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行政管理?行政和政治有何区别?现代行政管理的含义:a最广义的: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b广义的: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司法、行政等c狭义的:主要是指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在执行法定职能及其具体运作的过程中,对于所经历的程序、环节,以及所处理的事项和解决的问题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区别:(1)两个名词的概念不同,适用范围不同,蕴含内容也不同。
政治,泛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和国际事务诸方面的活动。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经济基础的发展。
行政,主要指行使国家权力的法律行为,也只机关、团体、企业内部的日常管理工作。
(2)行政工作是国家政治的组成部分,并受到政治制度和理念的影响与制约;政治的开明程度可以通过行政行为来体现。
(3)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而行政是这种意志的执行。
2.行政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学习行政管理学有什么意义?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意义:①对指导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②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水平和行政效率③有助于提高政府公务员的素质3.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做好行政管理的指导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十七大报告内容的12个要点:P20第二章:行政环境1.什么叫行政环境?行政环境包括哪些方面?行政环境即政府管理的环境,是指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能直接或间接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总和。
(1)自然环境(包括地理状况、人口分布、人工生态系统)(2)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民族宗教环境和国际环境)2.经济和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一、经济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的发展状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行政系统的存亡和性质 2.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行政系统功能发挥和部门设置3.生产力发展状况提供了行政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4.人口的发展状况影响着行政系统的发展战略和人口管理功能(二)生产关系与具体的经济体制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基本的生产关系直接决定行政系统的性质和变化 2.具体的经济体制影响行政体系的功能和运行模式二、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国体直接决定着行政系统的基本性质(二)政体决定了行政系统的具体形式和地位(三)政党制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稳定性和完善程度(四)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程度制约行政系统决策与执行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五)政治形势的稳定程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运行状态(六)法律制度规定与保障着行政系统在整个国家机构系统中的地位(七)法律的完善化、科学化程度制约行政系统运转的协调、规范水平3.民族环境、自然环境和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系统分别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一、民族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民族环境影响政府的民族政策及相应的行政机构设置(二)民族环境影响着行政系统的体制(三)民族环境制约行政系统权力的行驶(四)民族环境关系着行政系统的凝聚力大小二、自然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地球环境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制约行政系统的发展模式(二)自然资源和国土面积影响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从而制约其行政系统的财力基础与功能发挥(三)自然资源环境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结构,从而制约着其行政系统的部门设置与功能体系(四)地理形状影响国家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与行政系统稳定状况(五)地理环境制约着政府的国际战略及其相应的功能组织三、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国家间的密切交往,影响各国行政系统的职能、政策和机构(二)重大国际事件的发生,促使各国设立处理这些事件的临时机构(三)国际社会的共同问题,使各国相应设置了解决问题的职能及机构(四)国际组织的出现,使各国政府产生了与之对应的职能及机构(五)国家行政系统的活动还要收到国际社会所公认的行为准则的约束4.如何创建良好的行政外部环境?一、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一)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二)建立、健全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体制(三)充分调动一切人财物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二、创建良好的政治环境(一)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实现行政系统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二)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和监督,让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三)自觉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重视发挥人民政府、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作用,保证其社会主义方向(四)大力推进法治建设三、创建良好的民族环境(一)坚持民族平等,尊重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二)加强民族团结,培养国家民族意识(三)在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最好方式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四)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缩小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四、创建良好的国际社会环境(一)培养行政系统成员的国际意识(二)反对侵略、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三)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四)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五)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全方位交流第三章:行政职能1.什么是行政职能?从行政过程的角度论述行政职能体系。
行政职能是指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政府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是行政职责和行政功能的辩证统一。
从行政过程看,包括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四项运行职能。
计划职能:即决策职能,是行政管理过程的首要职能,计划职能的要求是确定行政管理的目标、任务及实现目标的具体程序、步骤和方法。
组织职能:组织职能的要求是,通过科学设计组织结构和权责关系,合理安排和指挥组织系统内各种机构及各类人员的工作。
协调职能:协调职能的作用是加强组织与组织之间及组织内部各个机构、各个环节和各类人员的沟通、联系和合作,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
控制职能:指通过建立信息反馈和绩效评估机制,按照行政计划标准,衡量计划完成情况并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2.转型时期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1)职能重心的转变: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政府职能重心的根本转变(2)职能关系的理顺:①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②理顺政企关系③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④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⑤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3)职能方式的转变:①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②由微观、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间接管理为主③由重视计划、排斥市场转向把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3.什么是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指政府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杠杆,来组织、调节和影响经济活动,实现经济管理任务。
其特点在于间接性和诱导性。
第四章:行政组织1.什么是行政组织?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方面?行政组织具有哪些特征?行政组织是静态组织结构和动态组织活动的统一。
就静态讲,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行政组织即政府行政组织,专指为推行政务,依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系,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政府行政组织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基本要素:①组织目标:是组织赖以建立和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是组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②机构设置:机构是行政组织的实体,是履行行政职能、达成组织目标的载体③人员构成:组织是由人组成的,行政人员的素质及其组成结构,是行政组织是一个重要因素④权责体系:是行政组织在组织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内在联系的具体表现⑤法规制度:是行政组织依法行政的根本保障⑥物质因素:是进行行政管理活动必须的物质条件特征:①政治性与社会性:行政组织是为推行国家政务而组建起来的,政治性是行政组织是本质特征;行政组织承担了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它服务于社会,具有社会性。
②法制性与权威性:行政组织是设立、变更或撤消均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和程序进行,具有法制性的特点;行政组织是依法代表国家行使政权的机构,以国家法律、权力为后盾,具有普遍的约束性和权威性。
③系统性和动态性:行政组织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严谨的社会系统,具有系统性。
但它不是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具有动态性。
2.行政组织与非行政组织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①行政组织与共产党组织的区别: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居于领导地位,各级行政组织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而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凡属政府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应由各级行政组织讨论决定②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区别:国家行政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并向其负责、受它监督,行政机关的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它们之间是一种从属而不是平等的关系。
③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区别: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机(法院)和检察权(检察院),行政机关无权干涉,司法机关既无权管理国家政务,也不负管理国家政务的责任。
④行政组织与民间组织的区别:行政组织是按宪法和法律程序组建的,行使国家行政权,对其管辖的社会团体具有约束力。
民间组织不具有国家权力的属性,各社会团体的章程、规定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且仅对其团体成员有约束力。
⑤行政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P76):行政组织是法定的正式组织,而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的若干成员由于生活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等产生的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并由此形成自然的人际关系。
3.什么是行政组织结构?行政组织结构指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配合和排列组合方式。
最重要的是纵向、横向结构,它是行政组织系统中的基本框架。
4.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行政组织理论(毛泽东的组织理论)包括哪些方面?①坚持共产党对政府组织的领导②依靠人民大众管政府③强调政府组织的设置必须适应革命中心任务的需要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⑤实行精兵简政⑥注重政府组织的作用建设,强调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⑦加强思想政治工作5.什么叫编制?编制管理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编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编制是指一个法定社会组织内人员的数额及职位的配置。
广义的编制也就本节研究的对象是指一个法定社会组织的职能范围、机构设置、隶属关系、规格级别、人员数额、人员结构及职位的配置。
编制管理的具体内容:①制定编制方案②确定各部门职能范围③审批机构与人员④监督机构执行情况⑤做好编制统计⑥制定编制法规第五章:行政领导1.领导、管理专业化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实现领导、管理的专业化?领导、管理工作的专业化(P93)2.行政管理者的职位、职权与责任分别指什么?行政领导者职权一般包括那些?行政领导者的职位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或国家人事行政部门根据法律、法规,按规范化程序选择或任命行政领导者担任的职务并赋予其应履行的责任的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