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引言 (1)1. 地黄的化学成分 (2)1.1 环烯醚萜及其苷类 (2)1.2 糖类 (2)1.3 氨基酸 (3)1.4 微量元素 (3)1.5 其他成分 (3)2. 地黄药理作用 (3)2.1 对血液系统的药理作用 (3)2.2 对免疫系统的药理作用 (4)2.3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 (4)2.4 对肾脏的药理作用 (4)2.5 降血糖作用 (5)2.6 抗衰老 (5)2.7 对胃黏膜的药理作用 (6)2.8 抗炎症作用 (6)2.9 对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的影响 (6)3. 结论 (7)参考文献 (7)地黄的有效成分及现代药理学基础的研究进展ZHANG jin-tang(张金堂)摘要: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详细探究了中药地黄的有效成分以及药理作用。
地黄主要成分低聚糖和梓醇具有降糖及改善记忆力功能,多糖能改善造血,且具备中枢抑制作用。
本文总结归纳了当前关于地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地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Effective Compon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RehmanniaGlutinosa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a lot of documents, detailed study of the effective compon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Radix rehmanniae. The main component of Rehmannia glutinosa oligosaccharides and Catalpol has hypoglycemic and improve memory function, polysaccharides can improve the hematopoietic, and has the central inhibitory effe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on active ingredi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Rehmannia glutinosa.Key words:Rehmannia glutinosa;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ical action引言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主产于河南。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主要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伤津便秘,阴虚发热,骨蒸痨热,内热消渴等热证。
地黄甘寒质润,苦寒清热,入营分、血分,为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的要药,故常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烦渴,神昏,口干舌绛,及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者。
地黄又具清热养阴,生津止咳的功效,故可用治热病伤阴所致的舌绛烦渴,津伤便秘,内热消渴。
地黄入肾经,又能滋阴降火,用于阴虚发热,骨蒸潮热,及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
1. 地黄的化学成分1.1 环烯醚萜及其苷类地黄的化学成分以苷类为主,其中又以环烯醚萜苷类为主。
从鲜地黄及干地黄中,已分离鉴定出20多种苷类:梓醇,二氢梓醇,乙酰梓醇,益母草苷,桃叶珊瑚苷,单蜜力特苷,蜜力特苷,RehmaglutinA、B、C、D,Acteoside,地黄苷A、B、C、D,Cerebrosid 及含氯的 Glutinoside,Rehmaionoside A、B、C,Rehmapicroside,PurpureasideC,海胆苷,Cistanoside A、F,Jionoside A、B,Jioglutoside A,B,去羟栀子苷,筋骨草苷,8-表番木鳖酸,乙酰梓醇苷等,熟地中含量较少。
梓醇为环烯醚萜单糖苷,采用HPLC测定地黄中梓醇的含量(以干重计算),发现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的不同单株中梓醇含量有所不同[1]。
梓醇在生地黄中的含量平均为6.74mg/g,在熟地黄中含量只有0.87mg/g[2]。
杜红光[3]运用薄层扫描法发现地黄不同炮制品中梓醇的含量差异很大,含量依次为鲜地5.5 mg/g,生地2.2 mg/g,熟地1. 3mg/g,同样验证了梓醇在炮制的过程中易水解和氧化而损失。
用HPLC测定地黄中地黄苷D的含量为1.37mg/g~6.91mg/g,从8个不同产地的16份完整药材样品中地黄苷D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以道地优质药材地黄苷D的含量较高[4]。
通过HPLC测得麦角甾苷的含量在鲜地黄中为1.16mg/g,在生地黄中为0.93mg/g,在熟地黄中为0.40mg/g[5]。
地黄苷A是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中的环烯醚萜双糖苷,干燥地黄中地黄苷A 的含量一般不低于1.0mg/g[6]。
王淑美等[7]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方法(TLCS)测定不同产地的地黄中β-谷甾醇的含量为0.14mg/g~0.31mg/g。
朱青等[8]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产地出产的地黄中腺苷含量为0.07~0.22mg/g。
1.2 糖类地黄中含有水苏糖、棉子糖、甘露三糖、毛蕊花糖、半乳糖及地黄多糖a、地黄多糖b等糖类成分。
鲜地黄中水苏糖含量最高,达总糖的64.9%[9],在干地黄中达地黄干重的30%左右。
近年来对地黄多糖类化学成分研究较多,李计萍等[10]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对地黄的干品和鲜品进行还原糖和多糖类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测出还原糖含量干地黄中为140.3~287.3mg/g,鲜地黄中为272.3~467.9mg/g(以干品计算);多糖含量干地黄中为31.3~50.5mg,鲜地黄中为90.2~98.6mg/g(以干品计算),还原糖和多糖的含量都是鲜品比干品高。
李红霞等[11]采用同样的方法对熟怀地黄的中性多糖进行含量测定,测定波长483nm,测得多糖含量为65.9mg/g。
1.3 氨基酸地黄中含有20余种氨基酸,鲜地黄中精氨酸含量最高,我们对地黄及其炮制品中水溶性游离氨基酸进行比较,干地黄中含有15种氨基酸,按含量多少依次为丙氨酸、谷氨酸、缬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脯氨酸、酪氨酸、丝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胱氨酸及赖氨酸。
加酒及不加酒炖制熟地黄中氨基酸含量显著减少,含量减少90%以上者有赖氨酸及精氨酸,含量减少80%以上者有谷氨酸、丝氨酸。
与文献报道基本相同,只是不存在脯氨酸与胱氨酸,而存在甲硫氨酸及组氨酸,熟地黄中盐基性氨基酸显著减少。
1.4 微量元素地黄中的无机离子及微量元素,鲜叶及鲜根中:K>Mg、 Ca、 P>Na、Fe >Cu、Al、Si、B、 Sr、Zn>Ba、Cr、Ti、Ni、Co,干叶中 Fe、Cu 含量较干根中高,干地黄中:K>Mg>Ca>Fe>Na>Mn>Zn>Cu,我们对地黄及其炮制品的比较结果,干地黄中:K>Mg>Ca>Na>Fe>Cu>Zn>Mn>Sr>Cr>Co>Pb,前4种大于500ppm,后4种小于5ppm,加酒与不加酒制熟地黄基本一致。
水煎剂中的溶出率:Ca、Mg干地黄与熟地黄基本一致,Sr、Mn熟地黄略低,而Cu稍高,Zn、Al、Fe水炖较酒炖制熟地黄高,干地黄水煎剂中Cl、K、Na较熟地黄水煎剂中高。
1.5 其他成分除以上成分外,AnhNT等[12]还从越南地黄根茎中分离出一个新的天然产物2,4-二甲氧基-2-甲基-6H-吡喃-3-酮(2,4-Dimethoxy-2-methyl-6H-pyran-3-one),并用核磁共振光谱学测定了其结构。
随着科技的发展,地黄的化学组成也越来越清楚,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2. 地黄药理作用2.1 对血液系统的药理作用地黄寡糖可促进快速老化模型小鼠骨髓粒系巨噬系母细胞以及早期和晚期红系母细胞的增殖,其脾细胞条件液也可使造血母细胞克隆集落数明显增加,地黄寡糖还可使其基质细胞层上粒系巨噬系母细胞集落的产率明显增多[13]。
提示地黄寡糖可能通过多种途径激活机体组织,特别是造血微环境中的某些细胞,促进其分泌多种造血生长因子而增强造血母细胞的增殖。
地黄多糖可明显促进正常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对粒单系母细胞和早、晚期红系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亦有明显促进作用[14]。
由此可见地黄寡糖和多糖对造血系统均具有刺激作用。
另外,用鲜地黄汁或鲜地黄煎液及干地黄煎液给小鼠灌胃,均在一定程度上拮抗阿司匹林诱导的小鼠凝血时间延长,且鲜地黄汁的作用明显强于干地黄,提示其具有止血作用。
近有研究表明,地黄中单体活性成分地黄苷D可明显增加血虚模型小鼠白细胞、血小板、网织红细胞数和骨髓DNA含量及体重[15]。
2.2 对免疫系统的药理作用用鲜地黄汁和鲜地黄水煎液给醋酸强的松龙诱导的免疫低下小鼠灌胃,能使类阴虚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碱性磷酸酶的表达能力明显增强,对于甲状腺素造成的小鼠阴虚模型,鲜地黄汁还能增强ConA诱导的脾脏淋巴细胞转化功能。
地黄低聚糖可明显增强正常小鼠的空斑形成细胞(PFC)反应,提高环磷酰胺抑制小鼠和荷瘤小鼠的PFC数及增强荷瘤小鼠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提示地黄低聚糖可明显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16]。
另有研究表明,皮质酮肌肉注射诱导的小鼠糖皮质激素过剩“阴虚”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明显增强γ-干扰素诱导Iá抗原表达,生地黄能明显抑制模型小鼠巨噬细胞Iá抗原的高水平表达,提示地黄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而抑制巨噬细胞表面Iá抗原表达水平,降低其提呈抗原能力,可能是生地黄作用机理之一[17]。
现有研究表明,地黄中单体活性成分地黄苷D、地黄苷A可以使阴虚模型小鼠体重明显增加、血浆cAMP 含量明显降低;地黄苷A能明显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增强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而对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吞噬系数无明显影响[18]。
2.3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地黄具有一定的益智作用,崔瑛等研究了熟地黄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及机理,证明熟地黄能延长谷氨酸单钠(MSG)毁损下丘脑弓状核大鼠模型大鼠跳台实验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19];缩短水迷宫实验寻台时间,提高垮台百分率;提高c-fos、神经生长因子(NGF)在海马的表达。
进一步研究表明熟地黄有改善氯化铝(AlCl3)拟痴呆小鼠模型小鼠和MSG大鼠学习记忆作用,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脑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提高MSG大鼠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1(NMDAR1),GABA受体在海马的表达有关[20]。
2.4 对肾脏的药理作用地黄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早就得到证明,近年来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