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ZP中文说明书

GZP中文说明书

GZP500系列旋转式压片机使用说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天和制药机械有限公司目录1 .用途说明和适用范围 (1)2.主要技术参数 (1)3.工作原理与主要结构………………………………………………1-24.安装调整和使用……………………………………………………3-65.常见的故障与排除方法……………………………………………6-76.电器操作方法………………………………………………………7-97.机器的润滑 (9)8.机器的保养 (10)9.滚动轴承目录及安装位置 (10)开机前,必须仔细阅读本说明书,说明书内不推荐的行为均可能引起机器的异常或人身安全。

本机执行标准:JB20020-2004《旋转式压片机》1. 用途说明和适用范围1.1 本机是一种自动旋转、连续压片的机器。

它主要用于制药工业的片剂制造,特别适用于化工、食品、电子等工业部门压制大片难成形物料。

1.2 本机适用于能压制成形(本机压力范围内)的,而且含粉量(100目以上)不超过10%的颗粒状原料的压制。

1.3 本机适用于压制5~25毫米的圆形和刻字片剂。

1.4 本机不适用于半固体、潮湿颗粒、低溶点易潮原料和无颗粒的粉末压制。

2.3. 工作原理与主要结构3.1 转台结构(图一)转台是本机工作的主要执行件。

由上、下轴承组件、主轴、转台等主要另件构成。

转台的圆周上均布冲模,转台与主轴间由平键传递扭矩。

主轴支承在圆锥滚子轴承上,由蜗轮副传动,平键连接,转动主轴,使转台旋转工作。

3.2 轨导机构(图二)轨导由上轨导和下轨导组成的圆柱凸轮和平面凸轮,是上、下冲杆运动的轨迹。

上轨导由拉上轨、压下轨、上冲上平行轨、上冲润滑轨等多块轨导组成。

它们分别紧固在上轨导盘上。

下轨导由出片轨、下冲下行轨和充填轨、过桥轨、充填轨组成。

它们分别安装在下轨导座上。

下行轨的出口处有一块装卸轨,供装拆下冲杆用。

3.3. 充填调节装置(图三)充填调节用于调节片剂的重量。

它由一对蜗轮付和一对螺旋付组成,蜗杆传动蜗轮,带动螺杆上下运动,从而使安装在螺杆轴上的充填轨上升或下降,达到充填量的变化。

充填量大小由刻度盘刻度显示。

3.4 片厚调节装置(图四、图五)该装置用于调节片剂的厚度。

由上下压轮、上下压轮架、上下压轮轴,齿轮箱等组成。

上压轮装在上压轮架上,松开定位板,转动上压轮轴,可调节上冲进模深度;下压轮轴固定在支承上,支承可在导杆上滑动,通过调节片厚调节装置中蜗轮蜗杆带动调节螺杆、滑块、支承、下压轮轴,实现下压轮上下移动,它决定于片剂的厚度。

3.5 加料与吸风装置(图六)该装置由料斗、强迫加料器、安装板、调节支柱等组成。

强迫加料器由电机驱动,它分别安装在转台的两侧。

强迫加料器与转台工作面间隙由调节支柱调整。

吸风装置由吸风围罩和吸风调节器组成,调节吸风调节器手柄可调节吸风流量。

3.6传动部分(图一)该机的传动部分是由电动机、同步带轮及蜗轮减速箱、试车手轮等组成。

电动机安装在底板的电机板上,电机启动后,通过一对同步齿形带将动力传递到减速蜗轮副上。

电机转速是通过交流变频无级调速来调节。

打开两侧或后侧面门,可直接观察并接触到这些另件,且推动电机可涨紧同步齿形带。

3.7罩壳部件(图七)该机外壳为全封闭形,符合GMP要求。

上半部由四扇视窗围城,并由气弹簧支撑,使视窗开启方便,便于清扫和维修。

下半部由不锈钢门封闭,在一般情况下是锁紧关闭的,只有在维修和安装冲模时才打开此门。

机器的前面安置一操作台,用透明有机玻璃遮盖。

压片室与机器传动部分由不锈钢围罩隔开,保证压片室清洁及保护传动另件免受粉子污染。

机器的底板上安置两台用于散发机器热量的排风扇。

3.8润滑部件(图八)该机的上下冲钉、轨道的润滑采用稀油润滑,由电动润滑泵集中供油,可在PLC中进行设置和控制;压轮孔内的轴承、主轴用轴承、压轮架内的轴承采用润滑脂润滑,由手工通过润滑脂加油块集中加注,一般每月加注一次;4.机器的运输和安装4.1 运输与安装机器的运输及安装必须遵守运输及安装规程。

ZP500系列旋转式压片机整机固定于木箱底板上,以免在运输途中受冲击而损坏。

4.1.1运输与装卸规程木箱上的标记是按GB191《包装储运指示标志》标志的。

起吊与搬运时应按木箱上标志的起吊位置起吊,并始终保持垂直位置,避免剧烈震动。

4.1.2拆箱与安装规程拆箱时应先拆开包装箱的顶板与侧面板,然后钩住顶上的吊环螺栓,用吊车起吊。

起吊时,必须保证起吊起重设备的载荷不低于4000千克。

然后安装防震垫,把机器吊到规定的位置就位。

4.1.3 防震垫的安装(见图1)到低位即高度接近h,然后安置于机器底部的底板3之下,套上垫圈和旋入螺母1,用板手旋动螺杆2,右旋时,使设备上升,反之下降,调至各支承点均称受力,再让橡胶蠕变两小时后校正水平。

校水平时,先在转台上放置一台水平仪校水平,校平后旋紧螺母1,设备即可使用。

两周后再重复调一次。

4.1.4 电气和电源本机的电源为交流三相五线制380V/50Hz;该机的电源系统为TN-S系统,接线后由电气专业人员验看后方可图2 电源系统图注意:为确保操作人员人身安全,机器外壳必须接地;该机器的总耗电量为小于8KW,进线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2.5平方毫米。

4.2. 机器的安装和调整4.2.1冲模的安装和调整a.)冲模安装前,首先拆下围罩、装卸轨、料斗、加料器,打开左侧门,转动手轮,然后将转台工作面、模孔和安装用的冲模逐件揩擦干净,将片厚调至5以上位置,观测下冲顶面与转台台面距离和充填调节手轮刻是否一致。

b.)中模的安装将转台上中模紧定螺钉逐件旋出。

中模装置较紧,放置时要平稳,将打捧穿入上冲孔,用手锤轻轻打入。

中模进入模孔后,其平面不高出转台平面为合格。

然后将紧定螺钉压紧。

c.)上冲的安装首先拆下围罩、上冲平行轨盖板,然后将上冲杆插入孔内,用大母指和食指旋转冲杆,检验头部进入中模,上下滑动灵活,无卡阻现象为合格。

再转动手轮至冲杆颈部接触平行轨。

上冲杆全部装毕,将盖板复位。

d.)下冲的安装卸下不锈钢围罩、装拆轨,然后转动手轮逐件装上下冲杆,结束后必须复位装拆轨。

e.)全套冲模装毕,转动手轮,使转台旋转2周,观察上下冲杆进入中模孔及在轨导上运行情况。

无碰撞和卡阻现象为合格。

要注意下冲杆上升到最高点时(即出片处),应高出转台工作面0.1~0.2毫米。

关闭左侧门。

然后开动电动机,空转5分钟,待运转平稳后方可投入生产。

4.2.2加料器的安装和调整(见图六)将加料器组件装在调节支柱螺钉上,然后调整调节支柱螺钉高低,使加料器底面与转台工作台面之间隙0.05~0.1毫米,拧紧锁紧螺母螺钉。

再调整刮粉板高低,使底平面与转台工作面平齐,将M4螺钉拧紧。

4.2.3 充填量的调节充填调节由安装在机器前面左、右两侧两只调节手轮控制。

左一调节手轮控制右压轮压制的片重,当调节手轮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充填量增加。

右一调节手轮控制左压轮压制的片重。

当调节手轮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充填量减少。

其充填的大小由刻度指示,刻度带每转一大格,充填量就增(减)1毫米。

刻度盘每转一格,充填量就增(减)0.01毫米。

调节时应注意加料器中有足够的原料和同时调节片厚,使片剂有一定的硬度。

特别注意:为控制片重差异,本机根据充填量大小设计了系列下冲下行轨。

我们向顾客推荐:当充填量发生改变时,应及时更换相应的下冲下行轨;充填量0-10mm时,选用A型下冲下行轨;充填量6-12mm时,选用B型下冲下行轨;充填量9-15mm 时,选用C型下冲下行轨;4.2.4 片剂厚度的调节片剂的厚度调节是由安装在机器前面中间的二只调节手轮控制,左三的调节手轮控制右压轮压制的片厚,当调节手轮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片厚增大。

右二的调节手轮控制左压轮压制的片厚,当调节手轮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片厚减少。

片剂的厚度由刻度显示,刻度带每转过一大格,片剂厚度增大(减小)1毫米,刻度盘每转过一格,片剂的厚度增大(减小)0.01毫米。

当充填量调定后,检查片剂的厚度以及硬度,再作适当的微调,直至合格。

4.2.5 输粉量的调整当充填量调妥后,转动料斗上的调节把手可调整粉子的流量,即调节料斗中粉子流入加料器的流量。

然后开启强迫加料电机,叶轮旋转带动粉子进入中模型腔内,其效果一般通过视窗玻璃观察,加料仓内粉子在旋转叶轮的带动下呈沸腾状,粉子积贮量保持相对恒定为合格。

通常料位面低于视窗面2-3mm为宜。

用户应根据被压物料的具体情况作具体调整,使生产出来的片剂符合质量要求。

如机器调整后无法使片剂达到理想要求时,请用户不妨试改变颗粒自身的结构,添加一定的附加剂,或改变颗粒的均匀度,目数等使片剂达到质量要求。

4.2.6速度的选择调节速度方法比较简单,但在使用时关键是速度的选择,速度的选择,对机器使用的寿命和片重,片剂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由于原料的性质、粘度、湿度、粒度以及片径大小,压力不同,故不能作统一的情况规定,因此必须根据实际和自身的经验来确定。

但一般情况,若压制矿物、植物草素、大片径、粘度差、快速难以成型的物料,宜采用较低的速度。

最高不超过20转/分,反之,如果压制粘合剂、润滑性好、小片径、易于成型的物料,可选择较高的速度。

最佳的压片速度可通过试压、调整得到。

建议持续压片时的转速不超过最高额定转速的80%。

5. 常见的故障与排除方法5.1.1压轮内轴承磨损时产生轴向窜动,则停机调换轴承。

5.1.2 压轮轴端面磨损,产生轴向窜动,则应调换压轮轴。

5.2 上导轨磨损5.2.1断油产生干磨,导致轨面损坏,导轨面轻度损坏,应用油石及时修复冲钉接触斜面,损坏严重应调换。

5.2.2 油质不好,轨导与冲杆间的润滑只能选择机油润滑,可选用30#齿轮油或控压机油。

5.2.3 粉尘太多,产生吊冲、粘冲,导致上轨导磨损,则应改进片工艺,保证颗粒含粉量(100目以上)不超过10%。

5.3 片重差异5.3.1 升降螺杆轴向窜动,引起计量不准,产生片重差异,应检查小蜗轮是否磨损,则应调换磨损另件。

5.3.2. 加料器磨损或安装不对。

加料器磨损请调换,若安装不当。

请参阅说明书4.4.2.款。

5.3.3 冲模问题,检查上下冲杆总长,如超出公差范围,则停止使用。

5.4整机震动5.4.1 避震垫压紧螺母拙脱。

避震垫,请参阅本说明书4.1.3款正确安装,检查压紧螺母是否拙脱,如有请拧紧螺母。

5.4.2压片转速不对,则应减小或增大转速,避开变频器产生的共震区域。

5.4.3 颗粒问题,检查颗粒粒度的均匀性,颗粒成分,改进压片工艺。

6.电器操作6.1.首先检查机械是否正常转动,装上各种防护罩。

当压片前的一切工作就绪,插上电源插头,合上电源总开关QF1,触摸屏上显示开机画面,如下图a:图a6.2.按触摸屏上任意部分进入首页,如下图b:图b6.3.按中文键进入中文系统画面;按ENGLISH键进入英文系统画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