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牧草栽培与饲草加工201709

牧草栽培与饲草加工201709

不同生长阶段,粗蛋白含量差别大。生 长1个月高50cm时粗蛋白含量10.8%, 而生长3个月高150cm时含粗蛋白只 5.9%,只有幼嫩时含粗蛋白54.6%。
3、皇竹草
3.2 栽培管理技术
茎节繁殖,穴深7厘米, 株距0.5米,行距1米,竖直或 是斜向上放,芽向上,覆土踩 实,一周可出苗。对土壤的肥 力反应快速,牛粪为最佳肥料。
农区牧草高产栽培与饲草利用技术
一、发展农区牧草的意义
1、为畜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结构调整的基础,改变目前畜牧业发展以耗粮型为主的现状 3、降低成本,减少投入 4、改善肉、蛋、奶的品质,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解决草食家畜饲草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1、农副产品——充分利用、合理加工 2、草山草坡——分区轮牧、不断改良 3、人工种草——调节供应、提高营养
料和青贮原料。 美国奶牛业靠:苜蓿+玉米青株 前苏联奶牛业靠:青刈苜蓿(三叶草、混播) +青贮玉米+多汁饲料
8、玉米与青刈玉米
8.2 栽培管理技术 整地、施基肥 播种:每亩1-1.5公斤种子 适时收获:
作青饲料:在苗期到乳熟期之间收获 作青贮:在乳熟到蜡熟期之间收获
青刈玉米
普通玉米
青刈玉米的营养成分比较(干物质基础)
制作须2-3月才能完成。在饲用之前与饲用之中均要进 行品质鉴定。 ➢ 气味:具酸味,带醇、酸味最佳。 ➢ 颜色:青绿或黄绿色为好,黄褐或暗绿色为中,暗、褐、 黑绿、黑色为差 ➢ 结构:紧密,但手搓能散;软,湿润;叶、茎、花能保 持原有状态为佳。
青贮料只有在厌氧条件下,才能保持 良好品质,如果堆放在畜舍里和空气 接触,就会很快地感染霉菌和杂菌, 使青贮料迅速变质。尤其是夏季,正 是各种细菌繁殖最旺盛的时候,青贮 料也最易霉坏。
可耐低温及微霜,但不耐 冰冻,可用保茎、保兜的方法 越冬。
4、扁穗牛鞭草
4.1 基本特征 禾本科多年生牧草,每年可刈青4-6次, 每亩产鲜草0.8-1.2万公斤 ,干草中粗蛋白质含量9.48% 羊、牛、鱼均爱食。
4、扁穗牛鞭草
4.2 栽培与田间管理技术 茎秆扦插。扦插季节全年均可,但以4-6月和9-10月
2、养羊 牛鞭草、黑麦草、三叶草、苜蓿
3、养鹅 矮象草、奇可利、牛鞭草、三叶草、黑麦 草、紫云英
4、养猪 籽粒苋、矮象草、串叶松香草
5、养鱼 桂牧一号、矮象草、苏丹草、黑麦草
八、牧草与秸秆的加工与贮藏
1、青贮
1.1 概念: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乳酸菌发酵调制保存的青绿 多汁饲料 1.2 建青贮池(窖)
常用牧草的类别见下表。
常见牧草的播种量
单位:千克/公倾
五、我省主要草种及其栽培技术
种草五要素
1、早耕深耕,精细整地 2、因地制宜,选择草种 3、适时播种,加强管理 4、适时收割,合理利用 5、合理搭配,均衡供青
1、桂牧一号杂交象草
1.1 主要特征
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一 年刈割4-5次,株高可达1.8 -3.0米,
提高青贮料的营养养分含量——如加入尿素、 氨化物、饼粕类等,也可加入本不可单独青贮 的料,如秸秆等。
1、青贮
1.3 制作方法: 适时刈割(考虑产量与实际情况):禾本科在抽穗期, 豆科在初花期。 无论是豆、禾本科牧草或是混播牧草,在始花期以后,
推迟一天刈割,牧草的消化率、采食量、总营养价值均降低。
二、我省农区牧草种植的现状
1、农区规模养殖场不断增加,对优质饲草的需求量不断 增加,高产优质饲草缺口非常大
2、我省农区牧草种植难度大 3、种草缺乏认识和技术含量
三、人工牧草的优点
1、青绿期长 2、产量高 3、营养品质好 4、多功能、多效益
四、牧草的分类
1、植物学分类:豆科、禾本科 2、利用方式:放牧型、刈割型 3、生长年限:一年生、多年生 4、对季节的适应性:冷季型、暖季型
6、一年生黑麦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2 栽培管理技术
耕翻整地,施足底肥。宜秋播,在湖南地区一般 在10月底作用播种较适宜,行距15-30 厘米,手 工播深1-2厘米,每亩播种量1.5-2 公斤。喜氮 肥,每次刈割后宜追施速效肥。
7、苏丹草
7.1 基本特征 高粱属禾本科牧草,一年生,根系发达,株高在1.5-3.0 米之间,年刈割3-4次,亩鲜草产量达1万公斤,蛋白质 含量6%左右。 7.2 栽培管理技术 播种量:1.5公斤/亩,条播,行距30cm,喜水、喜肥、喜温 作青饲料的最佳利用期为孕穗初期
粗纤维含量低,蛋白质 含量高,年亩产鲜草达1.5- 2万公斤。
1、桂牧一号杂交象草
1.2 栽培方法
按常规耕平整用地后,土 开穴,穴行株距均为80厘米, 穴深6-8厘米,每穴用土杂肥2 -2.5公斤(以火土灰与猪粪混 合而成),或每穴施复合肥80 -100克,每穴栽桂牧1号种苗 一根,在我省丘陵湖区最佳移 栽时间为每年4月20-5月10日, 最迟不超过6月10日。
-25厘米,年亩产鲜草3000-3500公斤,鲜草蛋白质含 量达到28%左右。播种量每亩0.25-0.5公斤。
9、白三叶草
9.2 栽培管理技术 秋播,10月中下旬,行距30厘米,播深1.5-2厘米。 生长缓慢,不耐杂草,要中耕除杂 控制采食量(含植物胶质和甲基醇,引起臌胀病)
红三叶
红三叶、白三叶营养成分比较(鲜样,%)
1、桂牧一号杂交象草
1.3 田间管理技术
要中耕除杂,每次刈割后兑水逐蔸追施尿素,每亩用肥15公斤, 或碳铵45-50公斤。在7-9月高温干旱季节,利用放水抗旱。第 一次刈青留茬高3-5厘米,以后每刈青一次向上递增1-2厘米。
1.4 留种越冬
➢覆盖种蔸越冬:采用牛粪、猪粪、火土灰、黄土、稻草、薄膜 等覆盖 ➢种茎半掩埋法越冬: 操作方法:挖坑→竖直放→浇透水→覆盖
池深2.5-3.0米,宽2-3米,长度视青贮料多少而定 (一般1立方米压实后,可贮存500-600公斤),池底及 边墙为水泥防渗结构,池顶部在装满青贮料后覆以塑料 布,并盖20厘米厚细土,池子上面要进行遮荫处理。
地上式青贮窖剖面
外加剂青贮
在青贮中加入另一些物质以达到: 促进乳酸发酵——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接
原料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搓绞法-----在切碎前,饲草被搓绞,茎不折断、叶片不脱落为适宜。 手抓法-----取切碎原料,用手压挤成团,慢慢展开,注意料团的状态。
以饲料团缓缓展开,手掌中可见水迹,而无水滴为宜。 烘干法-----实验室测含水量
2、密封的好坏
1、青贮
1.5 品质鉴定 含糖较多的青贮2—3周就能制成。不易青贮的原料
(2)配制菌液 将复活好的菌液倒入充分溶解的1%食盐溶液中搅拌均匀, 一般秸秆1000千克用水800千克、食盐8千克。处理青秸秆,活干菌用量减 半,不加食盐或适量加入,贮料含水量要求达到60%~70%。
(3)装窖 将秸秆铡成2~3厘米长,在窖底铺放20~30厘米厚秸杆,然后 均匀喷洒菌液并踩实,装一层喷一层踩一层,连续作业,直到高出窖口40 厘米再封口,用手握秸秆无水滴,手上水分明显,含水量即达到60%~70 %。每层可撒入秸秆量0.5%的玉米面、麦麸等,要求当天制作当天封窖。
1、青贮
1.6 开窑使用 ➢ 随用随取,防晒、雨淋,用后密封。 ➢ 不宜作单一饲料喂。 ➢ 饲量应由少到多。
2、氨化
2.1 概念 将秸秆铡碎密封好通入氨和氨水,或者将秸秆铡碎后与 一定量的尿素溶液混合堆垛,密封制作饲料的方法。
2.2 优点 粗蛋白含量提高4-6%,>8%的限定值 采食量提高20-40%,消化率提高10-20% 成本低,每千克仅增加0.03元,有杀菌作用。
种类
粗蛋 白质
可消化 粗蛋白质
(%) (%)
粗粗
无氮
脂肪 纤维 浸出物
(%) (%) (%)
粗 灰 分
产奶 净能
(%) (MJ/kg)
玉米 青刈 8.5
5.1
2.3 33.0 50.0 6.3 5.51
玉米 秸秆 6.5
2.0
0.9 68.9 17.0 6.8 4.22
9、白三叶草
9.1 基本特征 多年生豆科牧草,年刈割4-5次,叶层一般高15
种乳酸菌、加酶制剂等到可迅速产生乳酸 (PH达到3.8—4.2)。如:糖蜜,甜菜 渣,乳酸制剂等。 抑制不良发酵——如加入酸类、抑制剂, 阻止腐败菌生长。
外加剂青贮种类
(美)青料加85%的甲醛3.6㎏/t、黑麦草加 95%的甲醛2.5㎏/t;
(英)甲醛+甲酸,也有甲酸+丙酸+乳酸+抗氧化 剂。也有甲酸钙+Na2SO3防霉。
2、氨化
2.3 制作方法 秸秆切碎:以3-5厘米为宜。 尿素的加入方法:每100公斤秸秆用尿素4-5公斤,
溶于10-20公斤水中,撒在秸秆上,拌匀。 压实,覆盖,密封
3、微贮
3.1 概念 将多种有益菌株复合制
成一种多菌株复合体,然后 将其接种于铡碎的牧草或秸 秆中,依靠微生物本身的作 用,分解纤维素,提高蛋白 质含量,改善牧草或秸秆饲 料的柔软性、适口性的制作 方法。
类别
干物质
可消化 粗蛋白质
粗蛋白 质
粗脂肪
粗纤维
无氮 浸出物
粗灰分


红三叶 27.5
3.0
4.1
1.1
8.2
12.1
2.0
0.46
0.07
白三叶 17.8
3.8
5.1
0.6
2.8
7.2
2.1
0.25
0.09
10、苜蓿
10.1 基本特征 “牧草之王”,豆科多年生牧草,亩产鲜草可达8000
-9000公斤;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5%-20%。 10.2 栽培管理技术 播种一般分为春播、夏播、秋播。播种方法有条播和撒播两 种,播种深度为2-3厘米,土湿宜浅,土干则深。播种量为 1.0-1.5公斤/亩,种植密度一般为135-270株/平方米。
相关主题