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人和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
一、选择题
1.(2012海南单科,14,2分)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
C.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
D.去甲肾上腺素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2.(2012天津理综,3,6分)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
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3.(2012江苏单科,25,3分)糖耐量受损(IGT)的人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负荷(如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
为了探究运动对IGT的干预情况,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 min,定时采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由此可初步推测(多选)( )
A.餐后60 min时,胰岛素分泌下降导致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
B.餐后适度运动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
C.餐后适度运动使IGT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血糖浓度下降
D.餐后适度运动可以减轻IGT人群胰岛B细胞的分泌负担
4.(2011课标,5,6分)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5.(2014安徽名校一联,6)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酶、动物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发挥作用后会立即灭活的有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
B.产生部位与作用部位通常不同的是动物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
C.酶、动物激素和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D.需要借助特定受体才能发挥作用的有动物激素、神经递质
6.(2014安徽示范高中8月摸底,16)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有多种物质参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液中的溶菌酶在杀菌后即被灭活
B.促胰液素与胰液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即被灭活
C.抗天花病毒抗体在人体内与天花病毒结合后被吞噬细胞消化
D.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即失去作用
7.(2014安徽示范高中9月摸底,20)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激素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
B.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发挥作用后就会失去活性
C.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D.检测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等激素的水平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
8.(2014安徽示范高中一调,5)养鸡场的工作人员常在冬季对蛋鸡进行合理的灯光照射,以提高经济效益。
下列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光照时间越长,激素C的含量就越高,越有利于母鸡产蛋
B.光照可使激素A的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器官甲对激素B的合成与分泌
C.调节方式①与调节方式②相比,具有作用时间短、反应迅速的特点
D.由卵巢产生的激素C对卵巢、器官甲、下丘脑都有一定的调节功能
9.(2013广东潮州一摸,4)若图1、图2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信号从细胞c传递到d的速度比从细胞a传递到b的快
B.细胞a分泌的激素作用于细胞b,使其激素分泌增加
C.人体对寒冷刺激作出的反应只与图1有关
D.细胞c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形式传递给细胞d
10.(2013福建福州质检,22)图为某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胰岛B细胞受损
B.细胞缺乏胰岛素受体
C.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
D.细胞无法吸收葡萄糖合成肝糖原
11.(2013东北三校二模,5)幼年哺乳动物下丘脑损伤,不会引起( )
A.体温升高
B.性腺发育停止
C.血浆pH降低
D.尿量增加
12.(2013山东济南模拟)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只可通过以上一种方法补充的激素是( )
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胰岛素④性激素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3.(2013浙江理综,31,12分)某同学为研究甲状腺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将若干只未成年小鼠分为2组:
甲组:不切除甲状腺(假手术) 乙组:切除甲状腺
②实验开始时和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并记录。
③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要求与说明:假手术指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耗氧量用单位时间的氧气消耗量表示;实验持续时间合适;实验条件均适宜)
请回答:
(1)实验目的是。
(2)预测实验结果(在以下坐标系中用耗氧量和体长变化的示意曲线表示)
(3)分析与讨论
①用耗氧量作为检测指标的依据是。
②切除甲状腺后,小鼠体长变化的原因是。
③上述分组时,还可增设丙组作为实验组,丙组: 。
14.(2013海南单科,27,8分)如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
回答下列问题:
(1)A、B和C三种激素的名称依次是。
(2)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血液中C的含量增加,则机体的产热量会,成年个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
(3)怀孕母亲缺碘时,C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使A和B的分泌量,结果甲状腺增
生,胎儿的发育会受到影响,尤其的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大。
反馈调节是指。
15.(2011安徽理综,30,15分)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
请据图回答:
(1)某人一次性饮1 000 mL清水,1 h内尿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降低,对相关感受器刺激减弱,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减少,其轴突末梢释放的,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使水重吸收减少。
饮水 1 h后,通过图中a所示的调节机制,尿量逐渐恢复正常。
(2)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体内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其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其末梢内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分解,抑制分泌,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