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书
Ⅲ级围岩下半断面开挖炮孔布置图 Ⅲ级围岩下半断面各类炮孔装药量表
3)Ⅳ级围岩上台阶钻爆设计 a.炮孔的数目估算 N=3.3
3
2S f •=3.3×322810•=66(个)
根据库特乌佐夫岩石爆破性分级表系数表Ⅳ及Ⅴ级围岩的岩石构成,取岩石坚固性系数f=8~10,S 为隧道开挖断面。
b.掏槽眼形式和布设方案
因围岩为Ⅳ级砂岩夹页岩,整体性较差,采用直眼掏槽方式,炮孔布置采用矩形布孔,中间辅助4个中空眼(黑色填充),为其它掏槽眼提供补偿空间,详细布置情况见下图
掏槽眼布置位置一般布设在断面中间位置,但可根据岩石特性和岩石节理和裂隙情况进行调整。
掏槽眼孔间距根据断面大小及装药量合理调整。
孔深超深20cm 左右。
炮孔名称
炮孔
数量
装
药
量
(kg/孔)
装药总量(kg) 孔距(cm) 倾角(°) 起爆段数 备注
光爆孔 18 0.52 9.36 40 3~5 11
低爆速、低猛度炸药
辅助眼 17 0.88 37.84
60 / 9 2#岩石炸药 辅助眼 13 0.88
60 / 7 2#岩石炸药 辅助眼 9 0.88 60 / 5 2#岩石炸药 辅助眼 4 0.88 60 / 3 2#岩石炸药 底 眼
13
1.22
15.86
40
4~6
11
防水炸药
掏槽眼孔间距根据断面大小及装药量合理调整。
孔深超深20cm左右。
掏槽眼布置图(单位:cm)
c.周边眼布设
周边眼在采取光面爆破施工时又叫光爆孔,其孔间间距与岩石的特性、炸药种类、岩石节理、裂隙发育程度等有密切关系。
根据经验选择光爆眼孔间距,然后现场试爆进行验证,并逐步分析调整参数,几个循环之后调整到适合现场实际情况的合适参数。
软质岩孔间距a=35~45cm,软质岩孔间距a=35~45cm,中硬岩孔间距a=40~50cm。
本设计暂取a=40cm。
施工时周边孔要有一定的外插角,一般为3~5°,以确保不欠挖并方便下一循环钻爆施工。
光爆层厚度:根据围岩特性,当光爆孔间距确定后,w/a≥1,也就是光爆层厚度大于光爆孔间距,一般在1.1~1.2倍之间。
光爆层厚度E=W=(1.1~1.2)×40cm=50cm。
具体见光爆参数表。
光爆参数表
围岩级别周边眼间距E(cm)周边眼抵抗线W(cm)相对距离(E/W)装药集中度(kg/m)
Ⅴ、40 50 0.8 <0.25
e.辅助眼布设
辅助眼布设在掏槽孔与周边孔之间,主要作用是崩落岩石。
根据岩石特性和崩落岩石块度要求进行布设,一般在孔间距大于周边眼间距,且最小抵抗线(即崩落环厚度)大于光爆层厚度时,根据现场实际进行调整。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