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损伤的康复踝关节软组织损伤康复治疗踝扭伤其时,立即使用喷剂使局部降温止痛,起到防止组织肿胀的作用。
用浸有万花油的纱垫垫在外踝下凹陷处,用绷带包扎固定患足于轻度外翻背屈位,夜晚睡时适当垫高患足。
第二天用踝针针下5区。
每日在局部加敷活血化瘀止痛消肿的中药。
脚踝损伤肿痛:多因打击、压砸,碰撞或颠扑、负重、扭转等外力作用在躯体上所致,症状为局部肿胀、疼痛、瘀斑、肢体活动受限等。
病因病机为外力作用,损伤筋肌骨骼,导致经络阻碍,气血凝滞。
损伤后受伤部位淤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可用中医外科膏药外敷,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可迅速消除肿痛,促进功能恢复而快速达到治愈目的。
脚踝骨软组织损伤,应该立即以冰敷,24小时后可以热敷。
最好是以石膏固定等手段予以固定,有助于软组织修复,得到最好的康复。
如果软组织损伤不重,可以有意识的制动,免去石膏固定,以弹性护踝等制动。
一般需要三周愈合。
在踝软组织损伤发生后,最常用四步疗法:①踝扭伤其时,立即使用喷剂使局部降温止痛,起到防止组织肿胀的作用。
用浸有万花油的纱垫垫在外踝下凹陷处,用绷带包扎固定患足于轻度外翻背屈位,夜晚睡时适当垫高患足。
②第二天用踝针针下5区。
( 踝部外踝最高点上三横指踝骨后缘后处)针体与皮肤表面成30度角进针,进皮后将针放平,贴近皮肤表面循纵直线向下进针约1. 4寸,留针半小时。
退针后痛疼会减轻或消失。
③再循足少阳胆经按揉昆仑、申脉等穴位5分钟,每日1次。
④每日在局部加敷活血化瘀止痛消肿的中药。
白天继续用绷带包扎固定。
此外,尚有推拿、针刺、中药外敷、耳穴压豆、耳针治疗踝部软组织损伤的方法。
推拿可以肘运环跳,直到局部温热向下放射至患踝处,对缓解局部疼痛和减轻水肿疗效很好。
针刺上,常用对应关节取穴法,取养老穴,用提插泻法,对缓解局部疼痛疗效亦佳。
耳穴常取踝、神门、交感、内分泌、肾上腺,可用耳豆刺激,亦可采用耳针刺激,均有较好疗效。
上述疗法,在临床多有应用,或单用,或配合使用,疗效满意。
脚踝扭伤之后正确的自我医护是怎样的呢?第一,要分辨伤势的轻重。
一般来讲,如果自己活动脚踝时虽然疼痛,但并不剧烈,大多是软组织损伤,可以自己医治。
如果自己活动脚踝时有剧痛,不能站立和挪步,疼在骨头上,扭伤时有声响,伤后迅速肿胀等,是骨折的表现,应马上到医院诊治。
第二,要正确使用热敷和冷敷。
热敷和冷敷都是物理疗法,作用却截然不同。
血遇热而活,遇寒则凝,所以在受伤早期宜冷敷,以减少局部血肿;在出血停止以后再热敷,可加速消散伤处周围的瘀血。
一般而言,受伤24小时后始用热敷。
第三,药物治疗。
现在药店有很多跌打损伤的药,如正红花油、云南白药气雾剂等。
第四,局部按摩。
敷药前克按揉伤足,用双手拇指轻轻揉动伤处,揉动方向是从足至小腿,这样既能止痛又能消肿。
颈部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以舒筋活血消瘀退肿为原则,并防止软组织粘连及挛缩。
肿胀较轻者,可先进行按摩、推拿;如肿胀较严重,先用膏药散瘀消肿,而后再进行按摩、理疗等;疼痛剧烈时,采用封闭疗法,口服化瘀止痛中药。
颈部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表现轻重不同。
轻者多因颈部骤然扭闪,或扛抬重物,颈部过度侧弯,引起肌肉突然强烈收缩或过度牵拉,而致颈部肌肉、韧带等组织的部分撕裂或损伤,通称颈部扭伤。
颈部急性软组织损伤,一般可采用中医手法治疗。
如采用局部的揉、按、推、摩等理筋解痉按摩手法,即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基本手法包括:①点核定位:术者用拇指点按肩井、天鼎穴,每穴点按约2分钟,以达到局部镇痛目的;②肌肉提拿:术者将拇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放置于与肌肉纤维垂直的方向,捏住肌腹用力提拿l一2次。
提拿部位有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提肩胛肌等处;③按揉痛点:痛点处一般有条索样或硬结样物。
痛点面积小时,可用拇指指腹按揉。
痛点面积大时,可用掌根部按揉;④纵向牵拉肌纤维:为了使斜方肌或胸锁乳突肌拉开,术者可将患者患侧肩部固定,另一手推动患者头部向对侧侧屈,将肌纤维拉长,达到缓解肌痉挛的目的。
除了中医手法治疗外,急性颈部软组织损伤还可采用药物、理疗、针灸、封闭等疗法。
药物疗法主要有内服和外用2大类。
常用内服药有优布芬、消炎痛等;常用外用药有扶他林、解痉镇痛酊、红花油和沈阳红药膏等。
理疗主要选用透热疗法,如超短波、红外线等。
针灸一般可选择落枕、后溪、风池、悬钟、大椎、天柱穴。
落枕穴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界处,直刺1寸一1.5寸。
封闭疗法一般选用1%普鲁卡因10毫升一15毫升,或加入酯酸强的松龙,作痛点封闭,每5日注射1次,共2―3次。
在颈部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治疗中,一项特别重要的治疗是休息,尤其是急性期,更应避免颈部过多的活动。
颈部过多的活动可使损伤的软组织不易恢复。
必要时,可采用颈围或牵引等制动治疗方法,但制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发生颈部肌肉萎缩、活动受限等不良反应。
在颈部疼痛消失,颈部软组织损伤基本趋于恢复时,应逐渐开始颈部的肌肉锻炼,以增加肌肉力量和弹性,确保颈椎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膝盖软组织损伤的康复治疗可用中医膏药外敷,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
温灸疗法也可解决这一难题。
膝盖软组织损伤形成原因由于人体骨骼的结构特点,当腿步弯曲时膝盖内的软组织密实接触,润滑液体不能很好的保护膝盖,长时间负重登山,造成膝盖内硬性摩擦,导致软组织老化。
登山、骑自行车、爬楼等等,长时间膝盖弯曲的动作都会导致软组织老化。
膝关节软组织损伤治疗方法可用中医外科膏药外敷,中医外科膏药是运用中药归经原则,运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大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
由于膏药用于肌表薄贴,所以膏药中取气味具厚的药物,并加以引药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
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
温灸疗法也可解决这一难题。
温灸疗法通过中药施灸,达到活血通络、消肿散结、损伤修复的功效。
常主任证实:温灸疗法对软组织损伤的修复,是治根的有效疗法。
治疗膝病临床效果关键是膝关节是否逐渐有力反之则为失治。
其他治疗方法:1.服用阿司匹林以减轻疼痛和炎症2.如果X照片反映有半月板撕裂,那需要外科治疗,即关节镜外科处理,那包括插入不锈钢管子,用吸引器吸出撕裂的软骨片。
这种流行的新手术方法可让人手术后一周内恢复运动能力。
3.理疗之外还可以用中药外敷、按摩4.恢复措施:双腿伸直平坐于床上,腿部保证平直的情况下,用力抬高,反复一百次。
注意!不能双腿同时,要分开进行。
此方法的原因及作用:当双腿伸直时大腿骨和小腿骨之间的距离最大,软组织之间就能产生一定的空间。
腿伸直用力上抬,实质是肌肉用力,就可以把润滑液压入膝盖软组织之间的空隙,给软组织补充营养,长时间如此可加强软组织的耐磨性能。
损伤发生后的恢复注意事项:有些人往往在膝关节损伤以后,放弃了体育运动,其实得不偿失。
运动医学专家研究发现,从长远的效果看,不锻炼的人肌肉萎缩和关节退化的速度更快,锻炼则能有效减缓萎缩和退化速度。
进行膝盖耐力锻炼的原则是,要在最大程度减小关节负荷的情况下,加强肌肉和骨质的锻炼。
1、直腿抬高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锻炼方法:平躺在床上,把腿伸起,让大腿上的肌肉收紧、绷直,与床成45度夹角,每次维持1秒钟,再慢慢地放下,如此重复50次。
持续练习,对加强膝关节的抗负荷能力很有帮助。
2、贴墙蹲起是另一种有效保护膝关节的方法。
背靠墙而立,脚后跟离墙1只脚的距离,在两膝盖间放置一只球(可以是篮球、足球),夹紧球,身体沿墙壁缓慢下蹲,直到膝盖与小腿成90度直角,默数三秒,再慢慢直起身体。
因为背部贴墙,支撑了一部分体重,膝盖受力相对比较少,因此较安全。
坚持每星期运动2至3次,每次重复15次。
3、跳绳对膝盖的冲击力量只有跑步的1/7 至1/2,而且只要你能掌握跳绳的技巧,用脚底的前端着地,就能降低对身体的冲击,这样膝部既得到了锻炼又保证了安全。
4、坚持按摩或拍打膝部可加速膝部的血液循环,但力度要适当。
腰部软组织损伤的康复治疗腰部软组织损伤可不能随便乱按摩乱揉。
景田医院专家介绍几种方法:1、揉命门穴;2、揉肾俞穴;3、揉腰阳关穴;4、揉腰眼穴;5、腰部活动;6、捶腰阳关穴;7、拿委中穴;8、捶腰骶;9、擦腰。
腰部软组织主要包括参与和支配脊柱运动的肌肉、肌腱和连接椎体的各条韧带及腰背筋膜、滑膜等。
在正常情况下,共同起到连接椎体的作用,并且灵活协调地参与脊柱的功能活动。
一旦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外来暴力的突然刺激、撞击、扭闪或过分牵拉,造成腰部的某些软组织损伤,腰部正常的生理功能遭到破坏,出现腰痛、腰部运动不协调等症状。
俗称扭腰、闪腰、岔气等,多见于青壮年。
腰部急性扭伤多发生在腰骶、骶髂、两侧骶棘肌和部分关节、韧带。
临床表现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腰肌紧张、僵硬、活动受限。
患者常以手按住腰部,借以防止因活动而发生更剧烈的疼痛,其疼痛可因活动、咳嗽、深呼吸而加剧。
可伴有下肢牵涉痛,甚者不能坐立。
除了暴力撞击外,局部肿胀多不明显。
治疗腰部软组织损伤可不能随便乱按摩乱揉。
那么怎么揉才能有效果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1、揉命门穴:命门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与前脐中(神阙穴)相对。
右手或左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拳尖)置于命门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如此重复操作36次。
意守命门穴。
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温肾阳、利腰脊等作用。
2、揉肾俞穴:肾俞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与命门穴相平。
两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放在两侧肾俞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如此连作36次。
意守肾俞穴。
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滋阴壮阳、补肾健腰等作用。
3、揉腰阳关穴:腰阳关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
左手或右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置于腰阳关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反复作36次。
意守腰阳关穴。
督脉为阳经,本穴为阳气通过之关。
每天按揉此穴,具有疏通阳气、强腰膝、益下元等作用。
4、揉腰眼穴:腰眼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3.8寸处,与腰阳关穴相平。
两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放在两侧腰眼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连作36次。
意守腰眼穴。
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活血通络、健腰益肾等作用。
5、腰部活动:两手相互摩擦至热,用两手叉腰,大拇指在前,四指按在两则肾俞穴处,先顺时针方向旋转腰臀部9次,再逆时针方向旋转腰臀部9次,连作36次。
意想腰部尽量放松。
每天活动腰臀部,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强健腰肌等作用。
6、捶腰阳关穴: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手腕放松,用拳背部叩击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的腰阳关穴3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