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1. ()确立了西方近代教育史上最完整的教育学体系。
A. 夸美纽斯B. 拉特克C. 赫尔巴特D. 杜威满分:2 分2. ()学生独立地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所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A. 自主型教学方法B. 提示性教学方法C.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D. 课堂讨论满分:2 分3. 为保证国民的基础学力、基本素养而开发的课程是()。
A. 国家课程B. 地方课程C. 校本课程D. 必修课程满分:2 分4. ()是指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A. 表现性目标B. 教学性目标C. 生成性目标D. 行为性目标满分:2 分5. ()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提示活动教授课程内容、学生接受并内化这些内容的方式。
A. 呈现B. 展示C. 示范D. 提示型教学方法满分:2 分6. 表现性目标的本质上是对()的追求A. 工具理性B. 解放理性C. 实践理性D. 技术理性满分:2 分7. 课程创生观认为,教师的角色是课程的()。
A. 执行者B. 开发者C. 监督者D. 评价者满分:2 分8. 差别模式是由()于1969年提出的。
A. 斯太克B. 普罗沃斯C. 古巴D. 林肯满分:2 分9. 当课程组织谋求学科逻辑、学生的心理逻辑、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几方面,即是()A. 混合取向的课程组织B. 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组织C. 学生兴趣和发展取向的课程组织D. 学生取向的课程组织满分:2 分10. 班级授课组织便于发挥()作用。
A. 教师的主导作用B. 学生的作用C. 学生的创造性D. 书本的作用满分:2 分11. 目标达成模式是课程专家在著名的中学课程改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A. “智力测验研究”B. “校车运动”C. “学前补偿计划”D. “八年研究”满分:2 分12. 学术中心课程理论的实践基础是()A. 社会效率运动B. 八年研究C. 科学测验运动D. 学科结构运动满分:2 分13. ()是借助各种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等来提示内容的教学方法A. 呈现B. 展示C. 示范D. 口述满分:2 分14. 在课程研究史上,是()开课程研究重视教师主体性的风气之先河A. 斯腾豪斯B. 布鲁纳C. 瓦根舍D. 奥苏伯尔满分:2 分15. 建构主义的过程中,()是知识建构的主体,通过知识建构过程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A. 教师B. 学科专家C. 学生D. 科学家满分:2 分16. 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的基本方法论是()A. 量化研究B. 质的研究C. 量和质的研究D. 经验研究满分:2 分17. 课程研究内容的趋势是()。
A. “课程开发”研究B. “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C. “课程理解”研究D. “课程方法”研究满分:2 分18.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学习者的需要B. 教师的需要C. 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D. 学科的发展满分:2 分19. 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是()A. 夸美纽斯B. 拉特克C. 赫尔巴特D. 杜威满分:2 分20. 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A. 尊重学习者的个性B. 了解学生现状C. 了解社会生活的需求D. 了解社会生活的变迁需要满分:2 分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1. 课程组织有哪些基本标准有()A. 交叉组织的标准B. 统一组织的标准C. 垂直组织的标准D. 水平组织的标准满分:2 分2. 下列属于目标达成模式的步骤的是()A. 建立目的和目标B. 把目标分成较细的类目C. 选择和发展评价所使用的测量技术D. 搜集有关表现的资料满分:2 分3. 主张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经验的代表人物有()A. 奥苏伯尔B. 卢梭C. 杜威D. 罗杰斯满分:2 分4. 第三代评价的缺陷和问题有()A. “管理主义的倾向”B. 忽视价值的多元性C. “过分依赖科学范式”D. 增加了目标的可操作性满分:2 分5. 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观点有:()A. 把理想视为课程的有机构成B. 强调系统知识C. 课程开发的方法为“工作分析”,主要是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D. 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安排内容,以便用一种适当的教学顺序获得它们满分:2 分6. 范例教学的基本特征有()A. 连续性B. 基本性C. 基础性D. 范例性满分:2 分7. 下列属于典型的学科课程的有()A. 科目本位课程B. 学术中心课程C. 综合学科课程D. 活动课程满分:2 分8. 学术中心课程的特征有()A. 学术性B. 专门性C. 前瞻性D. 结构性满分:2 分9. 教学组织即比较灵活的具体教学过程的组织,这可以区分为()A. 同步学习B. 分组学习C. 个别学习D. 集体学习满分:2 分10. 泰勒认为,关于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A. 连续性B. 有效性C. 序列性D. 整合性。
满分:2 分11. 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大致包括的基本环节有()A. 确定教育目的B. 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C. 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D. 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
满分:2 分12. “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把课程变革视为一种技术化、理性化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A. 研究B. 开发C. 传播D. 采用满分:2 分13. 下列属于综合课程的有()A. 科学-技术-社会课程B. 环境教育课程C.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D. 学科课程满分:2 分14. 主张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的课程派别有()A. 要素主义B. 永恒主义C. 结构主义D. 经验主义满分:2 分15.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有()A. 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B. 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C. 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D. 为课程与教学评价提供依据满分:2 分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1. 在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中,超越论认为当教育及课程的主体地位真正确立起来之后,学校课程与其他社会生活经验的关系就是一种对话、交往、超越的关系。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2. 诊断性评价是在课程计划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对需要或准备状态的一种评价,其目的在于使计划或活动的安排具有针对性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3. 支架式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兴分支“认知弹性理论”而发展起来的。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4. 过程取向的评价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的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5. 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反对通过课程来控制教师与学生,他们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获得了充分尊重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6.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是同一过程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7. 经验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8. 自主型教学方法的最根本的特征是教师的指导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9. 课程内容的发展趋势既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信息技术知识,又把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0. 卢梭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1. 第四代评价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2. 效果评价对课程计划本身的评价,而不涉及课程计划可能有的效果。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3. 卢梭认为教育应使儿童从社会因袭的束缚与压抑中解放出来,回归人的自然的状态,遵循人的自然倾向,使儿童自由成长。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4. 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5. 创生课程的最佳途径是遵照学生的意愿去规定课程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第1题下列课程设计模式中,属于问题中心课程设计模式的是A.学科设计B.生活领域设计C.科目设计D.学习者中心设计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2.第2题“四要素说”认为,构成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是A.教师、学生、课程和物质条件B.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和目的D.教师、学生、环境和反馈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3.第3题为实现教育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介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携带并传递着教学信息,影响师生信息相互交流与传递的工具被称为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形式D.教学方法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4.第4题学科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赫尔巴特C.施瓦布D.夸美纽斯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5.第5题课程研制目标模式的奠基者是A.波比特B.泰勒C.布卢姆D.司滕浩斯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6.第6题教师不再分科系统地按照教材传授知识,而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教室或其他场所自由活动或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开放课堂B.个别教学C.道尔顿制D.分组教学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7.第7题学校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是教育领域的永恒话题。
20世纪以来,许多教育家对此问题提出来很多不同主张。
其中,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自然主义流派提出,学校教育内容的应该是A.“文化要素”B.经验为核心C.社会问题为中心D.有理智训练价值的永恒学科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8.第8题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萌芽时期,产生了一批论述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其中,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课程与教学论专著是A.《理想国》B.《论语》C.《学记》D.《雄辩术原理》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9.第9题课程与教学论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分为A.萌芽期、建立期和繁荣期B.古代、近代和现代C.原始、古代和现代D.原始、封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10.第10题17世纪,《大教学论》,这本被认为是历史上专门而系统研究和阐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著作问世,一般人将这本专著的发表看作是教学论诞生的标志。
这本著作的作者是A.昆体良B.夸美纽斯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11.第11题认为课程与教学必须重视学科结构、直觉思维和发现学习的学者是A.杜威B.赫尔巴特C.布鲁纳D.罗杰斯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12.第12题在某一教学思想和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就是A.教学内容B.教学模式C.教学形式D.教学方法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13.第13题教学过程的“新三中心”是A.教师、课本、课堂B.学生、经验、活动C.教师、学生、课程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14.第14题“三要素说”认为,教学系统由下面三个要素构成的A.教师、学生、课程B.教师、学生、教材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D.教师、学生、环境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15.第15题在课程研制模式中大力倡导目标模式的美国学者是A.泰勒B.司腾浩斯C.沃克D.施瓦布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16.第16题以围绕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为中心的、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是A.分科课程B.活动课程C.整合课程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17.第17题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萌芽时期,产生了一批论述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其中,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学论专著是A.《理想国》B.《论语》C.《学记》D.《雄辩术原理》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18.第18题萌芽于古巴比伦学校和古希腊的学校,成型于近代学校,以夸美纽斯的百科全书式课程为代表,经赫尔巴特而模式化的课程类型是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必修课D.正规课程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19.第19题首倡课程研制过程模式的教育学者是A.波比特B.泰勒C.布卢姆D.司滕浩斯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20.第20题课程与教学评价本身也是评价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