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分析
作者:彭丽游文军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9年第21期
摘要在当前人们的生活中,最关注的就是健康,而高质量的药品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资源,因此这就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对药品的生产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生产高质量的药品。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药物的原料,工作人员的素质,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流程以及生产环境都会使药品的质量受到影响。
本文将会针对以上几个因素进行相应的分析,并提出在生产中保證药品质量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产品的高质量便是生存下去的资本,而对于药品这一特殊的商品来说更是如此。
只有使用合格的高质量药品,才能够实现预期的疗效,保证患者的健康。
我国对于药品的生产质量控制是有非常严格的,不断制定相应标准,要求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对生产质量严格把控,不断提高药品的质量,保障用药者的安全。
但是在药品的实际生产过程中,所以生产者还应该继续加强对于生产质量的把控,严格要求,生产合格高质量药品。
1 对于生产原料的管理
药物产品作为原料的成品,其质量自然与原料的质量息息相关。
原料的优劣不仅关系着生产的收率,成本等,更会对药物的疗效产生影响。
尤其是中成药更是要选择高品质的原料药材。
对于物料的管理应该做到以下方面。
1.1 严格控制投量标准
由于药品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它的配料是严格按照标准来确定原料的种类及投入量等,稍有差池都会使药品的质量不达标影响药效,甚至会对患者产生副作用,因此投料时应该精确控制。
生产车间的配料员,工艺员,质检员等负责人应该负起自己责任,反复核查,确保生产的药品具有应有的药效。
1.2 节约原料,降低损耗
企业应该通过建立标准,通过严格考核控制原材料的消耗,防止浪费。
还应该不断提升工艺水准,保证原料的利用率。
还应该对原物料进行合理的调度,按照生产周期储存饲料的原材料,防止原材料发生霉变,受潮等。
2 针对工作人员的管理
工作人员作为药品生产的主体,其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与生产的药品质量息息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都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
他们对于药品质量的责任心,重视程度,研究改进,提高药品质量的能力,技术水平等都影响着高质量药品的生产。
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加强对人员的管理,主要做到以下方面。
①建立严格的考核方式和监督制度,做到有奖有罚。
人是有惰性的,只有通过严格的监督和合理的奖罚,才能够使工作人员克服惰性,提升生产的积极性,不断磨练技术和熟练程度,使生产的药品更具有高质量。
②生产企业应该根据药品生产的规模配备充足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具有充分生产经验技术人员和具备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保证工作人员具有高素质,高能力。
质量管理和生产管理应该有专门的负责人分别负责,以实现对质量的严格控制,同时应该要求制药生产一线人员应该身体健康。
③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
通过培训可以使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都得到提高,可以改变工作人员工作中的不良习惯,使工作人员更加遵守工作流程,将由于人为失误导致的质量问题降到最低。
培训应该加强对于法律法规,生产的流程工艺,最新的生产标准,管理制度等内容的培训,采取的方式可以是外训,内培等等。
3 针对设备的管理
设备既生产药品所需要的机器,容器等。
通过加强对于设备的管理,可以提升设备生产药品的质量,保证设备可以稳定,精确可靠的运行。
防止设备产生故障,甚至对药品产生污染,导致药品质量不达标。
我国医药生产方面机械化程度在对近几年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对于设备管理方面却没有同步的提升,这就导致了设备有时难以稳定可靠的生产高质量药品。
所以在机械管理上应该做到以下方面。
①首先是在设备选择上,应该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更加容易清洗,消毒的设备,要求设备使用时应该简单易操作,维护和保养也较容易,保证设备能够长期可靠的,高质量的生产药品。
②使用时科学操作。
在使用设备时应该配备专业的操作人员。
要求操作人员应该清晰地了解设备的结构,维护等专业知识,而且能够熟练地操作设备,保证设备能够平稳安全的运行。
每一台设备平稳运转,都有相应的参数要求,如果超出其参数范围,将会使设备的运行精度得不到保证,甚至容易产生事故,影响到药品的质量。
4 针对工艺流程的管理
药品的生产就是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的,无论如何严格的流程,如果不能严格的执行,都会导致药品的质量不合格。
所以,在工艺管理上应该建立严格制度,不断检查,实时监督。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生产时必须按照工艺进行。
在药品生产时,应该按照工艺来对生产时的投料比例,量的多少,生产时的温度,压力,以及提取时间等进行严格的执行,生产车间的工艺人员,检查人员都应该负起自己责任,使各个流程都得到落实,各种工艺参数都得到保证。
②不断改进工艺流程。
虽然执行的工艺流程可以实现对药品的加工,但是仍有一些不足的因素,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应该根据现实情况来加以改进,使工艺水平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提高,从而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产出的药品具有更高的质量。
5 针对生产环境的管理
药品对于生产环境的要求非常高,通常分为洁净生产区和室外环境。
室外环境的要求较低,一般只需要做到无尘土,无异味就可以。
而洁净生产区则有更高的要求,是环境管理的重中之重。
对于洁净生产区应该按照相关工艺和要求对区间进行划分,一般分为生产区,洁净区,控制区。
把具有相同洁净等级的一些区域集中起来,划分成小区。
工作人员应该更衣后,经过缓冲房间进入控制区,然后经过一系列的沐浴,换无菌衣后才能进入洁净区。
同时应该根据工艺标准来对洁净区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设定,对于净化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应该保持大于5pa 的静压差,室内与室外保持大于10pa的静压差,同时还应该不定时按照GMP标准对生产区的微生物和尘埃粒子数进行检查。
在平时还应该经常对生产区的各种设备,工具,平台等进行清洗消毒,保证环境满足生产要求。
6 结束语
药品的质量安全重于泰山,生产企业应该根据以上五大因素来不断加强只要过程的管理,为人民提供高质量高效的药品。
也使自己的企业更好更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小平.试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4):272.
[2] 张长军.关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控制的分析[J].科技信息,2013,(35):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