解放军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基本消 灭了国民党的主力;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基本解 放了全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第4讲
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
考 试 说 明
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南京大屠 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与 敌后抗日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及 其原因和历史地位
考查情况
日本侵华的影响;
抗日战争
(三年3考)
百团大战;对抗日战争 的认识
内战的爆发;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 (三年1考) 义
大别山 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_______
辽沈、淮海、平津 发动_________________三大战役 国民政府 推翻_________统治,解放南京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①对中国: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一个独立
自主的新中国。
政治格局 ②对世界:改变了世界_________,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
材料三
中国军民在八年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始终牵制和打击了
日本的大量兵力,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盟国抗击德意日法西斯 阵线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 探究3:材料反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提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互动探究】
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 同我党关系也是比较好的。你如何理解毛泽东说这句话的含义? 提示:从材料看毛泽东充分肯定了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正面抗战。 抗战初期,国民党多次组织会战,抵抗日军侵略,消耗了日军 大量有生力量,阻止了日军的侵略步伐;同时也说明抗战初期 国共两党合作关系比较融洽。
解放战争
战略反攻的开始
一、日本侵华 1.过程 东北 (1)局部侵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占领_____,华北地区日趋 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
(2)全面侵华
卢沟桥事变 ①标志:1937年7月7 日___________。 ②扩大:日本先后占领平津、广州、武汉等地,中国失去华北、 华南的大片领土。
2.罪行
史必然性。 提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材料二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
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的战略态势。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探究2:材料中对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争是如何 评价的? 提示:(1)肯定了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 战,成为全民族抗战胜利的保证。 (2)指出了国民党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交错,相互配合, 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1.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 争;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具有双重性,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斗争。 3.两个战场并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
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
4.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 完全胜利。
已走向成熟,拥有一支相当力量的革命军队和巩固的根据地,
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
2.合作基础和目标: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共同的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第二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是国共合作宣言,共同目标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3.合作方式:第一次是党内合作,是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
第二次是党外合作,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国共两党各自领导 所属的政权和军队,在战略上相互支持和配合。 4.结果和前途:第一次合作,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错误,合作中途破裂;第二次合作,尽管 两党存在着矛盾和斗争,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维护下,合作 坚持到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主题2 材料一
解放战争的胜利及经验 1945年8月,蒋介石连续三次电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以下是其中一封电邀。
毛泽东先生勋鉴:
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 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 偕临„„ 蒋中正 八月二十三日
探究1: 阅读材料,依据抗战胜利后国共关系的变化论证蒋介 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提示:(1)谈判期间,不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
(3)正面战场: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_________、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英勇抵抗日军侵略。 平型关、台儿庄 (4)抗战结果:中国军队虽然取得了_______________等战役的
广州、武汉 胜利,但无力阻止日军的疯狂侵略;1938年10月,__________ 失守后 相持阶段 _______,抗日战争进入_________。
联系 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民族的抗 战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应该割裂与对立起来
二、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不同点
1.政治背景和实力 (1)第一次合作时,国共两党都处在发展的初期。中国共 产党没有自己的军队和政权,国民党也只有少量的军队和弱小 的政权,是两个革命政党的合作。 (2)第二次合作时,国共两党都有自己的军队和政权。国 民党已成为执政党,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位,说明蒋石坚持一党专政,没有和平诚意。
(2)1946年初,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内战。
材料二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
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 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 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探究2:你如何理解材料中人民解放战争第二年的任务?
民党发动全面进攻后,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真正开始。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从局部侵华到全部侵华,中 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危机严 重。日本侵华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面对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停止内
战,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军民共同抗战,中
政治协商会议 (2)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_____________召开,通过了有
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2.人民解放战争 中原解放区 (1)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__________。
(2)战争进程 战略阶段 战略防御 (1946.6-1947.6) 战略反攻 (1947.6-1948.9) 战略决战 (1948.9-1949.1) 渡江战役 (1949.4) 战略重点 重点进攻 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________
4.胜利原因 (1)根本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全民族抗战是根本原因。 (2)重要原因: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 (3)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4)国际因素: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配合与支持。
问题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中日民族矛 盾,这种看法准确吗? 提示:不准确。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但是 阶级矛盾仍占主导地位;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加 深,中日民族矛盾才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2.相持阶段 (1)中国共产党: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 百团大战 动_________,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2)国民政府:除在中国境内作战外,中国军队还开辟了国外 缅甸 战场,派遣远征军到_____作战。
3.抗战胜利 (1)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 降。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2)历史意义 反对外来侵略斗争 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_________________的完 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②是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国际地位得 到提高。
5.最具持久性。中国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 束最晚的战场。 6.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