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鸡的粪便分析鸡病
从鸡的粪便分析鸡病
鸡的消化道较短,饲料通过消化道时约有30%的营养成分没有被吸收利用,随粪便排出体外。
正常粪便是由粪和尿液混合组成的,软硬适中,形状多呈圆柱形或条状,棕绿色,在鸡粪的一端附有白色的尿酸盐,没有恶臭。
鸡正常的粪便有两种:
一是周围带有一些白色物质呈灰色的干粪。
周围的白色物质是尿酸盐,是鸡体蛋白质代谢的产物,后经肾脏排出并覆盖在上面。
这种白色覆盖物的多少,是衡量鸡的蛋白质饲料供给和吸收水平的标志。
如果饲料中蛋白质配合得当,消化正常,白色粪便约占1/3;如果灰色干粪上见不到白色物质,就说明饲料中蛋白质不足,或鸡体蛋白质的吸收出现问题;白色粪便太多,则是饲料中蛋白质过高或其他疾病(如鸡白痢、法氏囊炎病)引起的。
如过分松软是因为饲料中糠麸过多。
二是褐色半粥样粪便。
这种粪便也叫糖鸡粪,是鸡盲肠内的粪便。
由于雏鸡消化机能差,进入盲肠内的食靡不多,故在4周前的雏鸡不易观察到糖稀便,盲肠这种粪便多在清晨
采食前后能够看到。
这是因为夜间结肠和泄殖腔的粪道中的粪便已经排空,消化道前部的食物还没有运动到大肠,即盲肠排出的粪便没机会同小肠蠕动过来的食靡混合,所以颜色表现单一。
糖稀便不是病症,但是一天中能间断地观察到这种颜色的粪便,可能是投料间隔过长造成的,应当调整饲喂时间。
因这种粪便在盲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所以这种粪便有恶臭味,一般鸡每排十几次粪就有一次糖鸡粪排出。
观察粪便的方法:不论是雏鸡或成鸡,笼养带有接粪板的粪便观察非常方便,平养受垫料吸附粪便中的水分和鸡群践踏的影响,笼养蛋鸡如是深坑定期清粪的,观察就有一定的困难。
1、平养舍因病鸡多栖息在地面边缘处,观察时注意边角处的粪便。
因垫料吸附粪便中的水分,特别是肾传支时的水样稀便,使垫料突然变的潮湿,这时要跟踪观察雏鸡的排粪时机以便确定。
2、笼养蛋鸡粪坑里即使用手电能够观察,但因粪便落差大对形状观察不准,为了观察方便和确实,可临时在底笼下铺一接粪板。
3、为观察饲料中钙的吸收性,可取粪便放在面盆中加水漂洗,看最后有无石粉颗粒沉着及颗粒的大小和数量。
一、白色稀粪
多由于肠粘膜分泌大量的肠液及尿酸盐增多造成。
引起肾损害的营养性因素或传染病都可使尿酸排泄障碍,致使尿酸盐增多,导致鸡排白色稀粪。
l.1雏鸡白痢:发病高峰期多为7~14天龄,患病小鸡精神抑郁,恶寒,颤抖,毛松,翅垂,食欲、渴欲下降。
最典型症状是拉白色糊状如浓稠石灰乳状粪便(白痢),此种粪便
一排出即凝固为石灰石状物,堵塞肛门,小鸡常因全身性败血症而大批死亡。
剖检:卵黄吸收不全,肝脏表面有白色坏死小点,稍大的病雏肺有灰黄色结节和灰色肝变。
1.2传染性法氏囊病:3~6周龄最易感,鸡畏寒,缩头,排白色粘稠和水样稀便,粪便如水恶臭,鸡群不愿动,蹲伏常啄肚门。
剖检:腿部和胸部肌肉出血,法氏囊水肿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见有条状出血点。
1.3禽霍乱:一般在成年鸡群中发生,病鸡常有剧烈腹泻,排灰白色稀便。
剖检:心外膜、心冠脂肪密布出血点,心包有少量积液,肝脏表面散布许多灰白色坏死点,肠道出血显著。
1.4雏鸡大肠杆菌病:出壳后几天即可大批急性死亡,慢性者呈剧烈腹泻,粪便为灰白色,死前有抽搐和转圈运动。
剖检:卵黄膨大,日龄稍大的雏鸡剖检可见肝脏、心脏上包有白色纤维素渗出物。
1.5尿酸盐沉积:鸡饮水量加大,腿关节肿胀。
剖检:内脏表面有白色尿酸盐沉积。
询问病史时有饲喂高蛋白质饲料的情况,据此可以推测为尿酸盐沉积。
二、绿色稀粪
重病末期现象,由于食欲废绝,肠道中无内容物,肠粘膜发炎,肠蠕动加快,粘膜液分泌增多,绿色为胆汁或肠道脱落的组织细胞相混而成。
如果鸡采食过量的草粉饲料,也会使排出的粪便呈绿色,但此种粪便较干硬,易与病鸡的绿粪区分。
2.1强毒新城疫:拉腥臭绿色粪便,倒提鸡只嗉囊流出酸臭粘液,鸡只出现扭头,转圈等神经症状。
剖检:腺胃乳头出血,肠道可见红黄色溃疡灶和出血点,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泄殖腔呈刷状出血。
2.2低致病性禽流感:拉白色、绿色稀粪,呼吸道症状明显。
剖检:气管发红、发紫,腺胃乳头出血,肠道弥漫性出血,蛋鸡卵池充血、出血。
(关于排绿粪,鸡的胆管开口在小肠回肠位于十二指肠的中部,如出现新城疫、流感、大肠杆菌,造成肠道炎症,这时排出的胆汁会上逆,胆汁污染了肌胃内的食物,当食物再消化下来,就是绿粪,大肠杆菌一般排半干绿粪;新城疫排出的粪便,外圈80%为绿脓粪,中间是黄粪;流感排出的粪便,外圈80%为黄脓粪,中间是绿粪,这两种病粪便颜色刚好相反)
2.3传染性滑膜炎:鸡只渐进性消瘦,生长发育不良,关节肿胀,行走困难。
剖检:附关节有胶冻样渗出物。
2.4 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咳嗽时带有血液的粘液,鸡只伸颈张口呼吸。
剖检:喉、气管粘膜有出血性粘液。
2.5急性伤寒:拉绿色或白色粪便,鸡不愿活动,呈直立企鹅样姿势。
剖检:肝肿大呈紫色。
三、水样稀便
正常情况下,鸡的食料量与饮水量之比约为1:2,夏季可达1:3,甚至更高。
众所周知,在夏季热应激情况下,鸡的
采食量减少而饮水量增加。
例如,在25℃以上的环境中,舍温每升高1℃,采食量下降1.6%,饮水量每日每只鸡的饮水量增加11毫升。
鸡只大量饮水,多余的水分从尿中排出相应增加,使粪便因含水量较多而变得较稀薄,此乃正常现象。
饲料中含盐量过高,例如添加成鱼粉,或在使用某种抗球虫药时提高饲料中含盐量,而更换使用另一种抗球虫末能将含盐量及时调低等。
在这些情况下,鸡只会因摄入多量水分而造成水样粪便。
一些急性传染病也可导致水样稀便。
3.1食盐中毒:拉稀的时候拌有饮水量增加,口流粘液,严重者出现转圈、抽搐,死亡很快,成堆死亡。
3.2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20~35日龄的鸡多发,排水样稀便或白色稀便,饮水量增加。
剖检:可见肿大的花斑肾,有尿酸盐沉积。
3.3鸡副伤寒:开始为粥样,后呈水样,肛门有粪便污染。
剖检:肝脾淤血肿大,肝呈铜绿色,盲肠有干烙样芯子,小肠出血。
四、血样稀粪
主要见于肠道出血性疾病。
肠后段出血呈棕红色稀便,主要见于盲肠球虫;肠前段出血粪便呈黑褐色,常见于青年鸡小肠球虫病或一些急性传染病和慢性中毒病。
4.1、盲肠球虫:主要发生于有地面垫料饲养的鸡群,鸡拉血便前曾有过地面垫料潮湿、饮水器漏水现象。
鸡逐渐消瘦,生长发育不良。
剖检:盲肠肿胀,拉血便是本病特征的症状。
4.2、小肠球虫:粪便初期为糖浆样稀便,即逐渐消瘦。
剖检:十二指肠、小肠壁有小圆点样出血。
4.3、组织滴虫病:又黑头病或盲肠肝炎,拉血便。
剖检:肝脏肿大,肝表面有圆形或不规则少有凹陷的坏死灶,盲肠肥厚出血,内有干酪样渗出物,成栓塞状。
4.4、黄曲霉中毒:鸡采食下降,发育不良,产蛋下降。
剖检:肝脏呈上黄色且有出血斑、肾脏肿胀。
4.5、砷中毒: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双翅下垂,羽毛蓬乱,颈部肌肉震颤,头偏向一侧,口流粘液,冠发紫,体温下降,排带血稀便。
剖检:胃肠道出血,肝、肾脂肪变性。
五、泡沫状稀粪
粪便呈粘液状,中杂小水泡,由于鸡舍过于潮湿,受寒感冒或核黄素缺乏症引起,其肠内容物发酵产生气体混入粪便。
六、带水软粪便
粪便多而清,周围带水,常见于消化不良。
多因饲料配给不当或难以消化等原因造成。
七、带有白色结节的水样稀粪
病鸡大多消瘦,排水样稀粪,且粪便之中掺有白色结节,是鸡绦虫病。
八、拉带有饲料的稀便
8.1、热应激与天气炎热密切相关,鸡通过大量饮水来降低体温,伴发有张口呼气的症状。
8.2换料应激出现病症前有更换饲料的历史,而且先换料的鸡舍先发病,没有换料的拉稀较少,但死亡并没有增加。
8.3鸡群抗生素滥用见于在治疗疾病时,同时服用几种抗菌素,服用时间过长,死亡虽然减少。
但鸡群采食明显下降,增重速度下降,拉稀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