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任务四 横断面辅助设计第四步:横断面设计1、横断面外业资料的录入,系统提供交互录入的方式完成地面线文件(*.DMX )的录入。
通过操作界面交互输入外业测量所得的横断面资料,在输入之前先要调入*.DMG 文件,以便于纵横断面资料的配合。
如图所示,通过交互式界面输入横断面外业测量资料,我们应首先选择地面线的输入格式,即平距和高差是相对还是绝对,比如,利用抬杆法测量的横断面地面线,其地面线格式为:平距相对、高差相对。
也就是说,各点的距离和高差值均是相对前一个点而言;然后对应纵断面地面高桩号输入左侧的平距,“回车”输入高差“回车”,当输完左侧数据连续两次“回车”系统自动跳到右侧,当右侧也输完后,连续两次“回车”系统自动跳到下一个桩点,全部输完后按“存储地面线”按钮存盘退出。
我们也可以在windows 提供的文档编辑器中编辑*.DMX 文件,但要注意文件路径及扩展名的正确性。
横断面地面线文件(*.DMX )基本格式:1(或2、3、4、5、6)桩号平距1 高差1 平距2 高差2 平距3 高差3 ……平距1 高差1 平距2 高差2 平距3 高差3 ……桩号平距1 高差1 平距2 高差2 平距3 高差3 ……平距1 高差1 平距2 高差2 平距3 高差3 ………………格式说明:1、程序提供六种数据类型:类型1——平距绝对高差绝对;类型2——平距相对高差相对;类型3——平距绝对高差相对;类型4——平距相对高差绝对;类型5——平距绝对高程绝对;类型6——平距相对高程绝对平距绝对是指横向点的平距以距中桩的绝对距离为基准;平距相对是指某一横向点的平距以距前一横向点的相对距离为基准。
高差绝对和高差相对与之类似。
测量采用“抬杠法”时,将产生“相对”的数据。
每桩两行数据中,第一行为左侧数据,第二行为右侧数据。
分割符用空格,为清晰起见,各组之间也用空格。
2、地面线文件检查,用于检查地面线文件中平距和高差是否成对,以及纵断面和平面桩号是否配合。
如有错误,系统会自动提示,并报告错误发生在何处。
3、横断面基本资料输入是向系统提供横断面设计所必需的各种基本信息,包括平曲线、纵断面、路基宽度及坡度、外业测量的地面高、地面线资料等,是戴帽子前必须完成的操作。
4、帽子定制,自由定制标准横断面,它包括路拱定制、路面结构层定制、边坡定制、水沟定制、挡墙定制和清理地表定制、超挖定制、路基包边土定制、填方换填定制九项内容,可根据要求选择其中几项进行定制,定制完成后,务必要存储帽子定制,以便下次调用。
定制边坡和挖方边沟这两项内容在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根据情况定制挡墙。
在学习中可主要留意这三项的定制。
通过交互方式定义“标准帽子”,可以任意的分段进行定制。
内容:帽子定制的内容共有9项,我们根据需要定义其中几项,Hard 会为我们的每个分项的定制留下“痕迹”(通过文件将其保存起来),以便随时调用修改。
对于标准帽子,还有4个选项需要选择,如图示:1、开挖地质台阶的定制,开挖条件是:填方地面的斜度大于n%时,n 值一般为20;2、填方排水沟及挡水埝是否计入主体,也就是说填方排水沟及挡水埝的面积是否计入到路堤里,有些工程项目把填方排水沟及挡水埝当作附属工程,不计入主体;3、同上2所述;4、设置挖方截水沟的条件,一般只有当地面的坡向指向路基,才设置截水沟,反之不设。
1、路拱定制:定义路拱的组成形式,一般城市道路用得多一些(比如:城市道路三块板的结构,人行道高出路面的部分就要在这里定制)。
系统可以将整段路按照不同的桩号区间分成若干段,分别定义成不同形式和尺寸,路拱号的界定是路幅从左向右依次为1、2、3….。
定制完成后系统会在横断面图中显示出来。
2、扣路槽定制:土方计算时扣除路槽部分。
点“增加”键调入区间范围的桩号,然后针对每段路幅定义扣除的深度,如图示。
3、边坡定制:边坡分为填方左、右边坡和挖方左、右边坡。
我们可以预先根据本单位或地方的设计习惯定制几种填、挖边坡方案保存起来,对于不同的路段通过“读入”调用不同的方案。
系统通过“当剩余坡高>某数时增设一级边坡”来控制坡高大于多少时设置多级边坡。
在分段参数中,如果坡高、坡度、宽度这三项参数均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只定制一行的数据,系统会自动计算分级级数,加上“当剩余坡高>某数时增设一级边坡”的控制条件;比如路基边坡高度为14.4米,分级的坡高为6米,这时候加上“当剩余坡高>2米时增设一级边坡”条件,系统会自动将级数分为3级,最后一级的边坡高度为2.4米。
下面以左填方边坡定制为例,说明边坡定制过程和方法(如图),第一步:点取“增加”输入区间的起始桩号,系统默认的区间为从起点到终点;第二步:定义边坡的“分段参数”也就是定义多级边坡形式,一般对高填路段为保证填方的稳定而设,系统默认的坡度为1:1.5当坡高>6米时设一横台或称为护坡道,宽度默认为1米,如果无需分段,就设置第一段坡度参数即可,系统自动放坡到地面,对于多级边坡,我们可以在护坡道上设置水沟,通过“水沟形式”可以选择设和不设,以及水沟的浆砌形式和尺寸;第三步:边坡防护,系统提供了多种边坡的防护形式,我们可以选择并定义尺寸。
当以上的三步定制完成后,点“确认”按钮,图形区会显示出定制的形式。
完成左填方边坡定制后,分别选择右填方边坡、左挖方边坡和右挖方边坡并进行相应的定制,当完成整条路范围的填、挖边坡的定制后,按 “确定”键完成边坡的定制。
右填方边坡、左挖方边坡和右挖方边坡定制方法同上,有些形式的尺寸比较繁琐,我们可以保存成方案,定制的时候直接调入方案,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4、水沟定制:分为填方排水沟和挖方边沟,以及挖方截水沟的定制。
下面以填方左排水沟的定制来说明水沟的定制过程和方法(如图示)。
第一步:点“增加”按钮定义区间,输入桩号范围,系统默认从起点到终点;第二步:选择“水沟形式”定义沟的形式及浆砌材料,水沟形式有土水沟和内(外)浆砌水沟(内砌水沟的砌石厚度不包含在路基中;反之外砌的砌石厚度包含在路基中),“水沟伸缩坡度”指水沟外侧坡根据地面线的变化进行伸缩的坡度,以使得面积封闭,通常该坡度值和水沟的外坡度相同,但矩形沟一般使用不同的坡度值;浆砌水沟顶可以加设盖板,盖板尺寸由我们定义;水沟外侧可以设置挡水埝;排水沟可以对沟底进行拉坡,拉坡文件我们可以通过[横断面]下的[排水设计图]进行设计,其格式为*.zdm ;可以针对小填方的情况设置边沟,也即对小填方的情况作为挖方处理,比如系统默认当填方高<0.5米时设边沟;第三步:定义“水沟的尺寸”水沟的形状通过“水沟尺寸”的变化完成; 尺寸说明如图所示。
对于内、外襟边指的是水沟距两侧沟槽的距离。
当完成上述三步的定制,点“确认”可以通过图形预览区看到已定制的形式。
挖方边沟、挖方截水沟的形式同上。
当全路段水沟定制完成后点“确定”按钮完成水沟的设置。
5、挡墙定制:以左下挡墙为例说明。
(1)点“增加”输入区间的桩号范围并选择挡墙的形式,输入设挡墙的控制条件“填高>多少时设挡墙”。
(2)给定本段挡墙的起点桩号处的填土高度(挡墙顶到路基边缘的垂直高度),终止桩号处的填土高度;系统以填土高度值来确定挡墙是路肩墙还是路堤墙,当填土高度=0,则为路肩墙,否则为路堤墙。
(3)基础的埋深(基础的顶面到墙的外面坡与地面线交点的垂直高度),埋深在挡墙定制中非常重要,它是确定挡墙尺寸的重要参数。
(4)定位点指路基最外边的点或边坡与挡墙的交点,系统通过“定位点到墙顶外侧的平距”来设置挡墙的位置。
一般来讲,路堤墙的平距为墙的顶宽,这样墙顶的内边缘和路基边坡正好衔接;而路肩墙的平距为0,这样墙顶的外边缘和路基边缘点正好衔接,而墙顶置于路基里。
(5)挡墙的外侧可以设置水沟,形式和尺寸的定义在“水沟定制”中完成,其位置:如果有沟底拉坡,系统将按照沟底高程设置;如果没有沟底拉坡,将紧靠挡墙放在地面以下沟深处,水沟与挡墙的距离通过“水沟定制”中的“内襟边”来设定。
(6)系统提供“护脚”设定,对于护脚来说,不同于挡墙,因为护脚通常是定埋深和定墙高。
而且定位是从下向上定,而挡墙一般是从上向下定,所以本系统护脚和挡墙分开定义。
在此要说明的是,帽子定制中的挡墙定制一般常用于初步设计或者不需要进行挡墙的计算验算和详细出图的时候;如果要对挡墙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出图,系统有单独的挡墙模块进行操作。
另外自定义的挡墙,我们可以打开\cad\support 目录下的*.dq 挡墙的数据文件自行编辑。
(挡墙自定义格式见附录)6、清理地表定制:由于某些填方地段的表土不能直接在其上进行填方,故需要清理,我们需要给定桩号范围,清理地表区间参数,系统会将其清理,并给出选项是否“直接弃方”,直接弃方指清理的弃土不能作为填方利用,作为挖方直接弃掉。
比如淤泥路段。
强烈提醒:当全部定制完成后,保存一个完整的帽子定制,强烈建议一定要保存帽子定制(*.MDZ )。
它将为以后的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因为我们可以随时将其调入并进行修改。
因为戴帽子和帽子定制工作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可能需要多次的反复。
7、超挖定制:我们给定桩号范围及超挖区间参数,先点击增加给定桩号范围,再点击下框的增加按钮给定区间参数,然后点击“确认”钮确认桩号分段,最后点击“确定”。
该项定制主要用于城市道路或者是公路的改建工程,比如改建工程中原路面的标高与设计标高间的高差不够铺筑一层的路面结构厚度或一层土的压实厚度,这时候需要将原有旧路面标高以下的部分挖除,以满足做结构层的厚度要求。
参数设定好以后系统将自动计算处理表格并在横断面图中显示。
8、填方包边土定制:主要用于石方路基填方,我们给定左右侧桩号区间以及包边土宽度,系统会自动计算处理表格并在横断面图中显示。
9、路基换填定制:主要用于改建工程中的补坑槽或新建道路的不良路基处理。
给定换填区间参数,系统会自动计算处理并在横断面图中显示。
5、戴帽子,完成地面线和标准帽子的结合,输出相应的成果文件。
6、对于不合适的或有问题的帽子,无论是边坡、挡墙、断面面积还是水沟等都可以进行交互式修改,修改完成后点一下“重算”,断面将得到更新,并可通过图形预览区适时看到修改的结果。
当全部修改完成后点“确定”按钮,系统将更新与横断面有关的全部信息文件。
果希望看一看帽子戴的情况,Hard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浏览工具,可以通过“横断面”菜单中的帽子浏览功能为我们提供了每个横断面的所有相关的参数,对于了解各个断面的填挖、标高等情况一目了然。
各个断面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断面我们需要进行处理,如果一个区间不符合要求,建议转回到“帽子定制”对标准帽子进行修改,然后重新“戴帽子”,这样可以批量完成修改;通过以上的修改,如果还有个别的断面依然存在问题,系统提供了本节所述的“交互修改”功能,这是Hard为我们提供的能修改横断面任意位置的工具箱,修改的内容包括:边坡、水沟、挡墙、占地宽度、填挖面积等等,修改完一个断面后点“重算”,系统将更新这个断面,修改的结果可以通过“图形区”得到浏览,当修改完全部的认为有问题的桩号后按“确定”键,系统将更新与横断面有关的全部数据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