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公墓策划书
四省市模式比较分析
一、共同点 1、大量采用节地型墓地。 2、价格实惠,特殊人群免费安葬。 3、规范化的分区,如接待服务区、礼仪服务区、骨灰安置区、办公生活区、停车 场等。 4、严格管控生态葬的比例。 5、要求墓碑平卧及小型化、艺术化、个性化。 二、差异化分析 1.政府支持力度不相同。 2.优惠对象不同。 3.墓园建设各具特色,结合整体规划,设计特色生态葬墓穴。 4.收费墓穴与免费墓穴所占比例不同。
统一的卧碑,严禁修建超大面积墓、家族墓和豪华墓。
3.设施分区:公益性公墓应根据建设规模设置接待服务区、礼仪服务区、骨灰安置 区、办公生活区、停车场等。 4.政府补助:2012年省财政安排资金7000万元,补助25个县区级城市公益性公墓。 四、优点:公益性公墓的建设范围广泛,受惠人群多,政府投入力度大,生态墓穴数量 比例适宜。 五、缺点:政府财政压力过大,不利于经营管理。
四、安徽三元日月宫公祭堂
安徽模式
一、土地性质:无偿划拨。 二、经营主体:政府主导,企业管理服务。 三、运营模式: 1.三元日月宫公祭堂是三元公园主体机构的一部分,该公园设计了五行广场、 十二生肖柱、二十四孝壁雕、景石景墙等景观。 2.机构采用半地下式,总建筑面积为2.6万平方米,可存放10万个骨灰盒。 四、优点:将公墓融入公园设计,打破了传统分区的模式,而融入传统风俗文 化景观设计,符合祭奠传统。 五、缺点:缺乏多样性,不符合传统人民安葬及祭奠习俗。
四、参考其他省市公益性公墓后,我们发现他们的服务单一化,流程简陋,不
能满足逝者亲属寄托哀思的需要。所以我们在达到减轻老百姓经济压力的同时, 还应该尽量提供经营性公墓水准线左右的服务。 五、坚持微利而非不盈利,除了使老百姓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以外,重点在于避 免因为价格服务质量等的差异过大,造成天然的阶层划分引发歧视等相关问题。
墓葬制式
单穴占地面积不超过0.5平方米、双穴不超过0.8平方米。深埋、花
坛葬、墙葬、廊葬、塔陵葬、地宫葬、楼葬、树葬、草坪葬、假山葬等 节地生态葬式。
成都模式分析建议
一、公益性公墓是我们政府为了老百姓在后事上不需要承担过多的经济压力所 提出来的,而且公益性公墓是一个面向广泛对象,需要长时间坚持的福利设施, 所以必须由政府主导,才能避免商业企业在本项目上的逐利行为。 二、但是城市公益性公墓由于所在位置的特殊性和农村公益性公墓是不一样的, 面向对象更广,设施要求更高,资金要求更高,所以同样需要广泛的社会力量 参与,与政府形成合力,从而更快更好更有效率的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 三、因为公益性公墓的主旨就是减轻老百姓在后事上的经济压力,而且是由政 府所主导的,所以参考其他省市相关案例过后,应该对公益性公墓的价格进行 相应的限制(限定)。
建议
普通公益性公墓,功能服务过于简单,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造成公墓 市场的消费群体的自然阶级划分。 建议一:在满足基本的服务条件下,提供多元化的服务,让不同的群 体都可享受个性优质服务。
1.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墓碑。 2.在满足墓区总体风格下,客户可对墓地植被进行自主选择。 3.为客户提供代扫墓祭祖服务,满足异乡客需求。
宗旨
采用墓区园林化、墓碑艺术化、葬式多样化、管理现代化等手段,以 “尊重生命,倡扬绿色,传播文化” 为宗旨,体现人文纪念、亲情留存、传 统文化传播、人生教育、绿色生态之理念,以敬重生命的态度,高效的服务、
以高质环保的墓地,让广大市民接受绿色生态公墓,从而树立绿色生态公益 性公墓标杆,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公墓自身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成都绿色生态城市公益性公墓
龙泉驿模式
定义
城市公益性公墓: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为公民提供
安葬(安放)骨灰的社会福利设施。----《城市公
益性公墓建设标准 》
成功案例
◆重庆模式:崇兴生命纪念园 ◆陕西模式:荆山公益墓园 ◆辽宁模式:棋盘山城市公益性公墓 城市公益性公墓
龙泉驿模式方案
前言
绿色生态公墓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导向,鼓励和 引导人们采用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实践证明,推行绿色生态公墓是减轻群众负担,保障基本安葬需 求的重要途径,面对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 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推行绿色生态公墓更加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同时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贡献。
服务对象:成都城市居民。 优惠对象:包括低保、五保、优抚、见义勇为人士、军人、医生、老师、捐 献器官等爱心人士。 祭祀方式:建设祭祀广场,广场上建放生池,市民可以通过放生的形式祭祀。 生态教育:绿色生态教育基地,向市民展示绿色生态殡葬及绿色生态生活。
特色
1.与周边旅游的联动,展开踏青、健康绿道、特色文化活动。 2.建筑物融合川西风格。如本地风物展示,艺术墙。 3.预期绿地覆盖率达到90%,建设山水园林化公墓,形成天然氧吧。 4.与公益单位,志愿者协会展开合作,增加市场能见度。 5.与社区街道办合作,提高公益目标。
普通公墓不能满足人们对墓葬文化的深层次的需求,无法争取到 更多的客户源。 建议二:将现代社会文明和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在公墓的规划和服 务当中。
1.墓园设计要符合传统美学,建筑等硬件设施融合国学的审美。 2.提供比如电子鞭炮代替传统鞭炮,环保祭祀用品代替传统用品等。
普通公益性公墓的管理者都来源于国家在职人员,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导致
经营不良,给国家带来经济损失。 建议三:结合政府的倡导,融入市场化竞争,引进相关考核激励制度等推广公益 性公墓。
普通公益性公墓用工人数偏多,工资偏高,长久经营的营运成本的 较高,会成为政府的财政负担。 建议四:而通过市场化运营管理,优化管理体系,减少经营成本,坚持 微利原则,从而为客户真正带来实惠,也为政府减轻负担。
龙泉驿模式定位
紧扣文件定义,贯彻绿色生态理念,制定绿色生态公益性公墓标准,树
立国家城市公益性公墓标杆,采取政府主导,社会运营管理,充分利用社 会公益力量,促进龙泉驿区绿色可持续发展。
运营模式
结合其他省市已有成功经验,以及我们自身优势,在政府的主导下,引入 社会力量,合力打造成都绿色生态城市公益性公墓龙泉驿模式。 一、政府主导 二、社会力量参与 三、类比其他省市城市公益性公墓,提出价格限制 四、对比其他经营性公墓,同样做好相关服务 五、坚持微利而非不盈利的原则,贯彻以墓养墓的理念,从而使本项目可以更 好的持续发展。
重庆模式
一、土地性质:无偿划拨。 二、经营主体:政府主导,企业经营。 三、运营模式: 1.建设分区:主要打造诗词文化,礼乐文化,名人文化,石刻文化,民俗文化。 2.墓位设计:传统标准墓5000个,花坛葬、壁葬、树葬、草坪葬等生态节地葬4000个。 3.墓位价格:实施限价销售政策,价格比平均价格便宜差不多一半。 4.墓地面积:公墓推出的都是节地墓型,占地面积0.48至0.8平方米。 5.环保祭祀: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不能在墓前燃烧香烛、纸钱,需要到陵园指定的地方集 中燃烧。为了营造文明祭祀的氛围,还建有祭祀广场,广场上建荷花放生池, 市民可以通过放生(鱼、龟等)的形式祭祀。 四、优点:通过政府限价政策,让市民用更实惠的价格买到更高品质的墓地,从而解决市民 “葬不起”的民生问题;而通过文化分区,打造具有丰富文化底蕴风格的园区,为逝者提
供可选择的符合身份的墓地。
五、缺点:墓位设计单一,无法满足需求的多样性。现代化环保祭祀方式规定并不能满足所 有客户需求。
二、陕西荆山公益墓园
一、土地性质:无偿划拨。
陕西模式
二、经营主体: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全省布局。
三、运营模式:
1.绿化面积:骨灰存放格位和生态葬法墓穴数量不得低于墓穴总量的50%。墓区绿化 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绿化面积不低于30%。 2.墓地面积:单穴占地面积不得超过0.8平方米、双穴不得超过1平方米,设立规格
三、辽宁棋盘山城市公益性公墓
辽宁模式
一、土地性质:无偿划拨。 二、经营主体:政府主导。 三、运营模式: 1.墓区分为免费区与收费区,免费区占10%,其中收费墓穴分三个等级价格分别 为4100元、5200元、5800元。 2.墓穴标准:公墓采用半地上墓穴,既防水又美观。墓地地表不留坟头和立碑, 主要采取卧碑方式,碑长不超过80厘米,碑宽不超过70厘米,厚度不超过15厘 米,倾斜度不超过15度,每个墓穴不得超过0.56平方米。 3.墓穴维护管理费用:.免费墓穴:免费安葬和管理 .收费墓穴:管理周期为20年,满20年后,按政府相关 部门规定收取费用。 四、优点:价格实惠;创新墓园设计,改变传统留坟头和立碑的方式,使整体 视觉感官效果较好。 五、缺点:墓位设计单一,无法满足需求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