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总结大全】海口市双创工作总结

最新【总结大全】海口市双创工作总结

海口市双创工作总结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精心组织,凝心聚力,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强力推进,为全面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全力助推“双创”目标实现,加快建设最精最美省会城市。

海口市双创工作总结范文,欢迎阅读。

海口市双创工作总结一: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巴特尔说,为了做好“双创”,海口市“四套”班子领导和各部门领导深入基层展开密集的调研,并到先进城市学习取经,多次邀请专家到海口现场把脉、授课,把基础工作做足、做实,先后出台《海口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规划《海口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规划(XX-XX年)》(XX-XX年)》、等创建规划文件。

海口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专门审议下发了《海口市“多规合一”改革实施方案》《海口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实施方案》《海口市进一步深化市、区、镇(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三个文件,以体制机制改革保障和推动“双创”工作;市人大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的决议》,市政协提出了《关于我市“双创”工作中共性问题调研研究的报告》,主动谋划“双创”工作。

高位推动、高效运转在海口,有一个规格非常高的“‘双创’工作领导小组”,这个小组由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等四位“一把手”任组长,6名市委常委任副组长,而其他市领导不在领导小组任职的,也都到镇(街道)挂点指导“双创”工作。

“如此高配的‘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国属于首创,也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高度肯定。

”巴特尔说,在工作小组,所有市领导都有分工,都有任务,亲自挂帅、亲自出征。

领导小组下设全市“双创”工作指挥部,靠前指挥,统筹协调。

各区、各部门也相应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履行“双创”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坚持领导示范、机关带头在海口“双创”过程中,海口市“四套”班子领导挂点、单位包点,覆盖了全市21个街道、主城区内5个镇和桂林洋开发区。

挂点领导和包点单位深入各区、镇(街道)进行专项指导、协调、督促和落实工作,解决问题。

把27个单位作为“双创”创建主体和考评单位,把涉及“双创”工作的所有单位、所有领导、所有人员明确分工到区、到镇(街道)、到社区、到路段,把“双创”工作具体分解到季、到月、到周、到天,确保每一项工作都具体分工到个人、任务量化到个人、目标考核到个人。

如孙新阳书记连续深入海甸三西路市场调研,妥善解决商户经营的实际问题,受到商户和市民的好评。

省市军地联动、共建共享巴特尔表示,海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海口不同阶段“双创”工作的开展都给予了充分关注,并作出重要批示。

省相关部门对“双创”工作深入指导,省委办公厅专门下发《深化省市共建推进“双创”工作的通知》。

省机关单位、驻市军警、各类企业都主动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双创”工作。

海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新阳亲自率队赴京拜访国家卫计委、全国爱卫办等单位,走访省文明办、省卫计委、省工商局、省电网公司等相关部门,取得中央和省的指导和支持。

省电信、移动、联通、有线等大型运营商和供电、供水、供气等企业积极配合我市小街小巷的管线改造升级。

据不完全统计,中央、省驻市企业和市属企业250多家参与“双创”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推进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双创”以来,海口深化市、区、镇(街)行政管理体制和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继续精简和下放行政管理权项,编制、人员、财力向区、镇(街)倾斜,整合公安、城管、交通、工商、食药监等资源实行联合执法,强化一线力量。

同时,选派百名优秀机关干部下基层,提前谋划村(居)“两委”换届工作,大幅提高基层组织经费和补助标准,让基层组织在“双创”中释放出无穷无尽的正能量。

加大宣传发动、全面动员三个月来,海口全市新老媒体不循旧例,全力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模范、志愿服务等“双创”宣传。

海口广播电视台专门开设了“双创”电视频道和广播频道,全天候宣传“双创”工作进展,海口晚报及海口各门户网开辟专版专栏,宣传引导的力度和密度前所未有;各级宣传部门充分运用各类公益广告、宣传栏、宣传资料、LED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微信、有线电视等载体,全力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道德模范、志愿服务等“双创”宣传,确保宣传的力度和密度。

8月25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报道,赞扬海口“双创硬碰硬整治城市秩序、实打实加强基础建设”;9月2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对海口电视问政节目《亮见》进行报道。

这一系列舆论宣传,使群众真切感受到“双创”与市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点燃了广大群众的“双创”热情。

海口市双创工作总结二: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海口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勇于担当,于XX年7月31日全面启动“双创”工作,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践行“三严三实”、规范城市治理管理、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载体,作为近二、三年事关海口全局、影响重大、带动发展的历史性工程。

全市上下弘扬“四种精神”,培育“三种特质”,以有志必成自励,效愚公移山之举,致力于打造和谐、宜居、有温度的城市。

一、主要做法(一)紧紧抓住组织机构这个核心,确保高位推动、高效运转。

市委经过前期大量调查研究、严格论证和反复权衡,决定启动“双创”工作,并确立了“高位推动、上下合力、强化各级主体责任”的工作思路。

成立了市“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孙新阳书记亲自挂帅,实行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4组长制,7位市委常委任副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市“双创”工作指挥部,指挥长由1位市委副书记担任。

指挥部内设8个工作组,以“强抽人、抽强人”的组织措施,抽调精兵强将充实指挥部力量,集中办公,统一行动,组织开展“双创”工作;同时领导小组下设两个巡视组,根据领导小组关于“双创”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开展巡视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巡视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一年来,“双创”工作高位推进,高效运转,共召开市“双创”工作领导小组会议25次、市“双创”工作指挥部指挥长会议49次,及时总结、研究、部署“双创”工作,共解决480项问题,有效解决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市“双创”工作巡视一组、二组共开展巡视164次,提出整改建议和意见237条,督促责任单位限期整改一批问题,并提出六大专项建议供市指挥部参考决策,对“双创”工作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XX年4月11日,在去年召开全市“双创”工作动员会的基础上,召开了XX年深入推进“双创”工作大会,对“双创”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强调;4月29日,全省创建文明城市暨文明大行动工作推进会在我市召开,把“双创”工作推上新的高度、新的高潮;我市在切实扛起“领跑全省实体经济的龙头担当,辐射周边、带动全省的服务担当,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的示范担当”等“三个担当”之外,又扛起了“全省创建文明城市的引领担当”。

(二)紧紧抓住以上率下这个关键,确保省市联动、全民参与。

市四套班子成员坚持每周深入挂点单位调研、明察暗访,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新阳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年来深入158个街道、社区,巡查暗访调研105次,帮助协调解决骑楼老街建设等130个问题。

在市领导的带动下,各区、市直机关各单位掀起“双创”工作热潮,根据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组织力量,深入开展“双创”工作。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通过带队走访、汇报、请示等方式,取得了省委省政府,以及省直机关单位对我市“双创”工作的大力支持。

省委书记罗保铭强调,海口要以“双创”带动改善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市民素质,高水平打造首善之城和现代化滨海城市,让“双创”成为提升省会城市新形象、树立文明新标杆的最好抓手。

省长刘赐贵要求海口,以“双创”为动力,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力争XX年实现“双创”目标。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俊指出,要通过“双创”凝聚经济社会发展强大正能量,增强城市创造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省领导的指示高瞻远瞩,在深刻把握海南省情和海口市情基础上,为“双创”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

省四套班子领导和“法检”两长还主动参加我市“双创”义务劳动。

省委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省市共建推进海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的通知》,加大省市共建协调推进力度,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省直机关工委积极组织协调省直机关单位参与“双创”活动,为“双创”工作深入推进注入了强大动力。

驻市军警部队把支持“双创”作为拥政爱民的实际举措,主动参与,对重点区域进行清理,共出动现役官兵、民兵3万余人次,形成军民共建的强大合力。

驻市企事业单位自觉行动,自觉遵守文明规范,积极参与“双创”志愿服务行动。

目前,驻市省级机关、军警部队、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共有250多个单位和团体加入到“双创”服务行列,利用休息时间参与整治环境,上街开展文明劝导,让“红袖章”飘满椰城大街小巷。

市民群众也积极参与,沿街经营性单位和个人争相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签约率达到100%。

一年来,参加“双创”工作的干部群众达XX万人次,在全市形成了以上率下,人人参与“双创”的新常态。

(三)紧紧抓住综合整治这个重点,确保环境改善、品位提升。

历年来,由于我市在基础设施、城市功能、生活生产环境、城市品位等方面存在历史欠账太多,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与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测评指标还有很多不足。

面对问题和困难,坚持问题导向,将“双创”近千个大小指标进行任务分解,精准对应到27个责任单位、万个居民小区、商家店铺和建筑工地等“门前三包”责任主体单位(业主),并立下军令状。

推动市政基础设施、小街小巷、文化体育科普设施、农贸市场、环卫设施、城市水体、园林景观绿化和交通、消防、环保等十大领域基础设施建设。

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积极探索PPP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对全市31个水系环境进行治理;实行环卫PPP一体化全覆盖,全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67%以上;建起餐厨垃圾及粪渣无害化处理厂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新建公厕131座(移动公厕51座);城市绿化面积达4672公顷,覆盖率%;全面升级改造46家农贸市场,已建成31家标准化菜市场,新增市场面积3万平方米,相当于新增10家农贸市场的功能服务;率先在全省开展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比国家要求提前1个月完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设备安装、调试,比国家要求提前6个月对外发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主动将原有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扩大到平方公里,建成区烟尘控制覆盖率100%;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海秀快速路于7月20日提前实现功能性通车,9月30日前将全面实现通车;完成893条小街小巷改造,总面积62万㎡,顺利通过第三方效果评估,群众满意度达% ;车(人)行道修复万㎡,192条道路和12个小游园完成园林绿化美化;市政道路排水井盖维修、市政道路专项维修项目评估分别得分分、分;截止目前,256个“双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工28个,开工114个,开工率%,其中小街小巷改造开工1576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