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代名士与文化 第三讲 墨子与墨家精神

中国历代名士与文化 第三讲 墨子与墨家精神

爱盗非爱人也,不爱盗非不爱人也,杀盗人,非杀人也。

四、墨家学说及其影响
儒墨之爱

儒家“爱有等差” :
爱由亲至疏、由近及远,最后及於天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儒家的爱要受礼的规范和制约,必须在宗法等级制度允许的 范围内实施。

墨家“爱无等差” :
等于取消亲疏尊卑之别。 ‚爱无等差,施由亲始。‛
四、墨家学说及其影响
儒墨之爱

孟子:杨朱为我,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 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古今中外哲人中,同情心之厚,义务观念之强,牺 牲精神之富,基督而外,墨子而已。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

四、墨家学说及其影响
墨家非攻

反对攻人之国。尤其反对 大国对小国的兼并战争。
战争=杀人=不义=犯罪 战争会使百姓陷入死亡、 国家财力耗空、无法从事生 产。
后墨问题

墨学至汉代几至销声匿迹:
两场大火; 不能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 后继无人,思想传承产生问题。 教条严苛,一般人难以接受。
二、墨翟身世
墨子生平

(约前468~前376---孙诒让的 考证)
名翟,鲁人,一说宋人, 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创立与儒家相对 立的墨家学派。墨子的学 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 家并称为‚显学‛。
三、墨子政治活动与墨子精神
盖墨翟,宋之大夫------仕于宋
宋信子罕之计而囚墨翟。 ------ 《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 》
三、墨子政治活动与墨子精神
墨子止楚攻宋
公输盘为楚为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 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 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 “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 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 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 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 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 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四、墨家学说及其影响

墨子“十论”:

兼爱 节用 天志 尚贤
非攻 节葬 明鬼 尚同
非乐 非命
学说基础 社会思想 哲学思想 政治思想

各思想互为关联, ‚功利主义‛ 贯穿其中。
四、墨家学说及其影响
墨家兼爱

天下大乱的根源:
损人而自利,不相爱。 ↓ 提出‚兼相爱‛ 、‚交 相利‛ 作为 解决一切纷 乱的良方
三、墨子政治活动与墨子精神
墨家组 织

墨家组织制度完善,最高首领称 “钜子”。
墨者以为不听巨子不察。 ------《吕氏春秋· 离俗览》

墨子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虽 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 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法治。 ------《墨子· 法仪》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莫若法天。 ------《墨子· 法仪》
三、墨子政治活动与墨子精神
自苦为 极

正统文化的反叛者。 墨子特别推崇夏禹舍己治水、艰苦行道的精神。
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 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行夏政。 --------《淮南子·要略》 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屐蹻为服,日夜不休,以 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 --------《庄子·天下》 禽滑厘“事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役身给使, 不敢问欲。” -----《墨子·备梯》
中国历代名士与文化
主讲人:李金山 Email:ljs2007@
第三讲 墨子与墨家精神
一、概述 二、墨子身世与墨学渊源 三、墨子及墨家的政治活动 四、墨家学说与儒墨之辨

一、概述
先秦学术
墨者俭而难遵, 是以其事不可遍循, 然其强本节用,不 可废也。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荀子· 荣辱》
三、墨子政治活动与墨子精神
贵义尚 勇

宋明理学家把 “勇” 分两类:血气之勇与义理之勇。 《国语·越语下》:“夫勇者,逆德也。” 杂家:
勇,天下之凶德也。(《吕氏春秋· 论威》)

道家: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老子》第七十三章 )

法家: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 五蠹》 )
三、墨子政治活动与墨子精神
自苦为 极

孟子称赞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杨朱“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禹之时,天下大水,禹身执虆(léi )垂,以为民先,剔 河而道九歧,凿江而通九路,泽五湖而定东海。当此之时, 烧不暇撌(guì ),濡不给扢(gē ),死陵者葬陵,死泽者 葬泽,故节财、薄葬、闲服生焉。 ------ 《 淮南子· 要略》 禹之堙洪水,决江河而通九州四夷也,名川三百,支川 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而纠杂天下之川,腓无胈, 胫无毛,沐甚雨,栉甚风,臵万国。禹大圣也。 ------《庄子· 天下》
------《吕氏春秋· 尚德》
三、墨子政治活动与墨子精神
贵义尚 勇
墨家尚勇:
墨子服役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 ------《淮南子· 泰族训 》 战虽有阵,而勇为本焉。 ------《墨子· 修身 》 孔子之门多君子,墨子之门多勇者。 -----陆贾《新语· 思务》 《墨经》曰:‚士损己而益所为。‛ ‚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 即通过损害自身来助成所做的事业。可以去做自己厌恶的事 情,来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四、墨家学说及其影响
墨家兼爱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 其身 。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 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 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 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 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墨子· 兼爱中》
------《孟子· 离娄下》
三、墨子政治活动与墨子精神
贵义尚 勇

荀子:
斗者,忘其身者也,忘其亲者也,忘其君者也。行 其少顷之怒,而丧终身之躯,然且为之,是忘其身也; 家室立残,亲戚不免乎刑戮,然且为之,是忘其亲也; 君上之所恶也,刑法之所大禁也,然且为之,是忘其君 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是刑法之所不舍 也,圣王之所不畜也。乳彘触虎,乳狗不远游,不忘其 亲也。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 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三、墨子政治活动与墨子精神
贵义尚 勇

墨门集团是一支具有高度战斗力的义勇军。
墨者钜子孟胜善荆之阳城君,阳城君令守于国,毁璜以为 符,约曰:‚符合听之。‛ 荆王薨,群臣攻吴起于丧所,阳 城君与焉,荆罪之,阳城君走,荆收其国。孟胜曰:‘受人之 国,与之有符,今不见符,而力不能禁,不能死,不可。’其 弟子徐弱谏孟胜曰:‚死而有益阳城君,死之可矣;无益矣, 而绝墨者于世不可。‛ 孟胜曰:‚不然。吾于阳城君,非师 则友也,非友则臣也,不死,自今以来,求严师必不于墨者矣, 求贤友必不于墨者矣,求良臣必不于墨者矣,死之,所以行墨 者之义而继其业者也。我将属巨子于宋之田襄子。田襄子,贤 者也,何患墨者之绝世也。‛ 徐弱曰:‚若夫子之言,弱请 先死以除路。‛ 还殁头前于孟胜。因使二人传巨子于田襄子。 孟胜死,弟子死之者百八十三人。
四、墨家学说及其影响

《墨子》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 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 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墨家的‚节葬‛、以自苦为极,不符合 人情。‚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 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 也。‛ ‚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汉书· 艺文志》: ‚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攻战国本身也会劳民伤财、 众叛亲离。但赞成吊民伐 罪、救民水火及被迫自卫 的战争。
四、墨家学说及其影响
墨家节用
即‚节省财用‛ ,‚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 (利用国家已有的条件,削减无益的费用。) ‚用财不费,民德不劳。‛ (使用财物不浪费,人民也会得到安逸。) 对衣服、宫室、甲兵、舟车等制作,皆提出 了一些原则。 减免战争→增加人口,发展生产,增加民财。
三、墨子政治活动与墨子精神
墨家组 织

团体生活:手工业生产;周游列国。
子墨子游荆耕柱子于楚。二三子过之,食之三升,客之不厚。 二三子复于子墨子曰:“耕柱子处楚无益矣!二三子过之,食之三 升,客之不厚。”子墨子曰:“未可智也。”毋几何而遗十金于子 墨子,曰:“后生不敢死,有十金于此,愿夫子之用也。”子墨子 曰:“果未可智也。” ----《墨子· 耕柱》
三、墨子政治活动与墨子精神
贵义尚 勇

儒家对“勇”持谨慎态度。
孔子: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 宪问》) 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 为政》) 君子有勇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盗。 (《论语· 阳货》)
三、墨子政治活动与墨子精神
贵义尚 勇
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 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 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 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 五不孝也。
阴阳、儒、墨、名、法、道德。
墨学流变与遭际
显 隐 变

墨学是战国时代的显学:
孟子: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则归于墨。 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 韩非子:世之显学,儒墨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