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树立崇高理想-创造辉煌人生

树立崇高理想-创造辉煌人生

树立崇高理想创造辉煌人生人是不可能没有理想信念的。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事物的想象和希望,信念是人们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人与动物的区别,除了能制造并使用工具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区分标志,就是理想和信念。

英国文学大师莎士比亚曾经这样说过,“人要是在他的生命盛年,只知道吃饱睡足,他还算个什么东西?简直不过是一头畜生!”的确,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就无异于动物。

常言说得好:“山高水流长,志大干劲足!”高尚、远大、美好的理想给人以奋进,给人以力量;卑下、低微、丑恶的生活目的,给人以消沉、不振、悲观或是低级趣味。

只有为大多数人活着,才称得上高尚。

能促进社会进步,合乎人民的要求,能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理想信念才是高尚的、远大的、美好的。

一、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坚强精神支柱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它使人产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力量和顽强拼搏的决心.当代青年学生应该有一种高境界的人生追求。

胸无大志,光追求物质的满足,就生活本身而言也是不健全、不幸福的。

(一)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们向往的远大目标一个人的理想,如果是为了谋求社会进步,为了给大多数人谋利益,那就是高尚的、美好的理想。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最美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共产主义理想。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追求和向往的社会。

在外国,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设计了《理想国》,近代1 / 8意大利人康帕内拉写下了《太阳城》,英国思想家莫尔则设想了一个民主和平、平等富足的没有贵族豪绅、没有剥削压迫的《乌托邦》。

19世纪初,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都相继提出了要建立一种平等合理的社会制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其中一些激进的观点为马克思、恩格斯所吸收创新,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思想来源。

而在中国,《礼记》提出了“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世外桃源”。

在我国历代农民起义中,以反对剥削追求平等为青年旗号的不胜枚举,从秦末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南宋钟相、杨幺的“等贵贱,均贫富”;从李自成的“大同国,均贫富”到太平天国的“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太平盛世,都无一例外地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追求,这就是他们的理想。

1848年,伟大的无产阶级青年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令世界震惊的《共产党宣言》,完整、系统、严密地描述了他们所信仰的共产主义理想。

《宣言》指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社会产品的丰富足以满足“各取所需”的分配原则;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文明有了极大提高,人们之间大公无私,相亲相爱,而不是尔虞我诈、互相残杀。

正如陶铸同志所说:“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最崇高最伟大的理想呢?这不仅是因为共产主义,也只有共产主义能够使人类从私有制的束缚下彻底地解放出来,能够使人过着最快活、最美满、最幸福的生活,能够实现古人所说的‘使者有2 / 8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而且因为这个理想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现在,这种美好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经过无数青年先烈的流血牺牲,已经如初升的朝阳光芒四射,磅礴于全世界。

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已在世界上不少国家进行了实践。

特别是在我国,共产主义理想已经深人人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坚持这一美好理想正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光荣使命。

“人活着总得有个坚定的信仰,不光是为了自己的衣食住行,还要对社会有所贡献。

真正的人,就是具有祟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心里始终装着伟大青年目标,不管别人说三道四,怎么也不动摇”。

(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们生活的巨大动力理想作为人们一切行为的自觉动机,以其高度的科学性成为引导人们努力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激发人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和意志,使人们为追求未来的美好愿望,在任何困难和挫折面前,始终充满必胜的信心,心甘情愿地拼搏进取,即使牺牲自己的一切也在所不惜。

《杨朔文选》有这样一段话:“人是要靠理想才能生活的,没有理想,就会失去生活的力量。

饥饿里盼的是丰收,战争里盼的是和平,灾难里盼的是幸福,夜晚盼天明。

正是对未来抱着理想,我们的人民才能有那么饱满的战斗力量”。

首先,理想是人们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团结就是力量,这种力量的首要条件在于有共同的理想。

邓小平强调指出:“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l3 / 8如页)。

其次,理想是人们克服艰难险阻的坚定信念。

理想是人生的动力,能使人不畏艰险,永葆青春和朝气,激励进取精神。

我们党和军队正是靠崇高理想的指引,靠坚定信念的鼓舞,为了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英勇斗争,前赴后继,战胜了种种艰难险阻,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

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青年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页)。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当代青年学生面对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更需要理想的支撑和推动。

一旦树立了崇高理想,就能自律自强,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拼搏的精神把个人理想化为努力学习的实际行动。

再次,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们建功立业的精神力量。

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伟大的目标可以产生强大的动力。

青年学生学有所得,业有所长,业有建树,崇高的理想是最根本的动力源泉。

因此,青年学生只要从自身和国家的需要出发,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放弃盲目的空想,树立科学的社会理想和恰当的个人理想,就必将激发建功立业的巨大动力。

(三)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著名作家巴金说过,“支配战土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4 / 8化、有纪律的青年学生,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向这一目标看齐。

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理想,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有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动力。

而且,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因此,从个人成长的角度看,树立高尚的理想是最大限度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条件。

二、胸怀远大理想,脚踏实地工作当代青年的崇高理想,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统一。

其中,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最崇高的理想,制约和规定着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决定着青年人的个人理想。

而实现崇高理想需要坚持不懈的奋斗。

作为一名具有崇高理想的当代青年,必须坚定信念,正确认识和对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立足现实,为崇高理想的实现而不懈奋斗。

(一)实现共产主又是当代青年的远大理想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科学的社会理想。

它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有的同志却说:人生在世,及时行乐,我才不管什么理想不理想;也有的人认为,共产主义理想太遥远了,不太现实。

的确,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前景要经过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不懈的奋斗才能达到。

但是,这同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岁月相比较,只不过是一个很短的片段。

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主义的实现不可能像孙悟空七十二变,突然间出现在人们面前,但是,我们在工作中每取得一点成绩,每完成一项工作都是向共产主义的大目标靠近,这不是在朝向大目标前进中取5 / 8得的“实惠”吗?只有一心向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才能逐步解决我们的长远利益。

当然,我们也许有些工作和努力不能马上获益,但可以造福子孙后代,就像我们今天的幸福环境也是得益于前人的奋斗和牺牲一样,因而,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邓小平同志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实践的发展,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精辟地指出了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人类几千年来所孜孜以求的富裕、公正、文明、和谐的理想社会将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中得以实现。

所以,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理想,它自产生以来就一直鼓舞着有志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人们,成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青年学生共同的远大理想。

(二)自觉将个人理想的设计纳入共同理想的轨道之中实现共产主义是我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它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既表明目标的科学性,又表明政党的先进性。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现阶段的共同理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一面伟大旗帜,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这个共同理想之下,我们每个人还都有也应有自己的个人理想。

个人理想,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未来生活、事业的追求和向往,是个人行动的方向和目标。

正确的个人理想,可以推动个人为人民、国家和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

否则,只能鼠目寸光,碌碌无为。

当6 / 8代青年必须自觉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并为之奋斗不息,才能卓有成效地实现并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一个有益于党、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

张海迪说得好,“青年的理想并非属于自己,理想应当属于人民的。

为个人名利的前途是没有意思的,是没有出息的”。

但是,只有实现共同理想,我们的个人理想才有基础;只有处理好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个人理想才能受到鼓励,获得支持,否则就会处处碰壁。

因此,我们要用共同理想指导、规范个人理想,让个人理想融合在共同理想之中,在为实现共同理想的奋斗中,实现个人理想。

一旦有了矛盾,只能让个人理想服从共同理想,决不能颠倒了两者的关系。

只有这样,我们的步子才越迈越大,路才能越走越宽。

(三)脚踏实地地从现在做起任何理想信念的实现都离不开与现实的统一,没有实干精神,任何理想信念都将化为泡影。

正如吴运锋所说:“不参加变革社会的斗争,理想永远是一种幻影”。

因此,当代青年要为崇高理想而奋斗,必须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

无论是共同理想,还是个人理想,都需要通过脚踏实地的埋头苦干才能够达到,这是其一。

其二,脚踏实地地去实现理想,必须立足现实。

如果不从现实出发,或者要求环境过于“理想化”,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或者好高鸯远,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就不仅使自己陷入无端的烦恼,降低了实现理想的信心,而且也会离群索居,失去了实现理想的依托。

当然,承认现实并不是迁就现实,而是立足现实、改变现实,为实现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而奋斗。

所以,一个真正有理想、7 / 8有抱负的青年人,必须正确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立足现实,不懈追求,使理想之光伴随整个人生之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