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企业经济统计学课件第四章.ppt
企业经济统计学课件第四章.ppt
4、国内生产总值:企业增加值和非企业增加 值的总和。是各国通用的生产总量的代表 性指标。
三、企业产值指标的统计原则
为了正确统计各企业产值指标并兼顾全社会产值指 标的汇总,企业产值指标的统计必须遵循以下原 则:
(一)计算内容上的平衡的原则
采用SNA 标准,总产出的范围包括了劳务部门的成 果,其中间消耗包括劳务消耗在内,也就是生产 的范围算的宽,使用的范围即中间消耗也包括最 终使用的范围,相互一致相互平衡,所以称核算 内容上的平衡原则。
(2)工业企业用订货者原材料生产的成品价 值,对订货者来料加工是本企业的生产成 果,应将加工价值连同来料价值一起计入 总产值。
(3)准备出售和已经出售的半成品、工具、 模型等价值。
(4)企业自产自用的设备,经检验合格可以 在生产上使用并符合列入固定资产条例的 也应计入工业总产值。
2、本期完成的工业性作业价值
工业性作业的加工价值是指按加工价值计算, 包括工费和料费,不包括加工件本身价值, 具体包括以下几项:
(1)对外承做的工业品修理作业。 如各种机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金属制品等的修
理。
(2)对外来材料、零件所做的个别工序的加工。 如:研磨、油漆、电镀、钻孔等。
(3)对非自制产品所进行的分包、分装工作
企业产值统计是国民经济核算和微观基础, 在已知各企业和各部门产值的基础上,才 能求出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 总值等指标。
二、企业产值指标的价值构成
(一)按MPS也就是按我国原有的核算口径 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价值指标(基础 指标)如下:
企业总产值、企业净产值、企业增加值
1、企业总产值: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 以货币表现的产品价值。
产品的翻新是指对破旧产品进行翻新工作, 翻新以后的产品是以一种新的物质形态出 现的,应按产品的全价计算总产值。
(4)对外来的零件、配件所做的装配工作
如:将其他企业生产的各种机器设备、零件、 配件装配成完整的产品。但如果产品的主 要部分是本企业自产的,仅利用外企业的 零件配件进行装配或装配比较复杂,需要 进行复杂的试车、校验如复杂的仪器、仪 表的装配也应该按全价计算。
(5)为使外来物品完备所进行的个别工序的 加工
2、企业增加值:是一定时期内企业在生产产 品中所增加的价值。
企业增加值的价值构成: C1+ V+ M 3、企业净产值:是企业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
从事物质生产新创造的价值。
企业净产值的价值构成: V+ M
是总产值扣除物化劳动后的结果,全社会各 企业净产值总和为国民收入。
可见:
在企业产值指标中,同样的实物产量计算产 值指标,以总产值最大,它除了新创造价 值V+M外,还包括了两种物化劳动转移价值 ( C1+ C2 )。
第四章 企业产出价值量统计
第一节 企业产出价值量统计的一般问题
一、企业产值的概念和作用
(一)概念:企业产值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或 提供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有用产品或劳务的总量 称为企业产值。
(二)企业产值统计的作用
1、企业产值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有效成果 的综合反映。
要反映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成果,必须把 实物量指标转化为价值指标,把企业的实物量转 化为企业产值。
(二)核算内容上的主体原则,又称对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则。
1、以生产对象为主体进行计算的,称为“产 品法”。农业、建筑业企业计算总产值使 用“产品法”。
2、以经营单位为主体进行计算,称为“企业 法”。主要是工业、企业。
(三)计算时空范围上的统一原则
遵守规定的时间标准,在空间范围上,遵守 规定的空间标准,超越规定的时间、空间 范围,一律不能加以统计。
产品价值是由C、V、M三大部分组成的
➢ C:代表物化劳动转移价值,其中分C1、C2 C1:为劳动手段折旧价值(各种设备固定资产折旧值) C2:为劳动对象的转移价值(原材料、燃料消耗价值)
➢ V:为活劳动消耗价值:工资 等 ➢ M:为剩余劳动价值:利润、税金
企业总产值的价值构成: C1+ C2+ V+ M
2、企业产值是企业考核经济效益,进行各种 统计分析的基本依据。企业考核经济效益 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统计指标,而这些指标 的计算都与企业产值有关。
如:企业劳动生产率、成本净产值率、资金 占用率、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系数及单位能 耗创造的产值等等都以企业产值为基础。
3、企业产值是计算本部门和全社会有关产值 指标的基础。
企业增加值次之,新创造的价值V+M再加上 固定资产折旧价值。
企业净产值最小,由活劳动新创造的价值 V+M构成。
(二)企业产值包括劳务价值在内的指标
1、包括企业劳务工作量在内的企业总产量指 标称为企业总产出。
2、企业生产净值:包括企业劳务工作量在内 的企业净产值。
3、企业增加值:包括企业劳务工作量在内的 企业增加值。
2、最终有效产品的原则
工业总产值是企业生产的工业最终有效产品和劳务 的总价质量。在计算工业总产值时,是以企业作 为整体,按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有效成果来计算 产值,同一种产品的价值在企业内部不允许有重 复计算。这是计算工业总产值的又一条重要原则。 即采用“工厂法”计算工业总产值。
工厂法:是以整个企业为单位,把企业本期工业生 产的最终有效成果乘以相应的产品价格,进行加 总计算。
(二)企业总产值的具体内容
根据上述工业总产值指标的含义,其内容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本期生产的成品价值
成品是企业生产的最终成果,应计入工业总 产值。即本企业报告期生产经检验合格, 包装入库或者虽没入库,但已办理入库手 续的成品价值。具体包括四项:
(1)工业企业用自备原材料生产的已经销售 和准备销售的成品价值。
第二节 企业工业产值统计
一、企业工业总产值 (一)工业总产值及其计算原则 工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在一定时期
内生产的工业最终有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 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它反映企业总规模 和总水平的重要指标。
1、生产工业产品的原则
工业总产值是企业生产的全部工业产品和劳 务的总价值量。这表明凡是企业生产的产 品和劳务,均应包括在内,不得遗漏。无 论是基本车间生产的,还是辅助车间,附 设车间生产的都要包括。正确界定工业产 品生产的界限是计算工业总产值的首要原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