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有限公司作业文件版号/修改2/0编号:SC-2013-08(4)电器组装作业指导书编制:技术部审核:批准:山东鲁控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一. 电器元件装配工艺1.依据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依据《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GB7251.1-2005)编制,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成品组装制作。
产品组装除应遵守工艺要求外,还应满足客户要求。
2.设备及工具:盒尺;台式钻床;压线钳;剥线钳;尖嘴钳;斜嘴钳;台钳;扭力扳手;扳手;套筒扳手;钢锯;锤子;剪子;螺丝刀(一字型、十字型);万用表;兆欧表等。
3.工艺准备:3.1 装配前应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检查电器元件的型号、规格、数量是否与图纸和生产计划相符,列入国家强制性认证目录的电器元件应验证其CCC标志,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3.3组装前必须擦净元器件上的灰尘。
3.4按安装要求准备好所需的紧固件和配件以及有关零件(如支架、衬垫等)。
4装配工艺过程:4.1安装的元器件应操作方便,操作时有足够的空间,方便元器件更换及维修,操作时不能触及带电体。
4.2 根据元件选用底板,设计元件布局,并固定于底板上。
安装的元器件应保证其正常使用条件,并保证满足飞弧距离,电器间隙和爬电距离。
电器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小于下表之规定。
三. 一次线 (母排)安装工艺1.依据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依据《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GB7251.1-2005)《电工用铜、铝母线及其合金母线第一部分:铜和铜合金母线》(GB5585.1-2005)、《电工用铜、铝母线及其合金母线第二部分:铝和铝合金母线》(GB 5585.2-200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149-90)。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中主回路母线的选择、配置、加工制作、连接和安装。
2.设备、工具及量具:母排加工机;母线拉平机;盒尺;压线钳;尖嘴钳;斜嘴钳;电工刀;扭力扳手;钢锉;套筒扳手;钢锯;锤子;剪子;螺丝刀(一字型、十字型);端头冷压钳;木榔头;万用表;兆欧表等。
3.母排加工及安装3.1 根据生产计划及技术要求加工铜母排。
铜母排、绝缘导线的载流量符合下表GGD1交流低压配电屏相应的电流对应的母线规格GGD2低压配电柜相应的电流对应的母线规格GGJ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相应的电流对应的母线规格系列中不同补偿容量对应选择母线型号、最小规格如下:系列单元中的补偿回路配用绝缘导线规格、材料(三相补偿)系列单元中的补偿回路配用绝缘导线规格、材料(单相补偿)XL低压配电柜相应的电流对应的母线规格XM低压配电箱相应的电流对应的母线规格3.2母排下料:母排要求要在母排拉平机上轧平,端口处的直角偏差母排小于40毫米偏差0.8毫米,大于40-60毫米偏差1毫米,大于60-120毫米偏差1.2毫米。
剪切后应进行去除尖角,保证端口处平滑圆整。
3.3母排弯制:矩形母排尽量减少弯曲。
母排弯曲部位距搭接面的边缘通常大于30毫米,母线扭转90度时,扭转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母线宽度的2.5倍,并排母线弯曲的角度要保持一致,保证其连接安装时,不产生内应力。
3.3.1平弯、立弯母排平弯在弯排机上进行,将需弯制的母排放在设备中,将尺寸线与弯排机刀口对齐,使母排弯曲,母排平弯、立弯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注:a母排厚度;b母排宽度。
3.3.2扭弯母排扭弯可用扭弯机,扭弯90度时,扭弯部分的长度为母排宽度的2.5-5倍。
4.母排表面及搭接面的处理根据母排的腐蚀程度,采取表面处理,母排搭接处不得有氧化现象。
搭触表面可根据情况确定是否涮锡或镀锡。
5.母排表面涂覆、相序标志及排列:主电路和辅助电路导体的鉴别按标准GB7251.1中第7.6.5条执行。
优先采用其中规定的标准方法鉴别,当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时,需在产品的技术文件中说明,以供用户使用。
同时在一个工程中使用的设备,应采用同一种鉴别方法,以避免操作人员错误操作。
5.1母排的颜色母排表面一般可用油漆喷涂,这样可以提高母排的防腐蚀能力,也可以改善母排的表面散热,相序标志可根据母排的宽度贴上适当的圆形标志或以喷涂颜色区分。
母排的保护套管:如果母排的表面不进行油漆涂覆,也可以采用PVC热缩套管进行硫化处理。
注:一般装置的母排分色按下表要求的颜色规定, GGD及GCK等产品母线表面涂黑漆,在表面明显处涂相序色。
相序色的高度在同一产品中必须保持一致。
安装母排的相序排列,从正面看应符合下表之规定。
相序标示颜色垂直排列水平排列下引线L1(A)黄上远左L2(B)绿中中中L3(C)红下近右中性线(N)淡蓝再下再近再右接地线(PEN)黄绿相间最下最近最右6. 母排的搭接尺寸及连接孔母排的连接孔一般为圆孔,连接孔的直径一般大于安装螺栓直径0.5-1毫米,母排的搭接面应平整,不得有毛刺或飞边。
母排的搭接尺寸、连接孔的数量及直径见下表:7.母排的安装与连接安装母排首先应考虑不同极性的裸露导电部件之间以及与外壳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应小于标准规定。
母排与电器元件、分支母线用螺栓紧固时,在螺栓两侧加平垫、弹簧垫,紧固后螺栓露出3-5扣螺纹,弹簧垫必须压平,紧固后的螺栓不得松动。
紧固螺栓时要选用适当的工具,避免破坏母线的保护层。
母排安装螺丝紧固力矩应符合下表:钢制螺栓的紧固力矩值8.双母排安装时,两根母排之间距离应大于或等于母排的厚度。
必要时,可在搭接处垫上同样厚度的母线块,以保证其间距。
母排的绝缘支撑件应满足线路短路时的热稳定的要求。
绝缘支撑件的间距不大于绝缘支撑件短路强度试验时的间距;如果无动热稳定的要求,母排也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母排长度如果超出下表的规定时,中间应加固定支撑。
单位:mm四. 绝缘导线的加工及安装1.适用于截面积为2.5-150mm2绝缘导线的加工及安装,2.设备、工具全自动电脑剥线机、手动压接钳、液压钳、手动断线钳、尖嘴钳、剥线钳、螺丝刀等。
3. 绝缘导线一般为黑色若按相序分色时导线的颜色:交流三相电路: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N中性线-淡蓝色;安全用接地线-黄绿相间双色;直流电路:正极(+)-棕色;负极(-)-蓝色;中性线-淡蓝色;4.导线型号及截面积的选择:BVR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线;R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绝缘连接软电线;B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绝电线等导线。
截面积的选择必须按照产品制造规范或电路图的规定进行。
一次线回路导线的截面不小于2.5mm2。
5.铜压接端头铜压接端头的技术性能符合《导线用铜压接端头第1部分:0.5~6mm2导线用电缆接头》(JB/T2436.1)及《导线用铜压接端头第2部分:10~300mm2导线用电缆接头》(JB/T2436.2)。
常用铜压接端头的型式有6种。
(1)TO1型;(2)TU1型;(3)TJ型;(4)TC1型;(5)TZ1型;(6)TUL1型。
6.端头的压接根据线径的不同选取合适的压接模具,用手动冷压钳进行压接,压接后端头不得松动,端头的压接表面不应有毛刺、裂纹,无斑点等。
压接后对压接头进行搪锡处理。
7.导线的弯制导线在端头压接好后根据在配电柜中的实际走向进行弯制,截面较小的导线可以捆扎成束弯制,较大截面的导线可以单根弯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导线绝缘外径的2~3倍。
8.导线的连接与安装8.1导线应按成套柜的主电路图的要求进行安装,捆扎成束的导线应在适当位置进行固定,以便在电路发生短路时,所产生的应力不会导致过大的移动或损坏其他电器元件及设备。
8.2导线在安装好后应保证接线正确,尽量做到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影响导线的散热,也不影响其他电器元件及设备。
8.3多根导线捆扎成束一般用尼龙拉扣或螺旋管捆扎,线束应用吸盘与箱体固定,水平时每300mm、垂直时每400 mm固定一次。
当导线较多时也可敷设于走线槽内,走线槽应切割整齐。
8.4导线接头需弯曲成圆形时,弯曲直径大于紧固螺栓直径的0.5~1 mm,圆圈与导线绝缘层之间相距2 mm,弯曲方向与螺栓紧固旋转方向一致。
8.5导线与元件接点或母排连接时用螺栓拧紧,每个端子接点只允许接一根线,特殊情况时可接两根线,但必须采取措施保证连接可靠。
8.6连接导线中间不允许有绞接点或焊接点,一次母排上连接二次线时必须单独打孔连接。
五. 二次线安装:1.依据及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依据《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GB7251.1-2005)编制,适用于本公司生产低压成套设备和控制设备中辅助电路配线加工制作。
2.设备及工具全自动电脑剥线机、线号机、扁口钳、端头冷压钳、尖嘴钳、剥线钳、螺丝刀、扳手等。
3.二次线工艺3.1二次导线颜色一律为黑色,保护接地导线的颜色为黄绿相间双色线。
电压回路、控制回路导线截面积选用1.5mm²,电流回路选用2.5 mm²。
选择合理的接线路径进行配线,根据承载电流选择导线,其绝缘电压不得低于装置的绝缘电压。
3.2 首先熟悉图纸确定导线的型号、规格、长度,在电器元件上粘贴与图纸相符的标签,根据图纸要求预备好二次线所用的线号。
3.3二次导线及线束应排列整齐,尽量做到横平竖直、整齐美观,相同产品的走线方式应相同。
3.4按行线方案量距下线,线头预留200-300mm余量。
凡是在可转动部位的线束,其导线一律采用软线。
线长以门开到大于90度,无拉力影响,保证可转动部位能自由关闭为宜。
3.5多根导线捆扎成束一般用尼龙拉扣或螺旋管捆扎,线束应用吸盘与箱体固定,水平时每300mm、垂直时每400 mm固定一次。
当导线较多时也可敷设于走线槽内,走线槽应切割整齐。
导线穿越金属构件时,应采取使绝缘导线不被破坏的措施,在金属板上套上橡胶圈或塑料护齿条。
3.6导线接头需弯曲成圆形时,弯曲直径大于紧固螺栓直径的0.5~1 mm,圆圈与导线绝缘层之间相距2 mm,弯曲方向与螺栓紧固旋转方向一致。
3.7导线与元件接点或母排连接时用螺栓拧紧,每个端子接点只允许接一根线,特殊情况时可接两根线,但必须采取措施保证连接可靠。
3.8连接导线中间不允许有绞接点或焊接点,一次母排上连接二次线时必须单独打孔连接。
4.二次线束的弯制二次导线在扎成线束后,可以制成方形、长方形、或圆形,推荐使用圆形线束。
线束捆扎的距离一般为定为100~200 mm.大截面的导线可以单根弯制,弯曲半径应大于线束外径的2倍。
六.自检:安装完毕后,按图纸要求和指导书要求进行自检。
七.通电试验:以上自检合格后,确认线路无误后,按本指导书第八项要求进行通电试验。
八.试验与检验:1 通电试验:在一次线和二次线装好后,经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通电试验,通电试验按产品需做的项目要求进行接线,试验要严格按通电试验台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