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三月月考物理试题命题:冯老师审题:冷老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两个鸡蛋重约1N B.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40℃C.普通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为50N D.教室的高度约为1.5 m2、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拉弹簧的力只能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B.拉弹簧的力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C.测量前应先检查弹簧测力计指针是否指在零点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3、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4、如图所示,当电灯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5、在家里的卫生间里,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A.卫生间地面应铺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B.人沐浴时穿的拖鞋底要带有凹凸花纹C.脚底下放一条毛巾D.穿鞋底光滑的塑料拖鞋6、如图所示,将竖直放置的试管倾斜,那么随着试管的倾斜,试管中的液体对底面的压强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7、下图关于图像的分析合理的是A.甲:a物质的密度小于b物质的密度B.乙:在t1-t2时间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丙:a、b、c三点的液体压强大小相等D.丁: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持续放热,温度不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8、如图所示,用力打击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飞出,这表明:力可以改变。
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同时,这些棋子因为受到的作用,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
9、汽车的轮胎做的凹凸不平是为了。
载重汽车的轮子比普通汽车的轮子多,轮胎比普通汽车的轮胎宽,这是为了增大而减小车轮胎对地面的。
10、潜水艇在水下航行,它潜入水下越深,受到的压强越___________,在水下同一深度航行时,受到的压强________.若在水下100m处航行时,受到的压强大约是p a。
11、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1:3,则它们的重力之比是 .如果甲的质量是20kg,则乙的重力为 .如果乙物体重为294N,则甲的质量为 .12、一个质量是4kg,底面积为0.08m2的实心正方体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该物体的重力是 N,它对地面的压力大小是 N,对地面的压强是Pa。
(取g=10N/kg)13、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如果用5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没有推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如果水平推力增加到10N,物体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N。
14、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
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1/3,在板A移动过程中,A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将,因为减小,而使A对桌面的压强。
三、作图题(共7分)15、(1)如图所示,画出小球摆到最高点时所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2)如图所示,物体M 放在斜面上静止不动。
画出其所受重力及对桌面压力的示意图;(3)如图所示的木块重15N ,它受到大小是10N 的水平拉力F 时,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它所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四、实验题(6分+6分+7分=19分)16、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花;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甲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花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 。
(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
(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
(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牛顿第一定律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
(6)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再想考如下的问题,如图乙所示,摆球从A 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 时,如果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 (选填“往回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 乙17、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中是通过 来反应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所用的实验方法是__ ____。
(2)比较图甲和图乙,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时,要比较哪两幅图: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
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1)若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不受挤压时,U 型管两边的液面不相平,出现这种情况调节方法是 。
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_ (选填“大"或“小")。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 (甲)中U 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
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那么他应该把金属盒 _____ 。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 _________,表示液体的压强越__________。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_________(选填“不变"或“变化")。
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__。
甲 乙五、计算题(6分+7分=13分)5、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水深12cm,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1)茶壶和水的总重力是多少.(2)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g取10N/kg)3、如图所示,质量为40kg的小明同学骑着一辆质量为10kg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5min内行驶了1500m的路程(取g=10N/kg).求:(1)小明骑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少 m/s?(2)小明骑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3)小明骑自行车与地面总的接触面积为20cm2,则该同学骑车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六、综合探究题(3分+9分+7分,共19分)21、小刚同学为了参加体育考试,想测试一下橡胶底和牛筋底的运动鞋哪双摩擦力更大.(1)如图甲所示,他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橡胶底运动鞋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 N.(2)小刚发现牛筋底的运动鞋较轻些,于是便向鞋中添加了适量的砝码,目的是使_________ .(3)在拉动过程中小刚发现,匀速直线拉动鞋实际很难控制,于是他将鞋放在水平方置的木板上,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改为拉动木板,如图乙所示,当他水平向左拉动木板时,鞋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_________ .22、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1)你_________ (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依据是_________ 。
(2)如图甲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N,分度值是_________N,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人下表的空格处.(4)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_________.(5)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23、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
已知:①a、b两点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保持不变);②a点压强等于a点上方液柱压强与左管内气压P1之和;③b点压强等于b点上方液柱压强与右管内气压P2之和;④液体1和液体2密度不同。
该小组同学先关闭K2打开K和K1,用抽气机抽气,进行多次实验。
再关闭K1打开K和K2,重复上述操作。
具体数据记录如一表:(1)以下研究过程所用到的方法与本实验中所用的方法明显不同的是________。
A.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B.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C.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D.研究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被举高高度的关系。
(2)通过比较第一次和第四次所测得的数据,可以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比较第四、第五、第六三次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关系时,为了使结论更具普遍性,该小组同学还应如何继续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不需写具体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