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ppt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ppt


止引流液逆流。用碘酒、酒精消毒穿刺点,每日1次,保持病 室清洁,紫外灯照射30min/d,遵医嘱服用抗生素抗头部感染, 引流时间开颅术后3-4天,一般不超过7天
每日定时倾倒引流液,准确记录引流量,在倾倒引流液前后要
对引流袋口进行严格消毒。
脑室引流高度
1 2 3 4
成人1O~15 cm
儿童 5~10cm
护理措施: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内分泌物不能排出有关
护理措施:
呼吸道护理:翻身,叩背,及时吸痰,监测血氧饱和度。定时做雾化,
若痰液粘稠不易吸出,可适当增加雾化次数,必要时给予纤维支气管镜 吸痰
护理措施:
体温过高
与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有关?
护理措施:
高热护理:采用四肢大血管冷敷,头枕冰袋及并应用冰毯机等物理降温
高引流管位置或暂时夹闭引流管以控制引流量
back28
观察引流物性状
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 术后1-2 d脑脊液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淡血性. 如术后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术后血性脑脊液的颜色逐渐加
深,并出现血压波动,则提示有脑室出血,出血量过多时应急
诊手术止血
发现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并且临床出现高热、
颅内肿瘤或炎症导致脑脊液产生或吸收障碍,引起颅内
压明显增高,出现脑疝症状而不能立即手术时,可行脑 室外引流作为急救措施。
开颅术后,尤其是脑中线部位或后颅窝手术后,在短时
间内不能保证脑脊液循环通畅者。
脑室严重感染时,需进行持续引流和注入抗生素作为治
疗者。
需较长时间测定脑室内压力者 脑室造影
正常脑脊液是无色、清亮、透明的。若脑室内出血或正常脑室手术
后,脑脊液可呈血性,但此颜色应逐渐变浅,至清亮。若引流液的 血性程度突然增高,且速度明显加快,可能为脑室内再出血,此刻 在保持引流通畅的同时,应尽早行CT检查以查清病因,调节引流瓶 悬挂的高度可控制脑脊液的流速。
切忌引流过快过多,若患者出现低颅压性头痛、恶心、呕吐,应抬
呕吐、抽搐等症状时,应马上将脑脊液送检 back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打折、成角
肉眼观察在引流通畅状况下,脑室引流调节瓶内玻
璃管中的液面可随患者的心跳和呼吸上下波动,波 动不明显时,可嘱患者咳嗽或按压双侧颈静脉使颅 内压力暂时升高,液面即可上升,解除压迫后液面 随即下降,证明引流通畅
3 只能说出单词 4 言语错乱 屈曲:收 回 自主
轻侧的情况进行评分
有人工气道的患者进行语言评分时应采
2 只能发音
屈曲:去 皮层
命令
伸展
疼痛
用 (见下表)
1
无反应
无反应
无反应
无反应
(六)脑室持续引流中的故障处理
(1)防止引流管曲折:护士应随时检查 并保持引流管位置正确,尤其在翻身或 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后均应仔细检查,如 发现曲折应及时纠正。(2)防止引流管 阻塞:若引流管被血凝块或沉淀物阻塞, 应通知医生检查,必要时需更换引流导 管。
护理措施
-----戴晓军
护理诊断: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内分泌物不能排出有关 体温过高 与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量不足,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需要量增加 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局部受压过久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与患者长期卧床,不能自行咳痰,头部伤口未愈合有关 有便秘的危险 有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和饮食结构改变有关 自理能力缺陷:与意识障碍有关 有废用综合症的危险 与患者长期卧床,肢体不能活动有关

护理措施:
三天未解大便者,遵医嘱予灌肠。
护理措施:
自理能力缺陷:与意识障碍有关
护理措施:
予患者做好口腔护理、洗脸、会阴冲洗、擦澡等晨晚间护理。
护理措施:
有废用综合症的危险 与患者长期卧床,肢体不能活动有关
护理措施:
康复科定时予患者做康复锻炼、保持肢体功能位。
相关知识
拔管护理f
脑室引流的术后护理
一般病情观察
术后至少24 h内每隔30~60 min细心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呼
吸、
脉搏及血压体温的变化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头痛等 颅内压增高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告之医生处理。
一般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
15°~30°,以利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保持病
语言回答 (Verbal response)
答非所问
用词错乱
4
3
只能发音 不能发音
2 1
运动
指令内容 反应情况 积分 图示
按指示运动
运动反应 (Mortor response)
6
对疼痛能定位
5
对疼痛能逃避
4
刺激后双上支屈 曲 刺激后四肢强直
3
2
对刺激无反应
1
意识水平-GCS
使用镇静和(或)肌松药物时应遵循
平卧位以外耳道为水平面
侧卧位以正中矢状面为水平 b
换引流瓶和 引流调节瓶高度时应避免引流瓶幅 度 升降,以防引起颅内压较大波动。
引流速度及量的控制
正常脑脊液的分泌量是0.3ml/min,每24h分泌量400~500ml。在颅
内有继发感染,出血及脑脊液吸收功能下降或循环受阻时,其分泌 量将增加。
----万飞燕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内容纲要
1


2
脑室引流临床意义
3
脑室引流管护理要点
19

解颅内增高的应急性手术。

脑室穿刺是指在头顶额部经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将硅
胶引流管放置于脑室额角,将脑脊液或血液经引流管流出,以缓
是颅脑术后常用的降低颅内压、排出脑室积血、降低伤口脑脊
液漏的治疗措施之一
一旦引流管脱出切
不可将其插回脑室 内,应立即用无菌 敷料覆盖创口并协 助医生处理。若为 连接管接头处脱开, 应及时关闭引流管 上端,在无菌操作 下迅速更换一套脑 室引流装置。
6 5 4 3 2 1

语言

正常对答 时有混淆 词不达意 无法理解 无语言
5 4 3 2 1
GCS<8分 表示昏迷
立人工气道 <3分预后不良
提示建
睁眼
指令内容 睁眼 (Eye opening)
反应情况 自动睁眼
积分 4
图示
呼吸睁眼
3
刺痛激 睁眼
2
不能睁眼
1
语言
指令内容 反应情况 回答切题 积分 5 图示
护理措施:
皮肤护理:每2h翻身一次,给予骨隆突处贴痊愈妥保护,给予背部护理,
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无渣屑,及时处理大便
护理措施:
有感染的危险:与患者长期卧床,不能自行咳痰,头部伤口未
愈合有关
护理措施:
做好肺部护理,及时吸痰,侵入性操作注意无菌操作
护理措施:
有便秘的危险 有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和饮食结构改变有
拔管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的变化,如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
高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
back
GLASGOW昏迷评分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是1974年Teasdale和
Jennett在格拉斯哥首次提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它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患者,客观的表达患者的意识状态。
措施,体温仍不降者可予亚低温冬眠疗法控制体温。
护理措施: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量不足,机体处于高代
谢状态,需要量增加有关
护理措施:
加强营养:除静脉供给营养外,要适时予鼻饲饮食,肠内营养乳剂,必
要时给予输人血白蛋白等。
护理措施: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局部受压过久有关
脑室引流的临床意义
抢救因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状态
进行脑室系统检查
脑室内手术后安放引流管
颅内感染经脑室注药冲洗
颅内肿瘤合并颅内高压症状患者,可行脑室引流术,以降低颅
内压
脑室引流管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a 脑室引流高度b
引流速度及量的控制c
观察引流物性状d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e
护理查房
讲课人: 万飞燕 戴晓军 谭学增
主要内容
病例介绍-----谭学增
护理措施-----戴晓军
相关知识-----万飞燕
病别:男 年龄:47岁
诊断: 高处坠落伤: 1、脑疝 2、左颞硬膜外血肿 3、左颞骨骨折 4、左颞挫裂伤伴血肿 5、胸10椎体压缩骨折
此表由三部分组成,即睁眼反应 、语言反应
、运动反应,通过所得分数
总和判断意识障碍程度,分数越低病情越重。
正常为15分,8分以下为昏迷,3分以下提示脑死亡或预后不良。
意识水平-GCS
睁眼
自动睁眼 呼唤睁眼 刺痛睁眼 无

运动

4 3 2
1
遵嘱运动 疼痛定位 疼痛躲避 疼痛屈曲 疼痛伸直 无反应
病情简介
于2012-12-30因发热,氧饱和度低再 次转入我科,12-31纤维支气管镜下 吸痰,可吸出黄色痰痂及血性粘痰 经抗感染治疗、营养神经、调节胃肠 功能、肠内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并 予予双下肢被动驱动治疗,预防双下 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后, 现患者气管切开,自主呼吸良好,间 断有喘憋,脉氧饱和度稳定在100%, 呼吸频率20次/分左右; 仍有间断发热,应用氯丙嗪药物降温, 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患者意识仍昏迷, 左侧瞳孔5mm,右侧瞳孔2mm,对光 反射消失,右侧眼睫毛反射阳性;患 者四肢肌张力较前降低,四肢大关节 较前稍柔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