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二方审核检查表
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足够的检验可能性(实验室和测量设备)
-图纸/订货要求/规格的充分和明确
-质量保证协议的签订
-基于主要缺陷的分析及特性重要程度,制订进货产品控制计划 并执行/或委托外部检验
-与供方对检验方法、检验流程、检验频次的约定并执行
-测量能力证明(MSA尤其针对产品和过程的关键特性)
项目
过程要求
-服务
-工装、模具、检具
-包装
-产品
需考虑要点,例如:
-控制、验证、贮存、运输、保证质量和性能(失效日期)
-在出现缺陷或损失情况时的信息传递
-质量文件(质量现状、质量历史)
项目
过程要求
记录
得分
1.7
原材料的库存量是否适合生产要求?要求/说明
在过程策划时就必须已调查并考虑到了所要求的库存量。在 要求已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应酌情重新进行需求分析。 需考虑要点,例如:
项目
过程要求
记录
得分
2
生产
2.1
人员/素质
2.1.1
员工是否负有监控产品质量/过程质量的职责?要求/说明
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提出整改计划,参与改进,如合理化建议,QQ、组
-操作工自检
-过程认可
(设备点检/首件检验/末件检验)
-过程控制(正确理解和使用控制图)-隔离零件的权利
2.1.2
员工是否负有关于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的职责?要求/说明
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有序和清洁
-实施或安排维修和保养
-全员生产性维护(TPM)(预见性/预防性)
-零件准备/贮存
-实施/报请对检测、试验设备的检定和校准
项目
过程要求
记录
得分
2.1.3
员工是否适于完成所交付的任务,并保持其素质?要求/说明
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员工素质要求定义
-实施过程的上岗指导/培训/资格的证明
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库房产品的包装和防护
-仓库管理系统
-目视化的先进先出(FIFO)/按批次投入使用
-有序和清洁
-满足产品贮存所需要的气候条件,并监控气候条件
-防损/防污/防锈
-标识
(可追溯性/检验状态/加工工序/使用状态)
-防混料
-检验区域和隔离仓库(设置和使用)
项目
过程要求
记录
得分
1.9
员工素质是否满足相应的岗位要求?要求/说明
二方审核检查表(
项目
过程要求
记录
得分
1
原材料/供方
1.1
是否由已认可的且有质量能力的分供方供货?
确定供方之前,应已具有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结果 (认证/审核)。投入批量生产前,应确保仅从适宜的供方处采购。应考 虑其以往的质量绩效的评估情况。
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供方的基本情况、资质调查
-质量能力评价,例如:审核结果
需考虑要点是负责下列工作的人员,例如:
-分供方的选择、评价、培训
-产品检验
-贮存/运输
-物流
必须具备有关知识,例如:
-产品/技术规范/顾客特殊要求
-模块供货中每个零部件的产品特性和生产流程的专业知识
-标准/法规
-包装
-加工
-评价方法(例如:审核、统计)
-质量技术(例如:8D方法、因果图)
-尤其是供方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标准、工具手册、过程审核的 理解掌渥和应用。
-缺勤统计、加班统计,工作时间考虑了人体的承受力
-素质证明(素质列表/矩阵图)并更新
-工作分析/时间研究(例如:MTM、REFA)
-顾客要求
-考虑顾客要求及贮存成本,建立合理库存量,确保安全储备定 额,
-实施看板管理,清楚明示库存状态,保准时交货
-原材料/外购件供货出现瓶颈时的应急计划(应急战略)
1.8
原材料/内部剩余材料是否按要求发送/贮存?要求/说明
发放的原材料和从生产部门退回的剩余材料按认可状态进行 贮存,防止损坏和混放。有疑问的/隔离的产品必须贮存在隔离 库中。
过程审核/产品审核、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根据质量绩效(质量/成本/服务)的高低级别进行选择
-合格供方目录的建立并使用
-供方清单获得顾客的批准/变更的再批准
1.2
是否可以保证米购件符合约定的质量要求?
应能在组织内(自身核心技术、出现冋题时快速反应)进行 基本、必要的检验(实验室和测量设备)。组织自己的实验室应 进行系统管理。委外实验室符合ISO/IEC17025(或具有可比 性的国家标准)。
需考虑要点,例如:-确定质量、价格及服务的量化目标,例如: °提高过程可靠性的同时降低检验成本 °减少废品(内部/外部,即零公里和售后三包PPM°减少周转量
°提高顾客满意度
-重大/疑难问题成立专题工作小组(跨部门工作组)
1.6
对于顾客提供的产品,是否遵守了与顾客商定的程序?要求/说明
对顾客提供的产品的各项要求应在质量协议中确定,并落实。 提供的产品可能是:
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对质量绩效进行连续监控和评价 (质量/成本/交付/服务等)-整改计划的商定与跟踪
-改进后零部件的检验记录和测量记录
-对主要缺陷/有问题的供方进行分析
项目
过程要求
记录
得分
1.5
是否与供方就产品和过程的持续改进目标达成了共识并落 实?
要求/说明
这一任务对模块供货具有重要的意义。组织对供方的持续改 进负有全部责任。
-首批样品检验报告及生产件批准(PPAP)
-重要特性的能力证明(CPK,PPK)
-可靠性分析评估
-定期的对产品全部特性的检验报告(年度全尺寸检验和型式试 验)
1.4
是否对供方的质量绩效进行了评价?当出现偏差时是否米取
了措施?
要求/说明
应定期检查供方的能力和绩效,按零件分类记录在一个表(供 应商清单)中并作评价。若评定的结果不佳则要制订质量能力提 高计划,并对实施情况进行验证。若采用模块供货,供应商对所 有的单个部件的质量监控负有全部的责任。
-关于产品和可能/已出现缺陷的专业知识的掌握
-对安全生产的指导说明
-特殊资格证明(例如:焊工证书、视力检查、厂内机动车驾驶 证)
2.1.4
是否具有包括顶岗规定的人员配置计划?要求/说明
在人员配置计划中要考虑缺勤因素(病假/休假/培训)。
对顶岗人员也要确保所需的素质。
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排班计划(根据合同),并考虑现有生产能力、产量变化进行 了有效的策划。
记录
得分
1.3
已批量供货的产品是否已获得所要求的认可?要求的改进措 施是否已落实?
要求/说明
在新的/更改的产品/过程批量投产前,必须对供方的所 有产品进行认可。若采用模块供货,组织对所有的单个部件负有 质量监督的完全责任。
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顾客信息(其中包括技术规氾/标准/检验规疋)
-工程样件的认可、试制样件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