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和阐释地理特征专题
4
(1)某区域位置特征的描述 (2)气候特征的描述 (3)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 (4)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 (5)农业生产的特点描述 (6)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描述 (7)旅游资源的特点描述 (8)农业地域类型的特征描述 (9)工业区的特征描述 (10)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描述
15:08
5
07年全国文综Ⅱ卷地理试题 37.(21分) 下图为某国简图。读下图并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信息:等高线、河流流向等
设问要求: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15:08
拓展
7
地形特征的描述思路
云贵高
原的地 形特征
海拔 —一般在1000~2000米之间 地势 —西高东低 地面起伏 —起伏大 地形类型及其结构
主要地形的分布 典型的地貌形态 —喀斯特地貌发育
15:08
8
图中A、B地区为高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
气候特征的描述思路
气候特
征的描 述思路
气温 最高、最低月均温;气温年较差 降水 年降水量;降水的时间变化 其他 日照等
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全年气温高,温差小; 降水量大,一年分为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图中信息:孟加拉湾北部(热带季风气候) 设问要求:描述气候特点
15:08
12
04年北京文综卷地理试题
(1)该国南部海域属于 ① 洋。 该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② 。 (6分)
(1)印度 地形以平原为主; 地势低平,北高南低
15:08
6
地形特征的描述思路
描述某 地区地 形特征 的基本 思路
海拔 —海拔低 地势 —北高南低 地面起伏 —起伏小 地形类型及其结构 —以平原为主 主要地形的分布
其他:典型的地貌形态等
运用判断、归 纳、演绎、比 较、概括等方 法论证问题。
在论证中观点明 确、表述清晰、 逻辑严谨。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 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 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15:08
3
获取和解读能力——基础能力 调动和运用能力——核心能力 描述和阐释能力——得分能力 论证和探讨能力——创新能力
15:08
二、常见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
图中信息:河流流向等 设问要求:A、B高原地形的差异
15:08
07年全国文综Ⅱ卷地理试题
10
37.(21分)下图为某国简图。读下图并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从地理位置看,该国属 于 ③ 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 是 ④ 。(7分)
(2)热带季风 全年气温高, 降水量大;分雨季和旱季。
15:08
含沙量 —含沙量少
结冰期
其他:流速、水能状况等
—落差大,流速快, 水能丰富
河流的长度、密度、弯曲度、 性质等
图中信息:横断山区 设问要求:水文特征
15:08
15
07年北京文综卷地理试题
36.(36分)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2)说明图中河流 的特征及成因。 (10分)
(2)特征: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河流短小,流量季 节变化大,有结冰期。成因: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蒸发量大。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 受气温、降水变化影响
15:08
18
大气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 ——以低山丘陵为主
自然地理 特征描述 思路
水文 ——河流短小密集 生物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土壤 ——以红壤为主(地带性土壤理特征
15:08
19
【做题基础】 扎实的基础知识;根据实际,灵活答题 良好的思维品质;地理术语,准确使用 清晰的记忆能力;思维答题,看分踩点
36.读图,回答(1)至(4)题:(26分)
(2)PQ线的东南部属于
(地形区),该地形区的
气温、降水特点是 。(9分)
(2)云贵高原。冬 季温暖、夏季凉爽; 年降水量较多,集中 在夏季
图中信息:云贵高原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一般特点:夏季高温(炎热),冬 季温和;年降水量较多,集中夏季
15:08
13
全国卷Ⅱ第36题(36分)
15:08
河流特征的描述思路
水文 特征
河流特 征的描 述思路
水系 特征
16
径流量的多少 —较少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径流量具有明显的季
节变化,夏汛。
含沙量 结冰期 —有结冰期
其他:流速、水能状况等
河流的长度、密度、弯曲度、 性质等
图中信息:西北地区 设问要求:河流特征及成因
—河流短小、稀疏, 多季节性河流
15:08
17
05年北京卷 40.(35分)“红色旅游”是党和国家为了加速革命老 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采 取的重要举措。回答:
(1)读图16,简述 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 地理特征。(7分)
(1)低山(山地)丘 陵,亚热带季风气候; 常绿阔叶林;中小河 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以红壤为主
构建思维模式, 提高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
一、文综考核目标四项能力
2
考核目标
获取和 解读信息
调动和 运用知识
描述和 阐释事物
论证和 探讨问题
Ⅰ
Ⅱ
Ⅲ
获取试题提供 的信息,理解 试题要求以及 考查意图。
提取信息的有效 内容和价值,并 对其进行分析和 整合。
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 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 息解读。
将所学知识与 试题的形式和 内容建立正确 的联系。
准确的运用相关 知识和有关信息, 认识和说明问题。
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 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 问题。
正确表述事物 的现象,准确 描述和解释事 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本质 和规律,并作出 正确的阐释。
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 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 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 意义完整。
图2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0米。读图2,完成下列 要求:
(3)简述M河的水文特征。
(8分)
(3)M河的水文特征主要是:水
量丰富,落差大,多峡谷,水 能丰富。
M
15:08
河流特
征的描 述思路
河流特征的描述思路
14
水文 特征
水系 特征
径流量的多少 —径流量丰富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径流量具有明显的季
节变化,夏秋为汛期
15:08
三、区位因素分析
20
(1)简要说明A、B高原地形的差异。(6分) A(德干)高原海拔较低,起伏和缓。B(云 贵)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崎岖
15:08
描述某 地区地 形特征 的基本 思路
9
海拔 —云贵高原海拔高,德干高原海拔低 地势
—云贵高原起伏大,地面崎岖;德 地面起伏 干高原起伏小(和缓) 地形类型及其结构 主要地形的分布 典型的地貌形态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