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保护

第七章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保护

1. 并补装置与QF之间连接线上的短路保护 2. 并补装置电容器内部故障及其引出线上的短路保护 3. 并补装置的电压保护 4. 并补装置的单相接地保护 5. 并补装置的过电压保护 6. 并补装置的低电压保护 7. 并补装置的过负荷保护
7.2 并补装置的电流保护
7.2.1 电流速断保护
整定原则: (1)不因电力牵引机车产生的高次谐波而动作 (2)不因并补装置投入时产生的合闸涌流而动作 ✓ 结论:躲过并补装置投入时产生的合闸涌流(KiIN)
公式:
Iset=
Krel Kreni
KiIN
7.2 并补装置的电流保护
7.2.2 过电流保护
整定原则: 按躲过并联电容器组的长期允许电流(KpeIN)来计算
Iset=
Krel Kreni
Kpe IN
7.2.3 谐波过电流保护
整定原则:
根据流入并联电容补偿装置的高次谐波电流的允许值和
相应时间进行整定。
7.3.1 电压保护
2.失压保护 1)作用
电容器连接的母线失压后的,防止由于电容器装置失压后 恢复供电对电容器造成的损坏。
2)工作原理

保护失压后,电容器有残压时能动作
整定计算: 电压继电器的动作值整定为50%—60%的牵引网额定电压,
带短延时跳闸。
Uset =
KminUN nu
7.3 并补装置的电压保护与桥式差电流
1个电容器组分支
2个电容器组分支
并联,中点接低变比TA
原理:
发生内部故障时,中点有电位差,TA上流过电流,
电流超过整定值时,KA动作于跳闸。
2. 整定计算·
Iset =
IPQ
ni Ksen
7.3 并补装置的电压保护与桥式差电流
7.3.2 桥式差电流保护
3.优缺点
优点:与电压差动保护相同,不存在极性问题
7.1.1 并补装置的故障
1.电容器的故障 渗油、漏油、外壳膨胀
2.并补装置的故障及不正常运行 (1)与QF之间连线短路 (2)故障电容器切除后的过电压 (3)单相接地 (4)内部故障与引出线短路 (5)过电压 (6)母线失压
7.1 并补装置的故障及其保护的装设原则
7.1.2 并补装置保护的装设原则
7.3.1 电压保护
3. 过电压保护
原理: 保护测定电压在 1.1UN 动作于信号;在 1.2UN 时要求 5-
10s 动作于跳闸。
目的:为了避免瞬时电压波动引起的误动作。
Uset =
KCUN nu
7.3 并补装置的电压保护与桥式差电流
7.3.2 桥式差电流保护
1. 工作原理
组成:2个电容器串联(容量相同)
Uset =
△Hale Waihona Puke CnuKsenKsen=1.5
7.3 并补装置的电压保护与桥式差电流
7.3.1 电压保护
1.差电压保护 3)优缺点
优点: ❖ 保护原理简单 ❖ 灵敏度高 ❖ 不受三相电压不平衡影响 ❖ 可分相指挥故障,易查找 缺点: 调整量大 TV二次有极性,校验极性正确 使用继电器多
7.3 并补装置的电压保护与桥式差电流
Iset=
1.2In ni
7.2 并补装置的电流保护
7.2.4 差电流保护
——反应并补装置的对地短路的主保护
整定原则: 保护由并补装置首端和末端两个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按电 流差接线构成的,采用电流继电器做差流继电器。
△fmax Kst Krel
Iset=
ni
IN
7.3 并补装置的电压保护与桥式差电流
7.3.1 电压保护
1.差电压保护 1)作用
用于反应并补装置电容器内部故障和局部电容器过电压 的保护。(最严重为绝缘破坏) 2)工作原理 由n个小容量的电容器(内部带熔丝)串、并联组成,外部 接有熔断器。
正常时,两个C容抗相等,差电压为0,不动作; 内部故障时,容抗不相等,有差电压大于整定值时,动作
7. 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的保护
本章目的
➢ 牵引供电系统多为整流型电力机车,负荷大、功 率因数低,牵引网末端的电压水平低
➢ 牵引变电所装设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提高功率 因数,降低供电线路损耗,节约电能,提高供电 电压质量
➢ 保证并联补偿电容器安全可靠运行,装设并补电 容器保护装置
7.1 并补装置的故障及其保护的装设原则
缺点: ❖ 同一相内不仅要调整两个分支的电容器不平衡,以及同一
分支内两台电容器的平衡度 ❖ 使用继电器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