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6版考研章节题库(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中长期调节)【圣才出品】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6版考研章节题库(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中长期调节)【圣才出品】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6版考研章节题库
第五章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中长期调节
一、概念题
汇率失调
答:当汇率长期偏离合理水平时,就被称为汇率失调。

汇率失调可以分为货币高估与货币低估两种情况。

①本国货币被高估时,相同数量的本国产品可以购买更多的外国产品,这对于一国来说是有利的,但是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会受到严重损害,这会引起一国的国际收支困难,并且严重影响其长期的经济发展。

②本国货币被低估时,需要出口更多的本国商品才能换回相同数量的外国产品,这意味着一国在国际资源交换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但是,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得到了提高,这又会鼓励本国的出口,有利于其经济发展。

因此,常常会出现某些国家故意低估本国汇率,以获取不公平的竞争优势的情况,而当另外的国家进行报复时,就会爆发“汇率战”。

无论是货币高估还是低估,都意味着价格信号的失真,是对汇率合理水平的扭曲,不利于一国以及其他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合作。

二、判断题
1.本币贬值会减少国内资本的供给,同时也会降低本国就业和产出水平。

()【答案】×
【解析】本币贬值会吸引外国资金投资,增加国内资本供给,并相应的增加本国的就业和产出水平。

2.中期跨度内产出和汇率的关系,可以理解为长期跨度内的外延经济增长的一种特殊情况。

()
【答案】√
【解析】外延经济增长是依靠要素投入数量增加而扩大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汇率与外延的经济增长的关系表现为汇率变动的资本供给效应和汇率变动劳动供给效应。

中期跨度内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技术进步不变即要素生产率或劳动生产率不变的前提上的。

也就是说,中期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是靠要素投入增加来实现的,可以理解为长期跨度内的外延经济增长的一种特殊情况。

3.在可持续条件下的汇率模型中,外延经济增长曲线和内涵经济增长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能够实现可持续增长和内部均衡的汇率水平,这同时意味着,为实现可持续增长,外延经济增长与内涵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应当严格相等。

()
【答案】×
【解析】外延经济增长曲线和内涵经济增长曲线的交点是示意性质的,表示外延经济增长与内涵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适当的比例。

4.当某些外部因素导致外延经济以较高速度增长时,应当令本币贬值,以使增长速度能够保持下去,如果本币不贬值,则会出现汇率的要素规模缺口。

()【答案】×
【解析】在中期跨度内,当需求上升时,在某些情况可以令本币贬值,以使增长能够继续;但长期的经济增长不能只依靠外延经济。

因此,当外延经济以较高速度增长时,应当令
本币升值,抓住时机,以较低的代价促进内涵经济增长。

5.本币升值一方面会引起国内资源消耗减少、外延经济增长放缓,另一方面会通过资源节约及单位国内资源的产出增加而带来内涵经济的增长,并增加对国外资源的利用,因此,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和内涵型的经济增长,都可以由本币升值引起。

()【答案】√
【解析】本币升值,引起本国技术水平改善,单位商品的资源消耗下降,内涵经济增长加快;反之亦然。

本币升值引起的国内资源消耗减少,不仅仅反映为外延经济增长的放缓,也会通过资源节约及单位国内资源的产出增加而带来内涵经济的增长,此时的情况被称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与内涵经济增长相一致)。

6.内外均衡调节的核心手段是汇率。

在长期内,只要采取适当的汇率政策,并选择合适的汇率水平,就能在外部冲击不断发生的情况下,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可持续增长)和外部平衡的目标。

()
【答案】×
【解析】在长期内,仅仅靠汇率一个手段,不能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外延经济和内涵经济的平衡增长)和外部平衡。

三、选择题
1.假设本币升值能使资本相对劳动变得便宜,那么,对于一个在生产中资本和劳动能相互替代的厂商而言,当本币升值时,其生产要素比例的选择()。

A.应当增加资本使用数量,因为其较为便宜
B.应当增加劳动使用数量,劳动相对昂贵意味着有更高的生产率
C.当存在劳动替代约束时,企业会在和劳动者的议价中,降低工资水平,并尽量保持原有的劳动等于资本比率
D.当存在资本存量约束时,企业意愿投入的资本数最小于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
【答案】AC
【解析】A项,本币升值能使资本相对劳动变得便宜,由于资本较为便宜,从而应增加资本的使用数量。

C项,由于要使用更多的资本来代替较昂贵的劳动力,所以在存在劳动替代约束时,也即,企业不能用更多的资本去替代劳动时,企业应该与劳动者协商,相应的降低工资水平,尽量保持原有的劳动等于资本比率。

2.关于长期的内部均衡曲线和中期的内部均衡曲线对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期和中期的内部均衡曲线都能表示汇率对外生冲击的反应
B.在长期内,冲击来自需求方面,在中期内,冲击来自供给方面
C.在中期的内部均衡曲线坐标系内,实际冲击体现为均衡曲线本身的移动
D.在长期的内部均衡曲线坐标系内,实际冲击体现为汇率在均衡曲线上的移动
【答案】ABCD
【解析】在长期,内部均衡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因此,长期分析必须把实际因素,尤其是反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包含在内。

长期的内部均衡曲线向右上倾斜,它表示了在不同类型冲击下,为实现内部均衡,汇率水平所需做出的反应和调整。

在中期分析中,内部均衡首先仍然意味着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其次还意味着总供给会受总需求的影响而相应发生变动,但是,总供给的变动仅仅来源于闲置生产要素,其增长极限受到不变的潜在产出水平的约束。

在中期的内部均衡曲线坐标系内,实际冲击体现为均衡曲线本身的移动;
而在长期的内部均衡曲线坐标系内,实际冲击体现为汇率在均衡曲线上的移动。

3.考虑到资源消耗的内部结构,对于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自然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而言,()。

A.资源驱动型的经济增长存在可持续性问题,会使国内其他资源(主要指以资本形态投入生产的自然资源)较快枯竭并且价格相对上涨
B.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既有利于节约国内资源,又能更多地利用外国资源,因此,应当不断推动本币升值以实现资源节约型增长
C.当本币币值低估时,国内资源价格相对下降,国内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消耗都有所上升
D.当本币币值高估时,国内资源价格相对上升,国内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消耗都有所下降
【答案】ACD
【解析】B项,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是指本币升值引起的国内资源消耗减少,不仅仅反映为外延经济增长的放缓,也会通过资源节约及单位国内资源的产出增加而带来内涵经济的增长。

虽然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有利于节约国内资源,但是由于本币的升值,不利于本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不能长期依赖本币升值来实现资源节约型的增长。

4.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延式经济增长反映为经济规模的扩大
B.内涵式经济增长虽然不会带来经济规模的扩大,但会提高产出/投入的比率
C.外延式经济增长是依靠投入要素的数量增加而引起的
D.可以用劳动生产率的上升来近似代表内涵式经济增长
【答案】ACD
【解析】B项,内涵式经济增长是指要素生产率提高而带来的经济增长。

内涵式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产品的附加值。

附加值是一个具有管理学和会计学色彩的名词。

将产品价格构成中物质资源投入和简单劳动的成本近似地认为是要素投入,其余部分就是附加值,它近似地代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

如果在产品的价格构成中附加值比例较高,就意味着经济增长以内涵式为主。

在对外交往中,出口高附加值产品,进口低附加值产品,就能够用较小的实际资源换得较多的实际资源,从而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

5.关于汇率长期失调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出现外生技术进步冲击,内涵经济相对较快增长时,如果名义汇率升值,就会出现汇率失调的要素规模缺口,危害内涵经济的增长
B.当出现外生要素冲击,外延经济相对较快增长时,如果名义汇率贬值,就会出现汇率失调的技术进步缺口,造成效率低下,技术进步受阻,危害内涵经济增长C.当国内资源消耗增长相对较快时,若本币贬值,同时又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那么就会对国内资源产生较高需求,从而出现国内资源供应缺口,导致国内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D.当国外进口资源消耗增长相对较快时,若本币升值,同时又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会更多地消耗国外资源,从而造成国内资源需求缺口,导致国内资源利用水平低下和就业不足
【答案】BCD
【解析】A项,当本国出现外生性技术进步冲击时,本国内涵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