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方案设计要点

网络方案设计要点

实训报告书实训名称:网络设计方案:信息工程系(部)系:网络11-1专业班级班:张越庆学生姓名1143020123 学号:孙旸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4年6月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2目录一需求分析...............................................................................................4二方案规划 (4)2.1 网络设计目标 (4)2.2 能够实现的效果 (4)2.3 网络设计原则 (5)2.4 网络技术选型 (5)2.5 网络拓扑结构 (7)三详细设计方案 (8)3.1 A-F项目设计方案 (8)3.2 B项目设计方案 (9)3.3 D公司项目方案 (10)3.4 E项目设计方案 (11)四设备选型.............................................................................................12五相关配置命令....................................................................................14六相关测试诊断命令..........................................................................16七实践总结...........................................................................................163一需求分析A、B、C、D、E、F六家公司,分别位于五个不同的地域,各个公司彼此独立,切都连接到Internet。

F公司是A公司的下属子公司。

A公司是某规模较大的公司,为迎合网络时代的发展,公司为每位职工配备电脑一台,并都可以访问Internet。

该公司共计有9个部门:董事会、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市场部、外联部、公关部、研发部、车间、后勤。

其中,车间员工数量最多,共计124人,其余部门最多只有27人。

B公司是一家网吧,内有120台电脑。

C公司是一家网络服务提供公司,对外提供web及FTP服务D公司有6部门,通过三层交换机连接E公司采用硬件防火墙。

该公司内部服务器禁止外部任何人员访问,只允许内部员工访问。

并且对内部员上网有严格的限制:禁止聊QQ,禁止使用web,ftp以外的各项服务,并规定每个员工每天只能享用10M流量数据,并且每台PC的带宽只有1M。

F公司与A公司经常有业务来往,并通过网络传输财务数据,要求数据传输过程安全可靠.二方案规划2.1 网络设计目标该系统工程采用Intranet和Internet技术建成一个由网络、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组成的综合应用系统。

目的是为企业的业务、办公提供高效的管理。

该系统工程的建设目标是开发成一个标准工程,经过适当的修改后,可适应其他相同或相近需求的企业,作为一个网络应用产品投放市场。

2.2 能够实现的效果1. 传输速率100M-1000M42. 文件的共享。

设计室初步完成的文件及图纸,在不打印出图的情况下,能很快在总工室及院领导处调阅,以提出改进意见。

3. 硬件的共享。

部分硬件如光驱、调制解调器、扫描仪、刻录机等都可共享,降低了成本。

4. 实现多台电脑共享打印机,简化了打印出图的过程。

5. 文件传输,能快速地、在不需要交换软盘的情况下在各电脑之间进行文件的拷贝。

6. 通过因特网,互发电子邮件及传真,实现与主管部门及客户间的业务技术交流及文件的上报、传送。

2.3 网络设计原则要设计一套企业信息网络系统,就必须对每一部分进行系统的、全局的精心策划。

这样,设计的信息网络系统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从而设计和建设一套性能价格比高、平滑扩充性好的系统。

一般来说,在规划和设计企业信息网络系统时,需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2.3.1 统一规划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信息服务建设的任务是长期和艰巨的,应根据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和公司的经济实力,对系统进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尽可能地缩短系统开发周期。

2.3.2 保持标准化和可行性网络标准化,以支持网络扩展和互连。

采用市场上先进的技术和相对成熟的产品,并向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工程标准、相关业标准和暂行规定先靠拢。

2.3.3 保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可靠在系统设计和网络设计方面应优先考虑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可靠。

2.3.4 保证网络系统的先进性和有效性由于网络系统除了满足公司的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的需求外,还要为公司的其他业务提供网络服务,所以必须保障网络有足够的带宽和处理能力。

综合上面的选择因素,最后决定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因为这种网络结构不但稳定性和可扩展性非常好,而且很容易判断和排除网络故障,根据交换机的LED指示灯,就能随时了解网络的连接和运行状况,及时迅速地判断出故障点。

2.4 网络技术选型随着计算机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已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局域网和城域网中有多种可选的主流网络技术,以5下我们将针对不同技术类型,简单阐明其特点,为我们的技术选型提供科学的依据。

(1) 传统以太网络技术。

以太网(ETHERNET)已经成了局域网的代名词,通常所说的局域网一般都是指以太网,以太网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网络技术,它起源于美国的夏威夷大学,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完善,其技术以十分成熟。

以太网组建和维护较为容易,各个设备间的兼容性好,目前只要操作系统是Windows、Netware和Linux都支持以太网。

百兆位以太网技术是目前广大网络用户组网的主要选择,共有4种不同的类型: 1、100BaseTX:采用5类UTP线缆为通信介质。

采用CSMA/CD传输控制规程,完全兼容100BaseT以太网。

2、100BaseT4:采用内含4对双绞线的3类以上的UTP线缆为通信介质。

3、100BaseFX:采用内含两束光纤的光缆为通信介质。

4、100BaseF2:1997年,IEEE发布了百兆位以太网的IEEE.802.3y标准,该标准采用内含两对3类以上的UTP线缆为通信介质。

以上4类百兆位以太网的主要区别在于所采用的通信介质类型不同,由于目前5类以上的UTP线缆是双绞先线的主流产品,因此最常用的百兆瓦位以太网是100BaseTX。

此外,为了更好的保护10M/S以太网设备资源,现在还有一种10/100M/S自适应网卡就是适用这种网络的产品,网络能够根据所使用的硬件设备自动检测出应用的传输带宽。

(2) FDDI -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FDDI 的英文全称为“Fiber Dist ributed Data Interface”,中文名为“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FDDI 是光纤数据在200公里内局域网内传输的标准。

FDDI 协议基于令牌环协议。

它不但可以支持长距离传输,而且还支持多用户。

FDDI 用于环型网, 以光缆作为传输介质, 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100Mbit/ s。

FDDI 的技术规格有FDDI - I和FDDI - II。

通常FDDI 指的就是前者。

采用五类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的FDDI ,称为CDDI。

FDDI 使用双环令牌传递网络拓扑结构,可以在100 公里以上的距离支持500 台计算机。

FDDI通常用作骨干网,用得最多的是用作校园环境的主干网。

这种环境的特点是站点分布在多个建筑物中,连接具有许多局域网段和大图形传输、语音和视频会议以及其他带宽要求大的应用产生的繁重流量的大型网络。

(3) ATM 网络。

“ATM(异步传输模式) ”这一名词最早就为与电话中继通讯中常用的技术“STM(同步传输模式) ”相对应而产生的,它既汲取了话务通讯中电路交换的“有连接”服务和服务质量保证,又保持了以太、FDDI 等传统网络中带宽可变、适于突发性传输的灵活性,从而成为迄今为止适用范围最广、技术最先进、传输效果最理想的网络互连手段。

62.5 网络拓扑结构(1) 星型拓扑结构。

星型结构是指有一中心装置,网络上以点到点的方式连接到该中心装置上,其形状如同星状。

网络有中央节点,其他节点(工作站、服务器)都与中央节点直接相连,这种结构以中央节点为中心,因此又称为集中式网络。

由于各种集线器(HUB)和交换器(Switch)的出现,星型结构得到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如下特点:结构简单,联网容易;便于控制与管理;易于扩充和缩小;一个节点故障,不会影响网络工作,且故障节点易于查找;各计算机直接和中心相连接,中间环节少,因而延时小;也易于采用结构化布线的方式。

(2) 环型网络拓扑结构。

环型结构在LAN 中使用较多。

这种结构中的传输媒体从一个端用户到另一个端用户,直到将所有的端用户连成环型。

数据在环路中沿着一个方向在各个节点间传输,信息从一个节点传到另一个节点。

这种结构显而易见消除了端用户通信时对中心系统的依赖性。

环行结构的特点是:每个端用户都与两个相临的端用户相连,因而存在着点到点链路,但总是以单向方式操作,于是便有上游端用户和下游端用户之称;信息流在网中是沿着固定方向流动的,两个节点仅有一条道路,故简化了路径选择的控制;环路上各节点都是自举控制,故控制软件简单;由于信息源在环路中是串行地穿过各个节点,当环中节点过多时,势必影响信息传输速率,使网络的响应时间延长;环路是封闭的,不便于扩充;可靠性低,一个节点故障,将会造成全网瘫痪;维护难,对分支节点故障定位较难。

(3) 总线型拓扑结构。

总线型结构是指各工作站和服务器均挂在一条总线上,各工作站地位平等,无中心节点控制,公用总线上的信息多以基带形式串行传递,其传递方向总是从发送信息的节点开始向两端扩散,如同广播电台发射的信息一样,因此又称广播式计算机网络。

各节点在接受信息时都进行地址检查,看是否与自己的工作站地址相符,相符则接收网上的信息。

总线型结构的网络特点如下:结构简7单,可扩充性好。

当需要增加节点时,只需要在总线上增加一个分支接口便可与分支节点相连,当总线负载不允许时还可以扩充总线;使用的电缆少,且安装容易;使用的设备相对简单,可靠性高;维护难,分支节点故障查找难。

三详细设计方案3.1 A-F项目设计方案3.11 A-F项目需求分析为了迎合网络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提高A公司的信息化办公水平,需要构建公司内部的通信网,并且每台电脑都可以访问Internet,形成董事会、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市场部、外联部、公关部、研发部、车间、后勤共享信息化应用的格局。

F公司是A公司的下属子公司,经常有业务往来,通过网络传输财务数据,并且要求数据传输的安全可靠,所以F公司也应该为该通信网的一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