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三节大洋洲概述
集体备课主讲人:个人备课:
授课时段:第周星期一至五课型:讲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大洋洲和澳大利亚的范围、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了解澳大利亚特有的生物,运用旧知识和相关资料说明这些生物的生存原因。
3、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想象。
4、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的城市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读图析图、分析资料,掌握澳大利亚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特点;通过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的探究活动,掌握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
2、学生通过对旧知识的联系和应用,掌握分析一般地理问题(如人口分布、农业发展分布的条件等)的方法。
3、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合作学习、小组探究、角色扮演等活动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务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大洋洲和澳大利亚的范围、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个人备课
大洋洲的位置、范围
活动1:让学生在空白的七大洲四大洋图指出大洋洲以及它周围的大洋和大洲,并概况其海陆位置的特征,讨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活动2:根据大洋洲纬度位置图和经度范围图,分别说出大洋洲的纬度位置和半球位置。
活动3:课本P91活动,明确大洋洲的范围和组成。
(学生讨论回答。
)
教师小结:
1、位置:大洋洲是一个既跨南北半球、又跨东西半球的大洲。
大洋洲由一块陆地、三组群岛、四个岛屿组成。
即澳大利亚大陆、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以及新几内亚岛、新西兰南北两岛、塔斯马尼亚岛等组成。
大洋洲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南北回归线和赤道均从大洋洲穿过。
大洋洲面积近9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大洋洲的西南部。
新西兰由南北岛屿组成,位于西半球。
1万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大致散布在东经140度至西经130度、北纬30度至南纬40度的广阔的大洋中,大洋洲因此而得名。
2、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两岛、新几内亚岛及太平洋上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群岛。
引入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世界最小的大陆。
3、重要性: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事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澳大利亚的位置、范围
活动4:根据书本提供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计算澳大利亚的人口
密度和说说它的人口组成特点?
活动5:读澳大利亚地形图,说出澳大利亚的位置、地形特点?(学生讨论回答。
)
教师小结:
1、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
居民绝大部分是欧洲移民后裔,以英译为主,讲英语。
土著居民为黄种人和黑种人。
2、东、中、西部地形不同。
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印度洋。
西部: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一半。
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势最低处艾尔湖。
课后探究:澳大利亚的房子阳台朝哪个方向?为什么?在澳大利亚能不能过白色圣诞节?为什么?
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动物
活动6:(1)说说澳大利亚的国徽上两种动物的名称?
(2)图片欣赏:澳大利亚袋鼠等古老动物的图片,请搜集到资料的同学进行旁述解说这些动物的一些特点和生活习性
(3)结合课本P93活动题,讨论澳大利亚为什么至今仍保留有这些古老的动物。
(学生讨论回答。
)
教师小结:
1、种类:具有古老性和独特性,如袋鼠、鸸鹋、鸭嘴兽
2、原因:位置孤立,自然条件单一,动物演化缓慢。
个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